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137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137

作者: 秋一梦 | 来源:发表于2023-06-25 17:32 被阅读0次

一个初中女生,冰雪聪明,看起来上课总在走神,但不管老师什么时候提问,她都能对答如流,考试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老师爱才惜才,想跟她父母谈谈,却总是联系不上。初二下学期,女孩开始抽烟、逃课、交往校外的男生,老师又生气又担心,于是下了最后通牒:父母再不来,就要女孩停课休学。

女孩的妈妈终于出现了,当着老师的面把女孩臭骂一顿,保证一定会管教好女儿。之后的一段时间,女孩果然改邪归正、变成了乖乖女;可是,没等老师高兴几天,女孩又像中邪了一样被打回原形。在老师强烈的要求和警告下,女孩的妈妈带她来咨询。

我请妈妈在外稍等,和女孩单独会谈。女孩显得很放松、甚至还有点高兴的样子。我说:“林老师很好奇:通常被要求来咨询的孩子一开始都会很拘谨抗拒,可是你不一样,好像很喜欢来这里?”女孩笑了一下,说:“随便。”我顺着她的话说:“你是说:‘只要跟妈妈在一起、随便去哪里都行吗?’”女孩不好意思地笑了,说:“这你都看出来了……是啊,只要她不跟那个人在一起就好!”

听到这里,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起、我们之前提到的一个重要线索——问题和症状也有正向功能,尤其是、当问题和症状长时间存在、或反复出现、不肯消失的时候。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这些所谓的问题或症状、其实给人带来的好处大于坏处,只是这种好处只能秘而不宣、无法公开。

就像那些通过打架滋事来吸引大人注意的孩子一样,这个女孩在父母离婚后、一直幻想着有一天他们能重归于好,所以极力抗拒母亲接近别的男士;而母亲生性喜欢交际、离婚后男友不断。在女孩看来、这些男友个个都是男狐狸精,她只有想方设法比他们更能吸引母亲的注意、才能赶跑他们。而变成一个坏女孩,是她能想到的最毒的杀手锏。

这个杀手锏,看起来是问题,背后隐藏着的,却是一个正向的期待,有它的功能存在。咨询师要做的,是帮助母亲和老师理解女儿的期待、协助她们一起寻求更好的方法取代孩子的问题行为。

不仅是孩子,大人也会长期携带一些有着正向功能的问题或症状生存着。表面上,无论他们怎么努力、问题也得不到解决;然而事实是:他们更需要问题和症状背后正向功能的满足。比如,一个自认为有社交恐惧症的全职妈妈、其实是需要用症状来隔离重返职场可能遭受的打击。当她通过咨询、了解了问题的正向功能后,感觉自己“平添了很多勇气”,发现自己其实可以有更好的办法来避免打击、而且就算有打击、也没有什么承受不了的。

这种隐藏的正向功能,可以从人们的话语中找到蛛丝马迹。所以焦点解决关注来访者在讲述问题时使用的语言,因为语言是有情境脉络的,跟每个人的情绪、想法和行为都有关。也就是说,我们描述自己的困境、压力和情绪的方式不同,决定了我们看待和应对困境的方式差异,也决定了周围人给我们不同的回应。所以,当我们改变描述的方式,语言的变化也会带来情绪、想法和行为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会带动思维模式的转变,所以能引发持久、深刻的改变。

有一个“皇帝解梦”的故事最能说明这一点。皇帝梦见自己的牙齿掉光了,第一个解梦的巫师说:这意味着你所有的亲人都会先你而死;而第二个解梦的巫师则说:这意味着你比你所有的亲人都要活得更久。如果你是皇帝,恐怕也会更喜欢听到第二个版本,因为它正向功能一目了然,聚焦在希望和力量之上。

学会正向描述、不歪曲事实、不讲假话、同时也不逃避负向信息,对人对己来说、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所以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几个问题描述正向化的技巧:

第一、减少说“不”

多使用“会”如何、“希望”如何、“想要”如何等句式来表达自己,而不是“不会、不希望、不想要”。比如,如果你对自己困扰的描述是:“我不希望自己以后还会因为这件事而害怕”,那么去掉“不”字、尝试用正向提问法来问自己:“我希望自己面对这件事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接着,答案就出来了,比如:“我希望自己再面对这件事的时候能够心态稳定、情绪平和”。这样一来,正向的叙述就会从语言走向思维,进而在心中进行一番角色扮演和体验,从而消减和淡化负向的体验。

相关文章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4

    如何拉近跟自己的距离呢?最简单而又最基础的,是从认识自己的生理自我,与自己的身体重新建立觉知和连接开始。 现在我要...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2

    这个游戏,你可以邀请家人朋友一起玩,但一定要记得:游戏的目的不是审问和评判对方,更不是给对方贴上某个问题的标签,而...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6

    周三早上,你饿着肚子赶去公司开会,领导正发言的时候,你的肚子突然“咕咕咕”地叫了几声,你尴尬坏了,赶紧干咳几下想要...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7

    每个人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圈子,要了解自己的社会自我需要,可以通过朋友圈来帮忙识别。 看看你发的朋友圈信息,哪一类型...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1

    认识自己是我们的第一站。在开始学习之前,我想先请你们思考一下,你认为心目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你觉得,那是你真实的样...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3

    如果我问你,你认识你自己吗? 也许你会说,“当然啦!我叫某某某,身高1米6,大学三年级”。可是,这真的就是你吗?上...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5

    今天分享一个关键词:身体主权。 身体主权,是说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的拥有、支配、和可控权。如果在生理自我的发展阶段,这...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8

    如果说,生理自我的发展阶段完成的命题是“镜子里的我是谁”、体验到“宝宝肚子饿”;社会自我的发展阶段完成的命题是:“...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21

    每个人的未知我区域,都存在着没有被探索和发掘的潜能。要找到并且善用它们,我们可以这么做: 首先,通过自我觉察、清理...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22

    今天,我们敲开第二枚彩蛋,听听一位朋友的留言: 这位朋友说:“我总是很在意别人的想法,所以每次说话、做事都会斟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13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oi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