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有一个习惯,每天早晨七点醒了之后,要听半小时音乐。不然只是眼睛睁开了而已,而音乐,负责帮我醒晨。
当清晨尚未完全到来,窗帘半开半合,幽暗又带有一抹清亮的阳光的房间里,一切仿佛仍在沉寂之中。带上耳机,歌声缓缓释放,充盈了天地间。
王菲的《尘埃》,淡然的女声和配乐让人静静闭上眼,体会着人世间的沉沦和美好;来一首河野倫德的《Forest bathing》吧,在动感的鼓点之中,仿佛让人沐浴着清新而又有力的森林之风;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让人心潮随着叮咚的琴键声时而平静如水,时而心潮起伏;电音的强劲如同爽肤水,拍打脸颊;民谣的安然仿似牛奶般,柔润心灵;爵士和蓝调是清咖啡,hip-pop听点幼稚园杀手,让人神醉又不必真醉的好酒。
音乐是我的生命电影的背景音,是恳切的体己话;是喜欢上一个人的脉脉不言的千言万语,是放弃了一个人的踽踽独行的千疮百孔。
笙箫如落红,提琴如泣诉,鼓点如风雷,人声如佳酿,没有音乐,生命该有多寂灭。
二
这是半年前的我。当时的我,不知道没有了音乐生活会变成什么样。而后,我却真的体会到了对音乐的依赖感的逐渐剥离。
有一阵子接连遭遇人世的一连串不幸,走在街头,会莫名隐隐鼻酸。好吧,戴上耳机听点歌吧。随机播放的是王菲的云淡风轻又有消散不去的伤感之意的《誓言》。前奏的笛声是窦唯吹奏的,当时深处热恋之中的王菲和窦唯,如今却已各奔西东,徒留笛声悠扬……
“天越黑
心越累
我看见
你的脸
和你说不出口的誓言……”
摘下耳机。我只有摘下耳机。于是世界变得清净了,只有低低的风声创造的分贝,让我得以保持平静。
音乐成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因为生命力由强劲变为无力。
后来,我认真读书,看电影,拿起了摄像机又拾起笔,也开始了运动。暴饮暴食销声匿迹,早睡早起神清气爽。偶尔呼朋引伴,或于清吧中同饮杯酒,或于春风中畅游城市,不亦快哉!
有天,我突然发现,已有两天没有在清晨时分同往日一样听音乐了。原来曾经觉得音乐不可或缺的我,竟然也能安然地面对不再需要音乐的自己。
为什么我已经不再需要音乐了呢?我问自己。
或许,是生活隐藏在众多人间沉浮悲欢中的精彩一面,终于被我挖掘出了一角。而我能窥见的生活的精彩,实在太丰富多彩,让我成为了人间的饮食男女中的一员,亦成为了浮世中的文艺青年一枚。我已无惧单身和孤独,亦能和人们相融相交,共同活在这不易的世间。
音乐,本是生命的众多配色之一,在内心世界苍白的人的眼中,才会成为唯一的救命稻草。而当生活被涂绘得如彩霞,如姹紫嫣红的春色满园,当生命本身已经足够坚强和丰富,音乐是美好的,只是不再是每天都要揣在怀中一次的必需品,甚至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再需要。
需要或不需要音乐的生活,谁更有意义?或许,追寻这个问题的意义,已然失去了意义。
在这大千世界,无论以怎样的姿态存在,都是生命的展现。只是,我们应当追寻更强劲的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