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三晋名胜花之梦艺海
太原:“唱经楼”与阎锡山督军府

太原:“唱经楼”与阎锡山督军府

作者: 2018栏杆拍遍 | 来源:发表于2019-02-11 09:45 被阅读2次

      1、“唱经楼

        “唱经楼”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鼓楼街中段与北司街南口交汇处,创建年代失考,公元1609年(明万历三十七年)重修。据清道光《阳曲县志》载,明代乡试每3年在府城举行一次,考中者称“举人”。考期在夏历八月,分三场试毕。中举者名单在此发榜揭晓,并在楼上高唱“五经魁首”(前5名)的姓名,故名“唱经楼”。现存(重修)的建筑由唱经楼、过廊、大堂和后院组成,占地2000余平方米。

        下图,太原市历史文化风貌区   督军府-钟楼街历史文化风貌区

                   北起东缉虎营,南至钟楼街;西起通顺巷,东至柳巷北路,面积约30.32公顷。

                                                                                                                             太原市人民政府         二00九年十一月

下图、唱经楼,门牌:鼓楼街33号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唱 经 楼

           山西省人民政府

     二00四年六月十日公布

          太原市人民政府立

下图、唱经楼,唱经楼坐北向南,平面呈方形,为亭阁式建筑,共2层。屋顶为十字脊歇山顶,上铺孔雀蓝琉璃瓦和琉璃雕花栏板。一层前檐混搭垂花门,样式独特别致。院内原有壁画,为科举内容,现已不存。

        2003年初,为纪念太原建城2500周年,在太原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著名古建筑专家冯冬青先生依其旧制,在其故址,重新设计修复了唱经楼,2005年8月竣工。2012年6月,文物部门再度对唱经楼进行了升级加固工作。2013年5月3日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唱经楼目前仍未对外开放,但通过玻璃窗可以看到楼内空无一物。

下图、唱经楼简介

        建于明代。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左布政刘鲁重修。明代科举分五经试士制,名列榜首者称五经魁。后五经试士制虽废,但仍然习称乡试所取前五名为五经魁,简称“五魁”。楼临街而建,原为“五经魁首”唱名之楼,故称“唱经楼”,昔太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棡受封为晋恭王。洪武九年(1376)在宋城基础上向东、南、北三面扩展。重建一座周长12公里、高11.2米,外包以砖,内夯以土的太原府城。共设有八门,东为宜春(大东门)、迎晖(小东门),南为迎泽(大南门)、承恩(新南门);西为阜城(旱西门)、振武(水西门);北为镇远(大北门)、拱极(小北门)。八门之外均建瓮城,城外设有护城河,深9米、宽19米,河上置有吊桥。城门上建有高大的城楼,四隅建有角楼,城垣之上还建有90余座敌楼,城墙每隔130米左右筑有马面。     太原市文物局   二00三年三月

下图、唱经楼及附属建筑全貌

2、阎锡山督军府

      下图、这是位于太原市府东街101号的原阎锡山督军府旧址,现为山西省人民政府所在地。不对外开放。(关于“督军府”详情,请看本文附录一

下图、这是立于督军府对面街头公园绿地内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塑像。

下图、白居易简介

下图、街头公园的西端,是山西籍作家,现代小说流派之“山药蛋派”开创者赵树理塑像

下图、赵树理简介

 附录一

                                                     关于阎锡山督军府

据有关史料记载,自宋代起,历经金、元、明、清数代,它一直是山西军政衙署的所在地。1911年(清宣统三年),太原起义成功,成立了山西军政府,阎锡山大都督,这里成为都督府。1916年(民国5年)阎锡山由同武将军改为督军,这里即称督军府。以后名称虽仍有改变,但太原市民一直以督军府称之。它是全国惟一保存下来的督军府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督军府坐北朝南,主要由门楼、前院、渊谊堂、会议厅梅山等组成,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门楼是在清代巡抚大门(单层)的基础上,改建成为重檐歇山式二层建筑。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建筑装饰采用彩画技法,呈浮雕状,有立体感,颇具观赏性。楼下有三门,东有木梯可直上二层。正门前廊出檐,两座石狮立于门前,东西八字墙向外延伸。从门楼到大堂,为头进院,中间设有二道门。两侧各有小门,为一般官民出入之处,现已拆除。

渊谊堂,位于正北中轴,悬山式五楹,前有抱厦,原是抚院大堂。民国年间改建成二层水泥砖石结构,为阎锡山的副官办公的地方。1986年,改为接见厅,始称“渊谊堂”,薄一波题额。东西两庑有二层砖构楼房,出檐有廊,是民国时期的军需处。门楼左右后部又有面宽11间的楼房,是军务处,是督军府的原建筑。

梅山会议厅,建于1919年(民国8年),俗称自省堂。堂额系康有为所书。此厅为仿卷棚顶建筑,四角加盖亭式角楼,装饰独特,凡柱、额、枋均绘苏式彩画,典雅秀美。厅内四周设柱,构成上下两层围廊,又饰以彩画,极为富丽堂皇。阎锡山召开重要会议和接待高级宾客时均在此处。1937年(民国26年),周恩来与阎锡山在此多次洽谈联合抗日事宜,怒斥托派张慕陶事件也发生在这里。

梅山亦称进山楼,清代为抚院的煤山,民国初年改为园林建筑。山高20米,东西约35米,南北为100米,设东、中、西三路,皆为石阶路,可攀登而上。山间筑有楼、台、亭、阁,满山花草树木,山石千姿百态。山上有御碑3座,一为《御制山西巡抚农起奏报得雪诗以志慰》碑,是清乾隆皇帝得知山西下了五寸大雪,故以诗奖慰;二为乾隆皇帝亲书诗文《赐山西巡抚鄂弼书》碣,大意勉励他不要辜负皇上的期望;三为《赐山西扈跸官食有作诗》碑,扈跸官是护卫皇帝的官吏,诗意是勉励他们要注意百姓的休养生息。另外还有阎锡山于1920年(民国9年)立石的《山西巡抚兼提督题名记》碑,记录了从清顺治年间到民国初年历任山西巡抚或提督的人名117人。当仁洞位于中部,内有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镌刻的高3米的“虎”字大碑,洞壁上嵌有乾隆御临的五言《兰亭诗》五首。洞上建有西式四层钟楼一座,高20余米,当时城内都以此钟所示为标准时间。梅山,从构思到设计既精巧又新颖,当时只有达官贵人才能到此游赏。

督军府东侧大槐树下,有一砖券门洞,入内即东花园,依次由西、中、东三个庭院组成,原为巡抚衙门的内花园。西偏院称中和斋,是一个方形庭院,庭院中的仿歇山式北内厅是阎锡山召开秘密会议的地方。中部花园,凿鱼池、架小桥、筑凉亭、叠假山,四周广植丁香、牡丹等花木和攀援植物。正北有南向的9间厅堂,称北厅,是阎锡山的办公起居之地。正南面北的厅堂7间,则称南厅,是眷属居住的地方。东部称东偏院,偏南有中西合璧的二层水泥凉台式楼房,传为阎妻住处,偏东的一座精致的二进四合院,传为阎的五妹子阎慧卿的住处。东花园各庭院,均有回廊相连,门洞相通,十分方便。如今长廊、花园已废,正中盖了一座居民大楼,已成居民院。     (本文来自网页,略有改动)

         全文完

原题     (原创)太原“唱经楼”与阎锡山督军府         2013-11-18 09:30   发表

2018.12.31   阅读(767)| 评论(26)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太原:“唱经楼”与阎锡山督军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bo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