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简书电影院简书电影
一群可爱的人,一种可敬的精神——《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

一群可爱的人,一种可敬的精神——《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

作者: 西梁人 | 来源:发表于2016-04-25 19:37 被阅读32751次
    图片发自网络

    周末两天把三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看完了。这部片子的基调是轻松愉悦的,与以往类似纪录片严肃庄重之风格截然不同。它通过记录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修复师们的生活工作状态,向我们介绍了一些珍贵文物和文化知识,展示了修复文物的技术和过程,同时反映出我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还有,重要一点是这群修复师即古代所谓“士农工商”里的工,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工匠精神,在当前这个浮躁的社会显得弥足珍贵,令人感佩。总之,观看整部片子的体验非常棒,希望阅读此文的诸位有时间一定要看哦。

    一、记述一群平凡、可爱而可敬的人

    图片发自网络

    平凡。片子中,修复师们是一群看上去十分普通的人,和我们之中大多数的上班族一样,按点上班打卡,规律的作息,准时下班。在工作中,他们彼此有各自分工,又互相协作。剥去以往略显神秘的面纱,原来他们平常的生活状态,甚至喜怒哀乐,和我们相比也并无特别之处。如,有位师傅工作累了要骑电动跑到故宫外面抽一支烟,这像极了某位身边有烟瘾的同事。该片导演采用的这种视角,在以往类似题材的纪录片中出现甚少,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新。而这也是获取观众高度评价的原因之一,因为这种视角极大地拉近了观众与主角们的距离,即通常所说的接地气,能迅速把观众带入到情景之中。

    可爱。修复师们并不像想象中的严肃刻板,全是头发花白的老师傅模样。他们之中有很多是七零八零后,年轻活跃,在这古老城墙之内格外显得生机勃勃。如,木工组院子里的杏子熟了,他们就张罗着把杏子打下来,大快朵颐一顿。有的师傅还在院子里种上西红柿、茄子等蔬菜,非常具有情趣。他们的工作状态是高度紧张的,因此每当工作告一段落,同事之间也会开个玩笑,插科打诨。有的师傅幽默风趣。如,书画组的杨泽华指着一副画里的人物说,“你看,这人多像赵本山。”,然后还会弹两首吉他曲子放松自己。片子中还提到,早上七点进宫门前修复师要大声吆喝两声,目的是为了驱散夜晚出没的小动物。这间接辟谣了故宫闹鬼的传闻哦。

    可敬。片子中修复师们的精湛技艺令人叹为观止。那些破损的、残缺的、掉色的文物,经过他们的一双巧手修复,才能重新焕发生机,然后我们才能有幸一睹它们的风采。还有字里行间他们流露出的深厚的文化修养、历史内涵,除了感佩之外我想不到更好的词语。如,钟表组的王津师傅温文儒雅,出差去参加一个钟表博览会,遇见了新加坡某个收藏家炫耀自己收藏的一块怀表。这位师傅后来介绍了世界上钟表收藏的一些情况,最后依然认为故宫的钟表收藏才是全世界最好的。我们应该为这些可敬的修复师们点赞。

    二、记载一段传统文化技艺的历史

    图片发自网络

    技艺。看过片子,还会学习到很多的文物修复知识。如,文物修复讲究的是“修旧如旧”,尽量保持原貌,能不动的地方就不动,能少动的就少动。这算是修复文物的一个原则吧。所以,像书画摹印组的一个工作便是,在完成书画的修复之后,盖上新刻制的印章,再用尘土之类将其做旧。但是,有些文物因为破损的比较厉害,或者已经严重影响到观赏性,修复师们就必须要尽力修补。他们需要了解文物历史,研究之前修复师们的成果,进行一场穿越式的对话考证,再结合审美修养,才能确定该如何修补。具体到修复技术,看似简单的动作里实则包含着很多的工序。如,看似平常的打浆糊,实则从选材到使用,每一个步骤都有很多的细致要求和注意事项。

    文物的修复是自古就有的技艺,他们沿袭了很多传统的方法。如,书画揭裱时,直接用温热的水润湿,曾令西方修复师惊讶不已,便是一代代经过验证而传承下来的古法。同时,修复师们又将现代科技充分加以运用,很好地弥补提升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如,瓷器组配上了谷歌眼镜,就解决了单人工作拍照不便的困难。又如,借助图像分析的软件,修复师们就可以对材料的构成进行深入分析,有利于后续的修复工作推进。

    知识。观看这部片子,我还学习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文化知识。如,漆器组修复的类似于琴的文物,名字叫瑟,以前就只闻其名从未见过。继而引申出的《诗经》中的诗句“我有嘉宾,鼓瑟鼓琴”,同时会让人想起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又如,通过介绍乾隆皇帝的御稿箱,了解了这位帝王竟是我国古代诗歌作品最多的作者,一生写了四万多首,真是一位高产的诗人啊。

    三、记录一种工匠精神

    图片发自网络

    认真。天下诸事,只怕认真二字。修复师们对待工作是非常严肃认真的,因为经手的文物皆是价值连城的宝贝,不容他们有半点差池。认真细致,应该是他们必备也是最重要的品质。如,木工组在修复一尊木雕佛像之后,科长屈峰看了半天,又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让佛像看上去更加完整。因为认真,他们工作时都需要保持极高的专注力,不能有丝毫的分神;也因为认真,他们才能修复好那些国之瑰宝。这一点,应该是我们最需要学习的。只有认真工作,才能实现专业专注,才能精益求精,不断取得进步和突破。

    慢工出细活。修复师们工作的特殊性要求他们的工作节奏快不得,必须用心打磨每一份作品。如,钟表组的王津师傅,一点点调试每一个部件、每一个齿轮,历时八个月时间才修复一座清代的钟,修好时展现出来的景象犹如精灵附体,令人难忘。如果没有慢下来的心性和态度,是无法坚持长久的。同样,因为需要慢慢打磨,修复师们的作息是朝八晚五,准时下班,而且明确要求没有特殊事情不准加班。这一点对于经常加班的同志们来说,可是着实令人羡慕了。

    持之以恒。修复师中的一些师傅是家族传承,上一代就在故宫博物院修文物,到了这一代依然如此。而且有的人十几岁做学徒,一干就是五十多年,干到退休还要返聘回来带徒弟。能够做到这份坚守,是源于对文物、对故宫的热爱。如,书画组以前的冯老师临摹《清明上河图》,前后用了十年的时间。如今,摹本也成了珍品。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习。现在,当我们周围有人思谋着跳槽,或者热衷于讨论那些跳槽的故事时,是否应该多看看这些坚守一生的老师傅们的事迹,重新反思一下自己呢。不过,片子中也反映出的问题是,有的部门像百宝镶嵌、漆器、织绣,已经没有老师傅传帮带了,真是令人唏嘘。

    耐心。耐心对于修复师是必不可少的。片中,修复师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耐得下性子”。他们对招收的新人的一个要求,就是要能够静下心来,坐得住,有耐心。因为修复一件文物,需要一点点慢慢地做,不可能一蹴而就,没有耐心是无法胜任这份工作的。在片子中可以看得出来,修复师的心态都非常好,平静淡然,很有宠辱不惊的气质,这与他们长时间从事该项工作是分不开的。我觉得,在那里工作的人,进入的可能是另一种生活工作状态,与外面的争分夺秒的快节奏是有天壤之别的。能够静下心来,守在这故宫的红墙黑瓦之间,是需要一些勇气的,也因为此,他们成就了自己的不平凡。

    我是欣赏这群人的,有才气,有修养,有技艺,因为有他们,我们才能再见《五牛图》、《清明上河图》、唐三彩马、乾隆用过的黄花梨百宝嵌顶箱柜等国之瑰宝;我也是羡慕这群人的,在优雅的皇家禁地里工作,顶着御用的身份,能与国宝近距离接触,甚至只是在周一闭馆的时候,骑着自行车在空荡荡的太和殿广场行过,那个场景就足够令人心向往之。

    图片发自网络

    术业有专攻。我们可能这辈子也无法和他们一样,作为顶级的文物修复师,在故宫里修文物。但是,他们的修养、气质、精神,却是我们可以也应该学习的。

    平时多读书,提高个人的修为,去接近修复师们的气质,也是有可能的;找到你喜爱的行业,全身心的投入进去,一步步努力,一天天坚持,你也有可能成为行业里的翘楚。

    或许,你看过这部纪录片之后会有更多的收获。

    不多说了,准备来个二刷。

    以上。

    【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群可爱的人,一种可敬的精神——《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hq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