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
牢骚太盛防肠断

牢骚太盛防肠断

作者: 裒益者 | 来源:发表于2018-11-27 23:45 被阅读166次

发牢骚是俗人难以避免的事情,也是把俗人推向更俗气的最常见、最无奈的社会现象。发牢骚本质上是问题处理的不好,不顺心,有怨气,不能很好的推动事情的解决,从而选择了一种无谓的发泄渠道。

一、发牢骚是负面情绪的集中反映,对自己,对别人都是负面情绪的感染,所谓的悲苦是现实中参杂着想象在扩大化。因此,发牢骚往往具有很强的负面摧残作用,会让一个人走向阴暗面,走向一条祥林嫂一般的令人厌恶的道路。

二、发牢骚是一种认知的误区,是一个人面对阻碍和困难,前行不畅所导致的对现实或者未来,或者他人不能正确理解认知所导致的识别偏差。因此,发牢骚不是一种原因,是一种结果,一种认知偏差导致的弯曲结果。

三,发牢骚不是一种结果,是一种过程的选择,这种选择高度关注于问题的过程,纠结于短暂的进展,而忽视了要达到的彼岸。忘了初心,所以才会纠结过程的判断与讨论,才衍生了波澜起伏的牢骚满腹。

没得牢骚必是一身轻,心里有委屈可以通过改变认知问题去寻求别有洞天的解决方式。而牢骚太盛必是心重,心里的愁肠发酵会通过气郁堵塞而致使人瞬间老却。那么,如何防止牢骚满腹呢?

一是解决情绪波动所造成的瞬间冲突决策问题,这就是考验人的本性,人往往是自然下滑向地处走。有一个小品好像题目就是“冲动是魔鬼”,不能冲动啊,冲动很快就会把现有情况进行折乱。所以,牢骚大多都是下意识,或者无意间讲出来,但是当你闯入了一个新维世界,刹住车及变得很大气是冲着误差不超的情绪来的。解决的法则就是“每临大事有静气”,而在其他事情上可以逐步壮大到“让子弹多飞一会”。

二是解决认知偏差,需要找到能够破译认知密码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的对抗是,和人类一起解决认知偏差可以把酒鬼从半路拉回来。如果可以实事求是,按照老实人法则,可以把认知偏差及时解决,从而就可以牢骚满腹的解决了质疑,而质疑是牢骚满腹的根源。因此,解决这个认知能力问题,我们都可以把枯燥无味和不苟言笑的人刷屏,获取团队的认知纠偏,促进解决认知偏差。

三是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能够以结果为导向,去争取解决结果所面临的问题,从而达成一个好的结果。切记莫要在沿途风景或者羊粪上打转,特别是不能以自己为中心,寻求解决问题的诚意和方法。只有如此,才有发展的信心,才能突破牢骚太盛的重重围追堵截。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人在江湖,可以把诸多烦心事都推到风云外。然后,用一口勇气勤奋地追逐,在层层考验中排解心忧,或者心怀宽广,以音乐般的节奏感寻却初心。

相关文章

  • 书毛主席诗词《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牢骚太盛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

  • 练习(90)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 牢骚太盛防肠断

    太古派前人李晴峰曾言:得友者昌,失友者亡。吾以之为然,古今论友者贤人众,李卓吾是为第一,卓吾非孔子之学,号异端,招...

  • 牢骚太盛防肠断

    发牢骚是俗人难以避免的事情,也是把俗人推向更俗气的最常见、最无奈的社会现象。发牢骚本质上是问题处理的不好,不顺心,...

  • 牢骚太盛防肠断

    一张大学文凭固然是好,多念书固然是好,但把书读死了无异于开倒车。有的人只读一本书,读活了,胜过有些人读十年书。这种...

  • 牢骚太盛防肠断

    生活并非坦途,心生怨恨、怨天尤人的人不少。遇到不顺之事而心生疑窦,总认为别人与自己过不去,这“疑心病”生久了,就会...

  • 牢骚太盛防肠断

    昨天没有更新,持续了185天的日更总算结束了,心里莫名的爽快。 昨天的一天实在是太忙了,早上六点多到学校,早自习开...

  • 牢骚太盛防肠断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有这么一位同事,整天抱怨办公室等人对她不好。一会说其他人无故冤枉她,一会说其他人...

  • 牢骚太盛防肠断

    文/纵宇一狼 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说“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 牢骚太盛防肠断

    毛不易在《深夜一角》里,有一句歌词我特别喜欢“憧憬是碎了满地凉凉的宝石,生活是一场大雨留下的潮湿”。 这一句歌词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牢骚太盛防肠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so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