美文网首页故事我们的小说
我曾做过三天传销

我曾做过三天传销

作者: Graceland | 来源:发表于2018-09-24 08:46 被阅读114次

DAY 1

李海生做梦也没想到过自己会做传销,尽管这个组织已经改其名曰“直销”,在十多年后,又变成了网络流行语,被大家挂在嘴边。

“嘿,我安利你一个电影,很好看的~”

对,这个传销组织就叫做“安利”,尽管,他们管自己叫做“直销”,但李海生还是坚持把它叫做“传销”。

当人们接触到一个类似销售模式的企业,他们可能会叫自己“直销”或“微商”,但其实质就是“传销”。“直销”只不过听上去好听点,就像“援助交际”之于“卖淫”。

李海生从厦门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广州的外资广告公司工作,担任创意部的文案工作。从他踏入这一行的那一刻开始,正好是广告行业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

他记得作为小文案去某洗衣机企业考察的时候,贵为总经理的Peter都对他尊敬有加,希望李海生能为他们创作几句了不起的广告语、想一些出乎意料的电视广告。可是没过几年,他当了小主管,而再去拜访其他快消企业的时候,连客户中的小喽啰都会对他颐指气使。

广告行业很快变成了畜牧业,所有的人们都在忙碌的工作,但在客户眼里,在资深广告人的心里,他们也知道,其实自己就是两种动物,狗和鸡。

毫。无。尊。严。NO RESPECT.

总是不见天日的加班,总是随凌晨的朝阳一起下班,李海生已经忘记了白天走在路上是什么感觉。

从广告公司出来之后,他也做了一段时间的自由职业者,接单很不稳定。加上多年的失恋生涯,李海生发现自己状态很差,精神不佳。同一时间,他的一个同学叫陈翔,一直在兼职做安利,并找到了他。

陈翔曾经是睡在李海生上铺的兄弟,为人憨厚,品行正直,也是李海生的多年好友,他不是第一次找李海生做安利,在几年前,也曾邀请他去一个所谓的家庭聚会,李海生去到那个小区里的某户人家,里面聚了十几个人,在看着主持人做着神奇的实验,他们把洗洁精滴入试管,颜色变成了粉红,其实是初中化学实验课里的平常玩意儿,但是在那里却成为了魔法一样的东西,围观的阿姨大伯纷纷鼓掌,好像是目睹了新世纪的奇迹。

李海生从来就是一个内心狂野、自视极高的年轻人,他哪里看的下这出,于是他愤然起身,直接叫停了这场闹剧,在现场人们尴尬的注视下,他头也不回地走了。

时隔多年,李海生和陈翔依然是兄弟,他也淡忘了那年的那次邀约。于是在某一天,陈翔再一次找到李海生,在MSN聊天中,陈翔提出安利最近有个营养课程,有多出来的免费名额,问李海生要不要去听听,反正不要钱。

那几年,其实李海生身体状态不佳,他从小就是个好奇宝宝,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感兴趣,刚好那时候,他对营养健康很着迷,于是便答应了邀请,反正听听无妨啊。

星期六的早上,他来到了安利的课堂,里面坐了三十多人,都是来听营养课的,这些人有些是做安利,有些跟他一样,也是被拉来听课的。

坦白说,课程很精彩,让李海生大开眼界,他也在小本本上欢乐地记载维生素ABCDE的功能,因此他忽略了中间时不时插入的安利品牌介绍,这些有形无形的介绍,就像毒气一样,慢慢渗透到他的耳中,最终麻木了他的骨髓。

中午吃饭的时候,他和这些“同学们”聚餐,午餐吃得不错,荤素搭配,粗粮纤维,他观察了桌上的人们,有老阿姨,也有大叔、小伙子,都是一些看上去很简单的人,大伙儿聊得欢声笑语,他感觉加入了一个温馨的大家庭,饭后,在某些小头目的带领下,他们还做起了舒展运动,大家手牵着手还唱起了《感恩的心》。

一天下来,李海生学到了很多营养知识,觉得很充实,然后第二天也是这样的渡过,他获得了一批朋友,虽然安利的宣传在他耳中尚有些刺耳,但也并不是很在意,反正他不可能做这种在他眼里的低级工作。

在他心里,本来有一座大坝,防守着传销这个洪水猛兽,但在那次营养课之后,曾几何时,这座大坝居然消失了。于是,更多的信息,更多的课程,更多的大会,慢慢涌入,他和这些“朋友们”一起唱歌,一起做着整齐划一的姿势,也不觉得怪异了。在听了几次销售大会上热血澎湃的演讲之后,他的野心也被点燃了,或许这是个能够让他东山再起的平台?

李海生很喜欢这一群做安利的组员,有些老阿姨没什么文化,但很谦卑,年轻人也有从外资企业出来的,西装革履,壮志骄阳,中年大姐说起话来如沐春风,组员里面有各种背景、各种来历的社会成员。“安利”人不像他印象中的那么功利那么Low,他们都是一些柔善的人,像草地上的柔软的青草,默默、平凡,也希望野蛮生长,希望野百合开在春天。

加盟安利的费用并不多,只是一千多元买些产品就可以上手了,这些产品是安利纽崔莱蛋白质粉,维生素B片,还有纤维素等等。李海生还去上了一个手诊课,学到了一些中医相关知识,他也认为是满满的干货,课后有个陈阿姨免费为人们义诊,按摩推拿。

李海生和陈阿姨也成为了好朋友,这个陈阿姨为人颇有风骨,有学识,也有乐于助人的侠士之气,陈阿姨跟李海生说,你如果遇到一些身体不好的病人可以推荐给她,她奉送推拿结合安利营养品,帮助这些病人快速恢复健康,李海生并没有考虑太多自己的利益,他只觉得凡是可以帮助到那些患者,都是好事。

总而言之,李海生最终考虑再三,还是加盟了安利,这是第一天。

DAY 2

加入安利之后的第二天,李海生在路上打车,从天河去市二宫办点小事。

他一直很喜欢和司机聊天,这次的话题却不经意地跑到了健康方面,司机抱怨说,他的身体每况愈差,有时候还会有小中风,患病的时候身体不太能动。

李海生一辈子都记得那个司机的样子,长得很老实,短头发,眼睛有点肿,眼神看上去有点忧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诚恳。

李海生很熟悉这样的司机,这种司机就是个简单、善良的人,活在社会底层,长期的开车生涯使他健康越来越差,所以他希望可以帮助这位陌生的司机,他就推荐了陈阿姨的推拿保健。

司机忙不迭的道谢,他们下车分别,留了彼此的电话。

后面的事情据他所知,司机去了陈阿姨哪里,做了义诊和推拿,并购买了800元的营养品,包括蛋白质粉、鱼肝油等等反正一套产品。

DAY 3

李海生有个老友蔡灿德是台湾人,比他大一点,从前是广告公司另一个部门的,刚好最近从台北回广州,他们在市二宫附近碰头。

李海生开心地拥抱老友,他们在路边坐下闲叙。

蔡灿德:“最近搞点什么?”

李海生:“最近开始做安利,感觉还不错。”

“啊?!!!传销吗,那你被骗了!!!”

“哈?什么?”

“安利是传销啊,你被洗脑了。”

“我知道,但他那些产品不错的,比如营养品。”

“嗯…营养品对身体可能是好的,但太贵了!”

李海生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他陷入了沉思,他一向极为尊重蔡灿德的意见。

蔡灿德继续说:“传销在台湾也很多,老实说,营养品可能是好的,但就是贵,太贵了,性价比不高是没意思的。”

蔡灿德的分析像一把刀子扎入李海生的心里,他仔细揣摩着。

蔡灿德说:“比如豆腐对人好,但你不会一百块买块豆腐吧。”

这个比喻闪电般划过李海生的脑海,照亮了黑暗的脑路区域,刹那间,他完全明白了,对啊,豆腐也是蛋白质,但不会卖那么贵!

同样道理,苹果就是纤维素,一只苹果会卖五十元吗?

安利还有个叫大蒜营养品,可是在我们为什么不在菜场直接买大蒜呢?大蒜才多少钱!!!

安利传销工作者,一定会反驳,说他们的蛋白质不是普通的蛋白质,而是经过科技浓缩的蛋白质粉。

可还是尼玛贵啊,豆腐才多少钱,一罐蛋白质粉可能100元,可以买100块豆腐呢。

李海生越想越清楚,越想越害怕,此刻在脑际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位司机。

安利营养品肯定是性价比极低,而性价比极低的东西都是毫无意义的,它们根本不应该卖那么贵!

换句话说,东西都是有营养或价值的,比如空气好,你会花一万元买一瓶空气吗?

传销分“有形”和“无形”产品两类,“无形产品”类似21世纪网路工程这种,那就是活该下地狱烧死一万遍的该死的老鼠会和传销,这种纯骗人的传销是该糟天谴,始作俑者都应遭到天打雷劈,劈死一万遍都不够,在天津死去的大学生,在广西猖獗的传销,都是属于这一类,一帮人天天没事干,就务虚,圈到一个是一个,纯属傻逼到极点的庞氏效应。

可是“有形”的产品才最可怕,因为它们是有价值的。

“有形”传销,可以改名为叫做直销,其实也该下地狱的。

在无数口耳相传中,这种“直销”骗取了善良的人、善良的心,傻傻以为,他们在做美好的事,对别人有益的事情。

放大了价值,却隐瞒了性价比这件事,把一块豆腐卖到一百块,这就是所有“直销”才干的事情。

如果说“无形传销”是傻逼到极致,那么“直销”就是虚伪到了极致!

在热血澎湃的销售大会上,有明白人,也有完全蒙在鼓里的人们,最可怜可悲的是善良的人们,他们是完全被利用。始作俑者应该被拖出来终身监禁。

李海生到底是厦大毕业的,思路非常清晰,他一瞬间完全明白了这些套路。他对蔡灿德顿时充满了感激,这位老友总是会在关键的时刻点拨他。

后来

李海生的生命中又经历了很多大事和小事,传销只是做过短短三天,在生命的河流里泛起了一阵涟漪,他被传销糊弄过、洗脑过、骗过,以一种他从未想到的方式。

最伤害他的,莫过于那位司机,那些最可怜的默默底层的人们,那张哀怨注视他的脸的眼眸,永远无法销毁。

那眼眸看着李海生,说他健康很差,抱怨着小中风的症状。

而他居然把司机从一个地狱拖入了另一个更可怕的地狱。

如果没有蔡灿德的提醒,一切又会怎样?

假如司机也开始从事传销,那又会怎样?

假如他没有留下司机的电话号码,李海生可能会痛苦终身。

还好,他拨通了司机的电话。

“你好,我是小李,很抱歉我介绍了安利营养品,我找个时间退还800元给你吧。安利是骗人的,你别上当哦。”

“没关系,不用退了,谢谢,我知道了。”

事情的结果就是李海生还是找到了司机,但司机只是淡淡地说不用退了。

可是这件事情就像一个李海生心里一个巨大的窟窿,终其一生无法修补,他忘不了他居然可以欺骗一个善良的人。

李海生在大学里看的文学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那样悲天悯人的作品,故事开篇,长老的遗骨居然发臭了。

无独有偶,李海生所接触的安利组织同样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在一次健康跑的活动上,一个德高望重的安利首脑居然昏倒了。

小说里的情节,竟然在现实重现。一个号称健康的企业,天天服用营养品的首脑,居然昏倒了。

李海生对此只有苦笑,以及笑不出的苦。

淡忘,淡忘,淡忘,时间把所有的东西都抹去痕迹。

在十多年后,“安利”也变成了流行语,李海生对“安利”也不那么反感,最后他还甚至认为,安利洗洁精其实真的是不错的,只不过除此之外的营养品都是垃圾。

一个企业有一样明星产品是好事,但以明星产品的光环下,企图欺骗人们,说其他产品都是好产品,这就是犯罪,这就该下地狱,不管这是直销还是微商。

虽然,李海生觉得,洗洁精真不错。

相关文章

  • 为了赚钱我曾做过传销

    读大学的时候,家里给不了我太多的生活费,我也不好意思向家里要更多的钱。生活太困顿,甚至连出去和朋友聚餐,我都要好好...

  • 我曾做过三天传销

    DAY 1 李海生做梦也没想到过自己会做传销,尽管这个组织已经改其名曰“直销”,在十多年后,又变成了网络流行语,被...

  • 关于传销那些事

    在敢写下这些文字时我就不怕被别人知道我曾经做过传销,是,我是做过传销,可那又怎么了?我,有酒有故事,我的态度就是...

  • 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钱

    我做过保险,做过直销。我做保险以后,就发现身边的朋友都不见了,我变成孤家寡人。 传销是什么? 传销就是跟亲朋好友做...

  • 我曾做过直销

    半年前,我还是某减肥产品的直销员,过着朝九晚八的日子。由于是从城的东三环到西四环,所以每天通勤至少4小时,睡...

  • 困惑,挫折让我们成长。

    很多人喜欢抱怨! 抱怨这么多有意义吗? 我是一个真正做过传销的人,真的去做了传销。 但是我依然没有去攻击传销。 相...

  • 我曾做过“快递员”

    文 // 琅琅 我孩童时期的暑假,充满炎热与汗水。 我在假期最开始的那几天,一般会先把那两本暑假作业干完。往后的整...

  • 困惑,挫折让我们成长。

    困惑,挫折让我们成长: 很多人喜欢抱怨! 抱怨这么多有意义吗? 我是一个真正做过传销的人,真的去做了传销。 但是我...

  • 那些我曾做过的梦

  • 我也曾做过“中国机长”

    深夜,刷完一步电影《中国机长》,看到在那么险恶的情况下,机长的临危不惧,冷静的处理,坚毅的眼神都深深触动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曾做过三天传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ssc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