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
接纳自己的情绪,就是接纳最真实的自己

接纳自己的情绪,就是接纳最真实的自己

作者: foxgrace | 来源:发表于2016-04-14 17:33 被阅读2609次
    头脑特工队

    其实我一直觉得,我之所以能够顺利的结婚生孩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离婚,是因为我恰好在谈恋爱前几个月学了一点心理学。虽然学的程度不算太深入,但是也大概明白了情绪本身是不分好坏的,还有就是我们自身的经验和感觉会影响我们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

    可是,心理学有时候太深奥了,光自己看书是真的不太会看明白,没想到,现在看《大脑特工队》就能清楚各种情绪对人有多么的重要了。

    快乐只有33秒,然后就被悲伤主导了

    首先,大家都普遍觉得,好的情绪,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是好的,坏的情绪,郁闷消沉退缩的态度都是不好的,既然是不好的,所以我们就要改正他,消灭负面情绪,一直提倡和保持正能量。

    所以,孩子哭的时候,就一直在旁边说“别哭了别哭了”,“这有什么好哭的啊?”,实在不行,就说“再哭我就揍死你!”,唉,想想,我们还真是挺会雪上加霜的,本来孩子就伤心郁闷的要命了,不但没有得到安慰还被揍了,这个世界一定不会好了。

    (我现在也理解了,以前孩子哭的把我惹火了的时候,我又对孩子发火,孩子更生气,最后生气的躺床上怎么也不理我的心情了,估计那个时候,他觉得他最爱最信任的人也这么冷酷的对他,那么这个世界真是生无可恋了)

    还有,很多父母担心自己孩子过于谨慎,说别人孩子敢跳的地方他就是不敢,别人敢玩的游戏他就是不敢玩等等。。。

    《头脑特工队》里有个细节,在朱莉还小的时候,她看到一根电线,这个时候,负责恐惧情绪的怕怕开始发挥作用,让她慢下来,看清楚了只是根电线之后,恐惧情绪缓解,朱莉又开始了奔跑。

    养过孩子的父母应该比较熟悉,孩子在一岁前几乎是没有恐惧和害怕这个概念的,他们无论从沙发和台阶上往下走都是如履平地的,所以每次遇到台阶,脑子里想起警报的往往是父母。

    等孩子摔过几次之后,他自己才会建立起恐惧这个情绪,他的警报器才会发生作用。

    所以,假想一下,假如大家都没有了恐惧和害怕这种情绪,那才是真正恐怖的事情吧。

    还有一个细节也非常好玩,就是在朱莉第一天上学回家不开心,吃饭的时候妈妈想问问朱莉在学校过的怎么样,然后给爸爸使眼色,结果爸爸当时脑子里想的是球赛,哈哈,那段太好玩了。

    妈妈的大脑由悲伤主导 爸爸的大脑由愤怒主导

    我想起以前一个老段子,说是一个女的作了个新发型和男朋友去约会,一晚上就看到男朋友不但没注意到自己的新发型还一直心不在焉的,然后女的就联想到这个男的没发现我的新造型,肯定是不爱我了,喜欢上隔壁王大姐了?什么时候开始的?上次去隔壁借酱油的时候?。。。

    她男朋友当时真正的想法是“昨晚的球赛太让人伤心了,中国队又没出线。。。”

    唉,所以说,有时候人的情绪来自于自己对事情的理解和想象。当然,也来自于自己的主观判断。

    举个例子。

    比如,孩子想吃糖,你不让孩子吃这个事情。

    如果孩子认为是你们关心他的健康担心他吃了糖就不舒服,所以把糖藏起来不给他吃。这样,你们可以协商怎么在不影响健康的情况下吃糖。这样,大家就不会站在对立面上。

    反之,如果孩子觉得你不给他吃糖,是因为你不想花钱,或者说是你不想为他花钱。那么,孩子的判断就是,你不爱他,所以那么对于不让他吃糖这事,孩子就会怨气冲天。

    这就是情绪的来源,他来源于你的认知。

    可是,这些认知有错吗?认知来源于你对待孩子的方式和态度。

    我在对待孩子要买东西的时候的态度是,花小钱的地方,能满足就满足,所以,他小时候坐摇摇车就能一次坐十几块钱,成了坐摇摇车的VIP,买很贵的东西的时候,直接跟他说明,钱不够,或者说,妈妈不想买这个,太贵了,但是你可以买个妈妈买的起的东西。

    曾经在我们经常玩的超市有个卖儿童平板小电脑的店,经常在儿童电脑里播放英文儿歌,孩子非常喜欢看,有一次站在那里看了四十多分钟,但是他没有跟我说要买,老公有次实在看不下去了,说是,要不买一个吧?我说,他没要求要买,而且,整天看这个费眼睛。后来,孩子看过几次后,自己就没兴趣了。

    关于吃糖,他不太喜欢吃糖,可是如果在超市看到其他的小朋友手里拿着棒棒糖,他也会要求买,买了打开吃不了多少。这样几次之后,他就很少买了,即使看到别人吃自己也不要。

    孩子有时候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在试探大人,看父母到底有多爱自己。

    爱孩子,就是理解孩子的各种需要,不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情绪也一样,爱孩子,首先理解孩子有情绪是正常的,人没法对抗本能。就像我们人类发展了几千年,见到危险的应对模式还是两种:战或者逃。

    下面我想说,一次搬家就能让孩子整个情绪崩溃?会不会有点或许夸张了?

    我倒是觉得,其实小孩子的情绪是经常崩溃的,我记得我第一次离开孩子(他还在睡觉)单独去买菜,孩子和爸爸在家等我回来。(在这之前一直是我带着孩子,从来没有分开过。)

    后来我半路接到孩子爸爸的电话,我在电话里告诉孩子,妈妈在买菜,很快就会回来,孩子情绪明显的好了很多,等我到家的时候,看到孩子趴在爸爸怀里,没哭,在等着我回家。

    老公告诉我,在孩子睡醒发现我没在家的时候,开始是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找我,后来爸爸告诉他妈妈买菜去了,孩子就跑到阳台上,拼命的把手和脚往阳台外面伸,说要从阳台上下去找妈妈。(他当时已经两岁了,他已经具备害怕高度,知道从高的地方摔下去会危险会疼的意识了。)

    现在想来,孩子是真的情绪失控了,他觉得妈妈不见了,他只想找妈妈,什么危险和害怕都拦不住他。

    还好,有爸爸一直陪着。爸爸一直跟他解释说妈妈马上就回来,还给妈妈打电话,从电话里听到妈妈的声音之后,孩子情绪明显的就好了很多。然后就抱着爸爸等妈妈回来。

    其实不只是分离焦虑,我们家孩子有一阵子秩序感特别强,有时候出去玩,别人没有按照他的程序来,他就开始哭闹,我又没办法要求全世界的人都来配合他,只好由着他哭,有时候实在不耐烦了想拉走,好话说尽了也没用。当时真是感到极度的挫败,现在想想,其实就让他一个人哭会就是最好的处理办法,不跟孩子生气,做镇定的第二只小鸡。

    还有,孩子大概三岁左右,他的愿望没有被满足的时候他会说“我想从阳台跳下去摔死”、“我要跑到马路上被汽车撞死”。。。现在我知道了,孩子是在表达他的愤怒已经不受大脑控制了。

    最后,就是我理解的影片最后的,染上了悲伤情绪的快乐记忆。

    昨天晚上,宋仲基死了的情节不知道让多少女人为之心碎,组团去砸编剧家玻璃的人估计能凑个豪华游轮团了吧。

    你看,连编剧都知道,好的电视剧,只让人笑让人开心是不对的,必须要虐心,要让你彻底的失去一次,才知道以前那些快乐的记忆是多么的宝贵。

    为什么在柳大尉死了的时候,以前的快乐的记忆全都变成了悲伤的记忆呢?

    我想,大家都遇到过类似的时刻,养了很久的宠物后去世了,我们甚至不敢再去养任何的小动物了;最好的朋友搬家了,我们觉得最爱的足球似乎也没有那么好玩了;最爱的球星科比退役了,似乎连他所在的球队都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亲人去世了,我们觉得整个世界似乎都要崩塌了。

    在这些时刻,我不要你鼓励我努力向前看,我不要你安慰我明天会更好,我只希望,你能够抱着我,陪着我哭,等我哭后了沉沉睡去,不论我明天还会不会好,至少,今天,我们是在一起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接纳自己的情绪,就是接纳最真实的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swg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