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打卡·邓邓】
🕠时间:2023.10.23
㊗备注:Day017
🌾奉行:自律给我自由。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书籍:《非暴力沟通的父母语言》第一章到第二章
第一章 停止吼叫,你可以这样做
关键词:倾听+接纳
一、有效的沟通从倾听开始
1、放下手中的事,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
2、对孩子的话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3、及时回应,引导孩子更好地表达感受。
4、最重要的是你的态度:在听孩子说话的过程中,一定要语气平稳,态度温和,用慈爱的目光注视孩子。
二、理解孩子的感受对沟通至关重要
1.站在孩子的立场,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2.与孩子产生共情
3.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友善、理解和尊重的态度,是赢得孩子合作的前提,任何妄图控制或操纵孩子的行为都会遭到孩子更加激烈的反抗。
三、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1.教会孩子一些表达情感的词汇,引导孩子详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比如高兴、伤心、难过、愤怒、愧疚等。
2.认真倾听孩子的感受,不要试图制止孩子的负面情绪
3.帮助孩子找到正确处理情绪的方法
四、感同身受,与孩子一起寻找解决办法
1.教会孩子识别自己的情绪
2.试着让自己放松、冷静下来
3.了解孩子行为背后更深层次的感受,看到他真正的需求和期望
4.用同理心看待孩子的需求
五、注意非语言信息的情绪传达(非语言信息包括面部表情、身体接触、眼神关注、姿势、语气等。)
1.与孩子视线齐平,注视着孩子
2.合理运用表情
3.语气和声调同样重要
4.不要忘了肢体动作
为了让沟通更有效,父母一定要注意使用非语言交流,可以是一个微笑的表情、一个慈爱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甜蜜的吻,也可以是轻拍肩膀、沉默不语,还可以是身体力行的示范和引导。
第二章 黄金沟通法则:如何与孩子达成共识
关键词:尊重+平等
一、关注孩子的感受而非行为
很多父母都无法容忍孩子的“不听话”,而我们对于“不听话”的评判标准也仅仅是看孩子是否执行我们的指令
1.描述问题,而不是指出错误
2.给孩子提供一些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3.对孩子而言,你给的指示越短越好(跟六岁以内的儿童说话,一句话最多不要超过三个信息,信息越多,孩子越容易思维混乱,越不能按你的想法做事。)
4.说出自己的感受
从现在起,改变自己的态度,对孩子多一点儿理解和尊重,与孩子建立相互尊重的桥梁,而相互尊重正是合作的开始。
二、你的道理孩子未必愿意听
1.少说多听(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是需要灵活变通的,父母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控制说教的欲望,少说多听。)
2.少说多做(孩子是在模仿中成长的,言传不如身教,你需要孩子怎么做,你要身体力行地做给孩子看,而不是一味地用嘴巴说。我们最好给孩子指定可执行的规则,让孩子按规则行事,如此,我们才能把道理转化成实际行动,许多对抗和矛盾也会迎刃而解。)
3.创造犯错的机会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互相尊重的。沟通不是一个人的事,我们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不要只顾着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喋喋不休,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孩子进行说教,而是要顾及孩子的感受,注意孩子的信息反馈,学会尊重孩子,用商量的口气跟孩子说话。
三、威胁、恐吓对亲子沟通毫无意义
1.语气温和,先听听孩子的意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量用商量的语气跟孩子说话。)
2.平等尊重,尽量尊重孩子的意愿
沟通的目的就是让双方达成共识,威胁、恐吓只是满足了大人的掌控欲,并不能让孩子心甘情愿地跟我们合作。
四、不要把“你不许”挂在嘴边(我们对孩子除了否定性的“不许做什么”之外,是否该建设性地引导孩子“应该怎么做”?)
1.面对孩子的问题,不要抓住他的负面行为不放,而要做正面建设(需要看到孩子负面行为后面的正面动机,这样才不会轻易忽略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有利于后续的亲子沟通。)
2.正面建设,告诉孩子该做什么
3.试着做一些练习
五、和善而坚定,不让孩子尝到哭闹的甜头
1.温和地说出孩子的感受或状态
2.和善坚定,决不妥协
3.告诉孩子正确处理问题的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