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十大商帮,徽商、晋商、潮商、浙商……这些极具地域特点的特色商帮都曾在中国商业文明历程的不同阶段创造出一个个商业奇迹。
相比温州、莆田等曾经辉煌或正在辉煌的商帮,潮汕人拥有更加强大的经济活力,他们像鲶鱼一样搅动着“以和为贵”的中国商场。
有钱赚的地方就有他们
多年来,大家对潮汕商帮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经济实力雄厚,盘根错节影响深远。妇孺皆知的首富李嘉诚,就是响当当的“潮汕一哥”。
事实也确实如此,从香港老一辈商界掌舵人李嘉诚、李兆基,到多年来盘踞广东的合生创展朱孟依、观澜湖地产创始人朱鼎健,再到国美电器创始人黄光裕,腾讯科技创始人马化腾等等,都是才干出众、社会影响力巨大的企业家。
为何潮汕人这么牛?有评论认为,潮汕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海洋型性格”的聚集地,偏居广东一隅、只能靠海吃海的潮汕人,自古以来就有着极强的开拓精神。“他们喜欢拼搏,会努力去克服一切困难,广东有一句俗语,力不到不为财,只有勇敢坚强的人才有可能在残酷的商业战争中死里逃生。”有人这样形容潮汕人。
当然,有勇气是创业、经商最重要的成功因素之一,但只有一番冲劲,显然不足以成就一番事业。更何况成材率如此之高的潮汕商帮,其中成功经验,定然不止是勇气。胆大、敢冒险,行事作风凶悍,这是潮汕人的共同特点,也是几个世纪以来,潮汕商帮屹立不倒的重要支撑。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有16位潮商登陆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总身家2218亿元;2015年有34位潮汕人登陆福布斯全球华人富豪榜。
小生意起家却不会“小富即安”
潮汕区域三面高山环抱,一面向海,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陆路的迁移十分困难。人多地少之下,潮汕先人本能地向海洋寻找出路。
史料记载,1684年,清政府终结明朝严厉的海禁,所有的船要编号并船头涂色区分,潮州为红色。澄海的樟林港正是红头船的发祥地,对外通商的红头船云集,粤东人一批又一批乘坐红头船漂洋过海,经商谋生。潮商因此又得名“红头船”。
民国初《清稗类钞》有一则《潮人善经商》的记述:“潮人善经商,窭空之子,只身出洋,皮枕毡衾以外无长物。受雇数年,稍稍谋独立之业,再越数年,几无不作海外巨商矣。”
在清朝,潮商与晋商、徽商并列为三大商帮;在当代,更是出现了李嘉诚、林百欣、黄光裕等商界巨头。有媒体统计,在2000年潮商最鼎盛时期,香港股市40%的市值为潮汕人所有。
时至今日,潮汕人闯天下,还是“哥哥先出门,发展好了把兄弟姐妹都接出去”。黄光裕家族、黄茂如家族、朱孟依家族基本都是这种模式。潮商经商的模式一般是:小贸易—工厂—房地产—高科技—大企业。从李嘉诚到黄光裕,都是从传统小生意或者一般商贸做起,但他们不会“小富即安”,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他们会顺应经济周期和市场变化,及时把资本投入到新的产业领域,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多元化投资、创新求变,让潮商永远走在别人前面。
“饿死不打工”成功欲极强
潮汕人商业意识非常强,素有“饿死不打工”之称。许多潮汕人十多岁就开始帮家里看店、做生意,或是几个同乡或兄弟一起到外面打拼,他们重义气、家庭观念强,这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表现得最为明显。由于内部激烈的生存竞争压力,在潮汕有“出生入死”的说法,即走出潮汕反而能生,留在潮汕没有出路。潮汕人在商业上的成就主要是在走出潮汕之后取得的。一旦走出潮汕,潮汕人的团结也是空前的。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潮汕商人持肯定的态度。
财经名人秦朔曾经在他的“朋友圈”中表示,潮汕生意人的主要特点包括了封闭性(只用自己人)、投机性(赚钱至上)、保守性(学习新知识迟钝)等等,认为“这些是潮汕商人亟待超越的障碍”。
2015年12月,一篇名为《汕头——败得一塌糊涂的经济特区,为什么?》的文章一度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其中所描述和引述关于汕头的种种问题,折射出潮汕商人的症结所在。
从杂乱的市容和低下的GDP数据中可以看到,潮汕商人虽然名声在外,但实际上汕头本市的经济水准并不高,整体上是一个比较穷的地方。潮汕人虽然穷,但是非常好面子,所以都希望借助经商改变人生轨迹,再加上同乡之中成功案例不胜枚举,因此整体的成功欲非常强烈,表现在商业上,会具备更强的攻击性,以及改变现状的冲动。
这意味着在欲望的驱使之下,潮汕人更希望用高风险的动作获得更高的收益。
另外,潮汕商帮并非如秦朔所说的“学习新知识迟钝”,相反,潮汕籍商人有非常强大的学习能力,其商业疆域之广,可以说超越所有其他“商帮”。
大名鼎鼎的深圳华强北,是电子产品的聚集地,这里有大量的潮汕商人。
李嘉诚从塑料花起家,靠房地产取得“超人”的社会地位,但他常年来积极向科技产业投资拓展,电信产业已经成为长和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
更不用说,潮汕人中还有大量的互联网创业者:腾讯马化腾,豌豆荚王俊煜,礼物说温城辉,他们要么是互联网行业中的行业翘楚,要么是新生代的优秀创业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