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读故事,尽在资治通鉴六之纵横天下
这一年,是周显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8年,自三晋封侯到现在过去了六十五年。
这一年,秦国已尽取河西之地,八百里秦川尽归其手。并且触角已经伸到了黄河东岸的函谷关,这里将是它东进中原的桥头堡。它的地盘南临巴、蜀及楚国,东接魏、韩,北面是义渠(一个异族强国)。
这一年,秦孝公穷其必生之力,加上商鞅的性命,实现了他即位时的梦想:恢复穆公的赫赫威风。
这一年,秦孝公病逝,其子嬴驷【秦惠文王】即位。此时其它各主要诸侯国在位的国君分别是楚威王、齐威王、魏惠王、赵肃侯、韩昭侯、燕文公等等。
这一年,公子虔向秦君刚即位的秦君嬴驷举告:商鞅谋反。
嬴驷不傻,他很清楚,公子虔是赤裸裸的诬告。所以他马上下令:抓捕商鞅。
1、商鞅之后,再无商鞅
从公元前359年商鞅赴秦,到公元前338年身死,商鞅用了22年的时间,将秦国由“诸侯卑之”的僻壤之国,到尽取八百里秦川,令东方诸侯谈秦色变的强盛之国。
论不世之功,无出其右者。
但在这不世之功的背后,则是严刑峻法下的累累白骨。
按说,变法得罪的一般是贵族,而老百姓是即得利益者。必竟有地种,有粮吃,打仗有军功,战死有抚恤。可是,商鞅变法,上下皆怨之。
对待贵族,他毫不留情。太子嬴驷犯法,他处罚太子师公子虔和公孙贾。后来赢驷又犯法,他割掉公子虔的鼻子,杀掉祝欢,使公子虔自囚八年。
对待平民,他也决不手软。他曾经在渭水之畔处决犯人,据说一次就杀人七百,渭水尽赤。
他很清楚自己在秦国已成众矢之的,所以每次出门,后面都要有大批车辆甲士尾随,还要有众多侍卫和武士保驾。
换言之,在秦国的商鞅,没有任何根基,却又掌控天下。
但他并没有意识到危险。在他看来,商鞅之于秦孝公,如同百里奚之于秦穆公。因此,他希望知道,自己和百里奚哪个更高明。
但有人明确的告诉他:你不如百里奚!
百里奚是秦穆公时候的国相,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开地千里,称霸西戎。武功方面也曾东伐郑国,三次立晋国国君,一次拯救楚国于危难。但是他极为平易近人,与民同乐。他死后,据说秦国上下同哀,可以说是深得人心。
并且这个人劝他:你每多揽一天秦国的国政,你就多聚一天秦国的怨恨。退隐吧!把封地交还给秦国,到偏僻荒远的地方浇园自耕自乐去吧。
但商鞅不听。
当他知道嬴驷派人来抓捕他的时候,他逃向了魏国。但是魏人恨他当初诓杀公子卬,就没有收纳他。无奈之下,他只好逃回商於,聚集邑兵向北攻打郑国(此时郑国已灭亡,应指渭南一带)。秦军将其邑兵击溃,并将商鞅活捉。
商鞅死后,赢驷又以诬陷之罪,斩杀公子虔和公孙贾,将军政大权完全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2、忽悠吧,少年-纵横家苏秦、张仪
嬴驷即位的第五年,也就是公元前333年,有个叫苏秦的人跑来找到他,给他递交了一份《关于使秦国兼并天下的计划》,嬴驷看了看,觉得是哪个神经病来拉投资的,就给扔一边去了。
这个神经病的故事有一则很出名,头悬梁锥刺股。锥刺股说的就是苏秦。
苏秦不爽了,于是就跑去燕国,对燕文公说:燕国南边的赵国,是防卫燕国的盾,秦国想来打燕国得先经过赵国。但它又是攻打燕国的矛,因为赵国想攻打燕国可朝发夕至。所以,如果燕国能与赵国结为一体,咱们燕国就能高枕无忧了。
燕文公一听这挺靠谱,就给他投了笔资金。苏秦拿着这钱,买了部好车又跑到赵国,对赵肃侯说:现在咱们赵国是中原这边最强的国家了,秦国的心腹之患也是咱们赵国。但秦国不敢攻赵,是因为它怕魏、韩两国在后面捅他菊花。可问题是,如果秦国先攻魏、韩,这两家未必能挡得住。它们要是挂了,咱们赵国可就危险了。看看您墙上挂这世界地图,各个诸侯的地盘是秦国的五倍,兵力估计能是秦国的十倍。如果六国结为联军攻伐秦国,随便就能平分八百里秦川了。现在主张结好秦国的人,都是为个人的荣华富贵着想。赵董事长您得好好想想,不如联合六国,共伐秦国。只要这个联盟成立了,秦国就不敢越过郩山来侵害中原各国了。
赵肃侯一听,也觉得是这个理儿。就又给他投了一大笔钱,让他去联系其它各国。
但就在这个时候,秦国派公孙衍为将,攻取魏国雕阴,经过两年激战,俘虏魏国主将龙贾,斩首八万。此役后,魏惠王只得顺水推舟,将已经被秦军实际占领的河西全郡割让给了秦国。
更严重的是,经此役后,魏国西部防线彻底瓦解。秦军只要愿意,可以随时东渡黄河,深入魏境腹地。
苏秦担心秦兵继续东进,会挫败联合各国的计划,盘算没有别人可以到秦国去用计,于是用激将法挑动张仪,前往秦国。
张仪,魏国人,和庞涓、孙膑这对生死冤家一样,张仪以及和他齐名的苏秦也是鬼谷子先生的学生。
这里不得不顺便提一下了:这几位除了孙膑生卒年皆不详之外,其余都只有死年,没有生年。但我大致看了一下,庞涓死的时候是公元前342年,张仪是公元前309年,苏秦是公元前284年。也就是说庞涓死了33年后,张仪去世,再过了26年,苏秦被刺身亡。
这其中庞涓和苏秦都是非正常死亡,他们的死亡时间跨度都达到了59年,也就是说,他们要想成为校友,鬼谷子先生的岁数估计小不了。
这里面更大的一个破绽是,苏秦在非正常死亡的情况下,还比张仪晚死了26年。
所以,唯一的解释是,张仪要比苏秦大很多。至少,不会是同学。甚至,他们应该不是同时代的人——有人认为,此时与张仪打擂台行合纵之策的,应该是公孙衍。
当然,这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此时的张仪正当在楚国住地下室,已经没钱买票回家了。
【此时的张仪混的并不好,在楚国的丞相府上混事,算是一门客。有一次,丞相丢了一块宝玉,怎么找都找不都,肯定是有人偷了,谁偷的呢?相府的门客们都看张仪不顺眼,都认为是张仪偷的,然后把张仪抓起来狠揍一顿。张仪差点没被打死,张仪咬定不是他干的,确实不是他干的。最后人家没办法,只得把他拖回家,手脚都不能动弹,只得躺在床上。
他老婆就就说:“要不是你读点破书,到处吹牛逼,怎么会这样。”
张仪这时张开嘴。老婆问“要喝水?”
“老婆你看看我这舌头还在不在啊?”
“在啊”
张仪大笑:“OK啦,只要有这三寸不烂之舌还在,早晚让你妻凭夫贵。”】
就在这时,苏秦就给他去信,说老同学在赵国混的不错,过来吧。
结果张仪满怀希望的跑到了赵国,却遭到苏秦的一通羞辱。据说是只给他吃仆役的饭,并且当众说他那么有才的人,却混到来骗吃骗喝的地步,还是回家抱孩子去吧。
这谁能受得了啊?张仪一气之下,就投奔了秦国:这年头能干得过赵国的也就秦国了。你苏秦不是在赵国么,我找秦国收拾你去。
可没钱还是寸步难行,但张仪这祖坟上突然就冒起了青烟,没钱有人资助,找不到秦王有人介绍。终于,张仪当上了秦王赢驷的顾问。这时候,资助他的人才告诉他,说不是你家祖坟上冒青烟了,这都是苏秦苏先生的安排。他呢,怕你寄人篱下待习惯了,就没了志气。所以才故意把你激走,让你开辟新天地啊。
张仪一听,啥也不说了,服了!你回去转告苏先生,只要他在赵,我就不会让秦国攻打赵国。
3、团结,不一定有力量
这边暂时拖住了秦国,苏大忽悠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韩国。
要注意的是,以下都是苏秦说各国政要的一些话,真假不去考证,看起来也很无聊。但是,我仍然建议能认真看一下,因为,说话也是一门艺术。有的时候,话说对了,事情就好办了。
苏秦对韩宣惠王说:咱们韩国武器精良,天下的军火基本上都出自韩国。并且韩国还有脚踏弩,可连发百箭。韩董事长您要是向秦国屈服了,他肯定会让您让出宜阳和成皋两个地方。您要是给了他,他又会要别的地方。给他吧,您肯定不甘心,不给吧,以前的又白给了。俗话说了,宁为鸡头,不为牛后。韩董事长您可是英名传天下,要是落个尾从秦国的名声,可是好说不好听啊。
韩董事长一听连忙问道,有道理!先生咋说,咱就咋办。
苏秦又到魏国,对魏惠王说:咱们魏国的地盘是不算大,但房屋鳞次栉比,道路阡陌综横,市场熙熙攘攘,可以说繁华一片啊。我私下估计,您这资产跟楚国比差不多。并且听说您有二十万武士、二十万苍头军、二十万奋击军、十万仆从、六百辆战车、五千匹战马,这么大的实力,还跟着秦国混个毛啊,还是跟我们赵国订立盟约,一起伐秦吧。我知道魏董事长您很英明,一定会同意的。
魏惠王同意了。
苏秦来到齐国,对齐威王说:二千里齐疆,几十万齐甲,再加上堆积如山的粮食。齐国军队攻如箭矢,战如雷霆,动如风雨。如果遇到战事,以我的猜测,光临淄城里都能够征召二十一万兵马。那韩、魏之所以怕秦国,就是因为与秦国接壤,出兵对阵,作战用不了十天,就到了存亡的生死关头。所以韩国、魏国对与秦国作战十分慎重,常常表示屈服忍让。而秦国在难以危害齐国的情况下,你们却要向西俯首称臣,这是齐国群臣的失策。现在听我的建议,齐国可以免去屈服于秦国的卑名,而获得强国的实际利益,所以田董事长您最好考虑一下!
齐威王同意了。
苏秦来到楚国,对楚威王说:楚国,是天下的强国,方圆六千余里,百万甲士,千车万马,存粮可支持十年,这是称霸天下的资本。秦国的心腹之患莫过于楚国,楚强则秦弱,秦强则楚弱,两国势不两立。所以我为大王着想,不如联合各国孤立秦国。我可以让崤山以东各国四季向您进贡,以求得大王的抗秦明令;再把江山社稷、祖先宗庙都托付给您,练兵整军,听从您的指挥。由此而见,联盟则各国割地来归附楚国,亲秦则楚国要割地去归附秦国,这两种办法熊董事长您选择哪一种呢?
楚威王也同意了。
于是,苏秦就成了六国纵约长,兼任六国国相。他在回赵复命的时候,据说车驾仪式之多,可与一国之君相比了。
如果故事到了这里就结束了,那么主角苏秦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皆大欢喜。
但现实是残酷的。
第二年,秦国公孙衍说服齐、魏两国攻赵。赵肃侯就不爽了,问苏秦你不是说一切都搞定了么?你他娘的忽悠老子?。
看着魏、齐这两位猪一样的队友,欲哭无泪的苏秦只好请求让他出使燕国,想办法一定报复齐国。而苏秦一离开赵国,合纵盟约便土崩瓦解。赵国引决黄河水淹灌齐国、魏国军队,齐国、魏国军队于是撤走。
忙活了一场,只落个滚滚黄河东逝水。
之后,魏国就成了秦国的后花园,张仪带着秦兵动不动来转一圈,拿点东西就走。
到公元前328年,张仪又来了,这次他攻取了蒲阳。但随后他又把蒲阳还给了魏国,并且还派出公子繇到魏国当人质。这下魏惠王有点晕了,您这是什么意思呢?
张仪说了,没别的意思,秦国对您魏国这么够意思,您也不能太小气了不是?
于是,魏国拿出上郡的十五个县给了秦国。
抢了别人的东西,让别人拿出更多的东西来交换,这种做法,通俗的说法是“忽悠”,也叫“耍流氓”。
只不过,这或许是张仪第一次耍流氓,但不是最后一次。
另外,顺便提一句,就在苏秦风光归赵的那一年,发生了一件小事:齐威王去逝了。他的儿子田辟疆即位,是为齐宣王。他即位第一件事,便是召回了流亡在楚国的田忌。
田忌怎么跑到楚国去了?
原来,当年田忌在齐国,和当时齐国的国相邹忌不和。这个邹忌就是老觉得自己很帅,动不动要和别人比一下的那哥们儿。就在齐、魏马陵之战结束后,趁田忌还没回来,邹忌派人拿着黄金去找了个算命的,说我是田忌的人,我们将军为齐国三战三胜,能干掉齐王自立么?
然后邹忌马上又派人把算命的给抓住,一审之下,得出结论:天哪,田忌要反!
面对着这出自导自演的闹剧,据说田忌问计于孙膑,孙膑给他出主意:很简单,率军直入临淄城,发动军事政变,直接操控国政。
田忌说这他娘的玩得太大了,我可搞不定。算了,我还是走吧!
于是田忌只好出逃楚国。
4.一代纵横家陨落,一代纵横家崛起
在苏秦的努力下,东方六国和秦国换来了长达十几年的短期平衡。但是此时的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策论,极力拉着齐国攻大赵国。弄的苏秦在赵国也混不下去了,怎么办呢?
苏秦又去了燕国,苏秦到了燕国,那还是座上客,有道是狼走遍天下吃肉,狗走遍天下吃屎。苏秦人家是吃谁的肉呢?这次居然吃了燕王老妈的情夫,这让燕王很为难。苏秦向燕王进谏:“现在齐国和燕国的关系很紧张,我在燕国也起不了多大作用了,不如您派我到齐国吧,我暗中帮助咱燕国,您觉得怎么样?”燕王正愁这个事情没办法解决,如果杀了苏秦又怕老妈伤心,也是想的够多的。当苏秦提出意见,苏秦一走,问题也就全解决了,所以燕王以厚礼为其送行。苏秦来到齐国,依然受齐王重用,齐国本国的能人贤臣受到挤压,苏秦拉了一大批仇恨啊。最终竟然有人派刺客将刺杀苏秦,苏秦重伤,而凶手迟迟抓不到,眼看不行了,苏秦就找齐王:“齐王,老臣不行了,等我死后您就公布我是燕国间谍,然后把我给车裂了,那时凶手肯定就会出来!”苏秦死后,凶手果然跳了出来,最后齐王赐死凶手,为苏秦报了仇。
苏秦死后,天下第一就是张仪了。游说诸国,使六国联合之势彻底土崩瓦解。
张仪戏楚
秦惠王十二年(前313年),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忧虑齐、楚两国已经缔结了合纵联盟,于是便派张仪前往楚国游说楚怀王。听说张仪来,空出上等的宾馆,亲自到宾馆安排他住宿。说:“这是个偏僻鄙陋的国家,您用什么来指教我呢?”张仪游说楚怀王说:“大王如果真要听从我的意见,就和齐国断绝往来,解除盟约,我请秦王献出一带六百里的土地,让秦国的女子作为服侍大王的侍妾,秦、楚之间娶妇嫁女,永远结为兄弟国家,这样向北可削弱齐国而西方的秦国也就得到好处,没有比这更好的策略了。”楚怀王非常高兴地应允了张仪。大臣们来向楚怀王祝贺,唯独劝谏楚怀王不要轻信张仪。楚怀王说:“希望陈先生闭上嘴,不要再讲话了,等着我得到土地。”于是,楚国和断绝了关系,废除了盟约,楚怀王把楚国的相印授给了张仪,还馈赠了大量的财物,派了一位将军跟着张仪到秦国去接收土地。张仪回到秦国,假装没拉住车上的绳索,跌下车来受了伤,一连三个月没上朝,楚怀王听到这件事,说:“张仪是因为我与齐国断交还不彻底吧?”就派勇士到,借了宋国的(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等的一种凭证),到北方的齐国辱骂齐宣王,齐宣王愤怒,斩断符节和秦国结交。秦国、齐国建立了邦交之后,张仪才上朝。张仪对楚国的使者说:“我有秦王赐给的六里封地,愿把它献给楚王。”楚国使者说:“我奉楚王的命令,来接收商於之地六百里,不曾听说过六里。”楚国的使臣返回楚国,把张仪的话告诉了,楚怀王一怒之下,兴兵攻打秦国。结果秦、齐两国共同攻打楚国,夺取了丹阳、汉中的土地。楚国又派出更多的军队去袭击秦国,楚军大败,于是楚国又割让两座城池和秦国缔结和约,结束战争状态。
被囚楚国
秦惠王十四年(前311年),秦国要挟楚国,想得到一带的土地,要用以外的土地交换它。
楚怀王说:“我不愿意交换土地,只要得到张仪,愿献出黔中地区。”秦惠王想要遣送张仪,又不忍开口说出来。张仪却主动请求前往。秦惠王说:“那楚王恼恨先生背弃奉送商於土地的承诺,这是存心报复您。”张仪说:“秦国强大,楚国弱小,我和楚国靳尚关系亲善,能够去奉承楚国夫人,而郑袖的话楚王是全部听从的。况且我是奉大王的命令出使楚国的,楚王怎么敢杀我。假如杀死我而替秦国取得黔中的土地,这也是我的最高愿望。”于是,张仪出使楚国。楚怀王等张仪一到就把他囚禁起来,要杀掉他。靳尚对郑袖说:“您知道您将被大王鄙弃吗?”郑袖说:“为什么?”靳尚说“秦王特别钟爱张仪而打算把他从囚禁中救出来,如今将要用六个县的土地贿赂楚国,把美女嫁给楚王,用宫中擅长歌唱的女人作陪嫁。楚王看重土地,就会敬重秦国。秦国的美女一定会受到宠爱而尊贵,这样,夫人也将被鄙弃了。不如替张仪讲情,使他从囚禁中释放出来。”于是郑袖日夜向楚怀王讲情说:“作为臣子,各自为他们的国家效力。现在土地还没有交给秦国,秦王就派张仪来了,对大王的尊重达到了极点。大王还没有回礼却杀张仪,秦王必定大怒出兵攻打楚国。我请求让我们母子都搬到江南去住,不要让秦国像鱼肉一样地欺凌屠戮。”楚怀王后悔囚禁了张仪,于是赦免了张仪,像过去一样优厚款待他。
【一句点醒梦中人:弱国无外交】
曾经有人问孟子,苏秦张仪这样的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能算的上大丈夫吗?孟子说到他们哪能算大丈夫,那怎样才能算大丈夫?这就有了孟子的那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