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归路”上渐行渐远

作者: 丫萍 | 来源:发表于2018-10-18 12:47 被阅读5次

       当我们选择继续求学的时候,其实也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我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求生存,甚至在父母都没有去过的地方打拼自己的未来。成功的一批人最后在第二故乡归根落叶,而不成功的人依旧在异地他乡受苦受累。

        我们今天的选择决定了我们今后人生的走向和生活的质量。我们回既不到过去,也看不见来。然后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迷惘;我们也在青春的路上追求,奋斗;我在适婚的年龄,我们选择了拼搏,在成家和立业之间我们选择了立业。因此,我们收回了所有谈恋爱的精力;驱除了依赖的心理,离开了我们的父母,然后越走越远。就像老人们口中所说“长大了,翅膀硬了,就越飞越远了”。

        是啊,我们的心跟着事业走远了,不再经常回家,全身心的投入我们所热爱的事业和所向往的生活中。最后有些人成功了,却也孤独了,身边没有一个可以分享的人,父母也年迈了,再多的金钱也无法赎回他们逝去的光阴。而有些人则失败了,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不是错了,是不是应该按部就班地工作,成家,立业,而不在求学路上耗费太多的光阴?

         回忆当初的志气:趁年轻多拼搏,走得越远越好,但是后来发现自己已经走得太远了。经过百转千回,终于看清了自己并不适合那里的生活,导致今天适得其反的结果。还是自己努力还远远不够?

        也许我们不够努力,不够成功,但是奋斗过的青春无怨无悔,至少我们努力过,争取过。因为我们的生活是不易的,我们的工作,事业也不是那么轻易成功的。在这条孤独的路上,只有我们独自走到最后。我们要努力成为前者,不让我们的努力付诸东海。不强求成功,但求收获和锻炼,不然对不起我们的选择。

         那么,花下去了的时间和精力当然要起作用。接受了新知识的我们,眼界变得宽阔了,思想变得深邃了。然后,逼婚开始变得越来越严峻。社会上独来独往的个体越来越多,奔波在工作中,满脑子都是工作,升职,加薪。却发现自己的生活似乎缺了点什么。是爱情?亲情?我不得而知。

        但是,为什么要说这是一条“不归路”呢?其实我不解释大家也能猜出个一二。因为想要过更好的生活享受更多我们无法企及的东西,我们就别无选择。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似乎已经是五十年代的写照。但是,今天它依然是这个时代的主题。

         现在社会上大学生一抓一大把,一方面说明了国民教育水平不断在提高,但是另一方面也看到我们年轻人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考验都包围了我们。因为社会在进步,我们若不紧随其后,将被时代所淘汰。一个大环境也影响了我们的决定。或许四五十年代的时候,文盲是很普遍的,而知识分子是人们所敬仰的。而今天,文盲已经不复存在,但是高级知识分子却不多。科技发展迅速,我们的文化水平也是不一样的。以前,知识是开启人生的金钥匙,现在,知识是我们不被社会淘汰的救命稻草。

         所以,只要有能力,我们都选择继续求学,为了生活得轻松些,舒适些。我们前仆后继地奔向一线二线城市,终于走出了当初的穷乡僻地,看到了外面的精彩世界,在外面漂泊着,寻找着也迷惘着。虽没有第一故乡那般的亲切,但是那里却成了我们的第二故乡。

        还记得以前暑假打工时遇见的那些河南人,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他们对自己故乡记忆的淡化。对于生在江南水乡环境优越的我来说没有过背井离乡的经历也无法表达清楚这种感受。但是从和他们的谈话中,我似乎明白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当一个人在外面长期漂泊发展,他将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再也不能回头了。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出差去上海,经理突然感慨在这边生活了二十几年,这边的路,这边环境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反而当我们问起他的家乡的时候,他显得有些陌生,他坦言自己似乎赶不上家乡的发展变化,连回家的路都有些不认识了。这个事实让我很是惊讶!

        但是,最让我惊讶的不是这个,而是他们对亲情的淡化。曾有一起工作的同事坦言道“我们那里现在已经没有亲情可言了”。年轻的一批人往外走,在外面成家立业,留下了年迈的老人孤独守候和等待。他们把今后的生活全部搬到了这里,这里第二故乡。于是,亲戚朋友各奔东西,不再有密切的联系,只有一个春节。所以,这批人虽然在这边过得很满足,但是他们却很孤独

        俗话说做人不能忘本,当我们在这条“不归路”上渐行渐远的时候,勿忘初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不归路”上渐行渐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ij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