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二元对立走向更成熟的心智—事情是相互转化的

从二元对立走向更成熟的心智—事情是相互转化的

作者: 语修 | 来源:发表于2024-02-28 06:18 被阅读0次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福与祸之间是会相互转化的。

为什么呢?

关于这一点,韩非子给出的解释是:“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衣食美;衣食美,则骄心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

通过这一解释,我们可以看到福与祸之间相互转化的原因——人的心理状态的改变,促成了一系列转化的发生。

这个解释很有道理,但还未能触达本质。

这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底层逻辑:世界的本质特性是变化与运动,世界始终在运动和变化中,所以转化一直都在发生。只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察觉不到而以为转化并不存在。

所以,如果把一件事放到足够长的时间段或足够大的空间里,就一定能看到转化。就像塞翁失马的故事:短时间看,好事就是好事,坏事就是坏事。但是,一旦把时间拉长、空间变大,好事可能会变成坏事,而坏事可能会变成好事。

中国传统文化隐藏着很多这样的智慧。“否极泰来”这个成语,它蕴藏的意思是:事情坏到极点就要向好的方向转化了。

如果看向自然,我们就会发现,这些“道”蕴含在自然之中——月亮圆了就会缺,缺了会再圆;潮水涨了就会退,退了会再涨。盈与缺不是对立的,而是月亮的两面,相互转化、无分彼此;涨与退也不是对立的,而是海水的两面,相互转化、无分彼此。

这就是比“二元对立”心智模式有着更高成熟度的“相互转化观”。在“二元对立”的心智模式下,一件事要么坏、要么好,所以当事人要么倒霉、要么幸运,总之它永远都只能表现为矛盾中的一极。

如果我们能够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能够想到眼前特别不好的事情,也许以后会转化为好事,我们就拥有了心智模式的最高水平——相互转化观,我们的心智也就达到了成熟。正如成人发展大师罗伯特·凯根说的:“如果一个人能够看到两极间的相互转化,那么他就已经达到了心智模式的最高水平。”

我们用“二元对立”的心智模式看待事情,看到要么是不想要的“坏事”,要么是很想要的“好事”,遇到坏事时会痛苦,得不到好事时也会烦恼。然而,如果我们运用“相互转化观”看待事情,看到的是好事中蕴含着坏事,坏事中也蕴含着好事。长此以往,我们的心境会越来越平和,痛苦和烦恼也会越来越少。

相关文章

  • 《生死桥》‖命运是个圈,只能从圈的这边走向圈的另一边!

    生与死,既是二元对立的概念,又可以相互转化,生必然走向死亡。 看,多么荒唐,从出生开始,我们就被框在了死亡的道路上...

  • 心智成熟的标志

    人心智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超越二元对立的状态。 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所带来的问题是,人们的生命就像钟摆一样,只能在...

  • 早安分享20200922——时间一变就转化

    上下、左右、前后 组成了三维世界。 每一组都是二元对立, 然后就有了分别。 加个时间变量, 对立就有可能相互转化,...

  • 四种心智模式

    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总结了四个层次的心智模式。即二元对立、力求公平、相对主义、个人整合。整合思考是最成熟的心智模...

  • 关于柏拉图为灵魂不朽提出的三个论证

    轮回论证 相互对立的东西是可以相互产生、相互转化的,生与死是两个相互对立的东西,所以死的人可以再生,正如生的人会死...

  • 五岁儿童的心智

    学者们把人的心智模式分为二元对立,相对公平和整合思维几个阶段,他们认为最低级的思维模式就是二元对立,也就是我们常说...

  • 《先学会爱自己,再遇见对的你》第一部分P23~26—周梵

    真实地做自己不会破坏关系,幼稚才会 一、非黑即白的沟通方式更像是诡辩 人心智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超越二元对立的状态...

  • 浅识“责任”、“喜欢”、“爱”

    原创:走向心智成熟 1.责任是相互平等的,是相互制约的;责任分为:有明确规定的,如岗位职责,军人、合同等;还有属于...

  • 【27/30】领导力中的整合思考

    心智模式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心智模式是“二元对立”,就是把世界分为好人和坏人,而好人最终会战胜坏人。加德纳把 二元对...

  • 生命之书 六月二日

    二元对立会制造冲突 任何一种冲突,不论是生理上的、心理上的或心智上的,都会浪费精力。从冲突中解脱出来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二元对立走向更成熟的心智—事情是相互转化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zt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