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文集赏析

作者: 巨人肩上摘星怪 | 来源:发表于2020-02-12 16:03 被阅读0次

<林清玄散文选集>陪伴我走过了一段很艰难的时光,那时总想给自己找一个出口,或者是对生活还有种种疑惑:我该以如何的态度走完接下来的一段路程,什么样的生活算得上是好的生活,甚至会想“这个世界会好吗?”。每当有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就很喜欢翻开这本书,我知道,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一定不会失望,总能找到或多多少的答案。

下面是林清玄散文集中的一篇文章与大家分享,叫《生命的酸甜苦辣》


image.png

朋友请我吃饭,餐桌有一道菜是生炒苦瓜, 一道是糖醋豆腐,一道是辣椒炒千丝。
我看了桌上的菜不禁莞尔,说:“今天酸甜苦辣都到齐了。”朋友仔细看看桌上的菜,不禁拍案大笑。
这使我想到,即使是植物,也各有各的特性:甘蔗是头尾皆甜,柠檬则里外是酸,苦瓜是连根都苦,辣椒则中边全辣,它们这种特性,经过长时间的藏放也不失去,即使将它碎为微尘粉末,其性也不改。还有一些做药材的植物,不管制成汤、膏、丸、散,或经长久的熬煮,特质也不散灭。

我们生活中的心酸、甜蜜、苦痛、辛辣种种滋味,不亦如植物的特性吗?一旦我们品尝过了,似乎就永不失去。在我们的生命情境中,有很多时候,是酸甜苦辣同时放在一桌的,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挑甜的吃,偶尔吃点苦的、辣的、酸的,有助于我们品味人生。

在酸甜苦辣的生命经验更深刻之处,有没有更真实的本质呢?若说柠檬以酸为本性,辣椒以辣为本性,甘蔗以甜为本性,苦瓜以苦为本性,那么人的本性又是什么呢?

我们常说“这个人本性不良”,或“那个人本性善良”,可是,我们常看到素性不良的人改邪归正,又常见到公认本性良善的人却堕落了。这种本性似乎是“可转”、“能改变”的,因此我们语言上所说的“本性”,事实上只是一种“熏习”,是习气的长期熏染而表现在外的,并不是最深刻的自我。

习气,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偏执,正如嗜吃辣椒与柠檬的人,说不出是什么原因。
但人生的一切烦恼正是由这种偏执而产生,偏执是可矫正的,矫正的方法就是中道,例如柠檬虽是至酸之物,若与甘蔗汁中和,就变得非常的可口。去除习气只有利用中和的方法,人最大的习气不外乎是贪、瞋、痴,贪应该以“戒”来中和,瞋应该以“定”来中和,痴应该以“慧”来中和。一个人时时能中和自己的习气,就能坦然地面对生活。不至于被习气所左右。


image.png

我国有一个很有名的民间传说,相传汉朝有一位孟姓女子,幼读儒书,长大学佛,普遍得到乡里的敬爱,年老以后被称为“孟婆”。

她死后称为幽冥之神,建了一座“醧忘台”,在阴阳之界投胎必经之路。孟婆取甘、苦、酸、辛、咸五味做成一种似酒非酒的汤,称为“孟婆汤”,投胎的人喝了这种汤就完全忘记前世,然后走入今生甘苦酸辛咸的旅程。

传说每一个魂魄入胎之前,各种滋味都要尝一点才能投胎,这是为什么人人都要在一生遍尝五味的缘由。传说又说,有的人甜汤喝多了,日子就过得好些;有的人苦汁喝得多,这一生就惨兮兮。

“孟婆汤”的传说非常有趣,启示我们:既然投生为人,就不可能全是甜头,生命里是有各种滋味的。甘、苦、酸、辛、咸既是人生的五味,我们就难以只拣甜的来吃,别的滋味也多少会尝一些,如果是不可避免的,就欢喜地吃吧!

想想看,人生如果是一桌宴席,上桌的菜若都是蛋糕、甜汤,也是非常可怕的呀!


image.png

林清玄的文章很耐看,相信也有很多人在高考前背了很多林清玄的文章段落作为议论作文的素材,我在那是印象最深的是,看到了《林清玄散文自选集(青少版)》,急切的想把那本书给背下来,因为他的素材实在是太切题,没有浮华的文字,只有朴实中的朴实,还很深刻。如果写的作文能够被印刷成范文在年级中发放,那简直是一件可以吹嘘一个学期的事情。没想到多年后再翻出林清玄,还能如痴如醉的看下去。
我说他的文章很好看,可能是我更喜欢他的生活态度,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都能引发一些深入的思考,或许这也切合了我对生活的追求:有一些思考,有一些感悟,而不是浑浑噩噩的在时间线上穿梭。翻到一页,我在上面写了一些文字的笔记,那段时间是我走过的比较艰难的一段时期,我是这样写的:读到林清玄的文字就像是给心灵打开了一条缝,让生活的光芒照了进来,每当深沉的阅读,让我有这样的体验,我就感到无比的快乐和幸福。
有一段时间,我也很迷茫,总有人在我耳边说“这不就鸡汤嘛,没什么好读的”。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当我放了很久转而去读心理学和佛教,宗教,瑜伽等的书籍,我惊喜的发现,这里面的好多是相同的,心理学的原理在这里被融入到了生活,给了朴素的解释罢了,也不再去考虑他是不是鸡汤或者别人对文章的看法。
他的文章更像是一菜谱,教你如何动手给自己做一道美味的菜肴吗,或者感动自己或者感动人间的生灵。我也在想,如果我能每天也都能从生活中得到一些这样的生活感悟,那我们的一生该会多么的深刻,反观当下的“爆梗”,“段子”,“吐槽”,尽管有的人能让你开怀大笑或者缓解当下的焦虑,增加的更多的是心中的不安和焦虑,那些所谓的名言或者金句,又不能为你系统的解答心中的焦虑。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曾经说:让一粒光种子住在心里。
与其焦虑的刷着微博或者朋友圈,不如在安静的午后,翻开书本读一读这些清新的文字,给我们的生命注入更多的美好。


image.png

屋里的小灯虽然熄灭了
但我不畏惧黑暗
因为,总有群星在天上。

相关文章

  • 林清玄文集赏析

    <林清玄散文选集>陪伴我走过了一段很艰难的时光,那时总想给自己找一个出口,或者是对生活还有种种疑惑:我该以如何的态...

  • 《林清玄散文集》读后感

    清淡、朴实,这是我打开《林清玄散文集》所阅读到的气息和独属于它的那一份味道。 其实,在手拿这本《林清玄散文集》,翻...

  • 林清玄散文集

    清淡、朴实,这是我打开《林清玄散文集》所阅读到的气息和独属于它的那一份味道。 其实,在手拿这本《林清玄散文集》,翻...

  • 读林清玄《少年散文集》1

    读林清玄《少年散文集》文|燕裁衣 读一本林清玄先生少年散文集,体会不同的人生境遇,这里面婉婉道来的每一篇小故事,仿...

  • 林清玄散文集

    初读《林清玄散文集》,我感受到林清玄清淡隽永的文章精华,犹如一道清泉,在这浮华人世里涤荡心尘、开启心智。面对世事纷...

  • 林清玄散文集

    最早读过林先生的“菩提系列”,那时就被林先生的清新淡雅的文风,深厚的底蕴,以及对人生、对世界的参悟深深地吸引了。最...

  • 林清玄散文集

    林先生的散文,最适合在平静的夜晚,冲上一杯淡淡的金银花,独坐在发出温和的光的台灯下,静静地欣赏,享受散文带给人的平...

  • 《林清玄散文集》

    在这本书里,有悲悯,有清欢,有禅意,有能让人静下来的东西,有许多耐人寻味的东西。时隔多年,再翻开来,忍不住先看了《...

  • 林清玄散文集。

    宁静的夜晚,幕色渐深沉,泡一杯清茶,独坐在一盏散发温和光线的台灯下,和着淡淡墨香,静静地阅读着《林清玄散文集》。此...

  • 散文,讲的全是生活里的细腻温柔

    最近看完了林清玄的一本散文集--《林清玄散文精选-清梦独行》。 林清玄是一位台湾散文作家。初次识他,应该是在读书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林清玄文集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hc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