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情绪,就像一个充满气的皮球,总是会浮在心的水面上。
如果非要用力将皮球按下去,虽然暂时有效,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无法长久保持。
有的人情绪不好,会用各种方式发泄。有爆发式的,有转移注意力式的,有奖励式的。当然,不是指那种奖励。
在日本,还有公司专门设立发泄室,可以让员工殴打老板的人偶,摔盘子丢东西之类。
还有的人认为,一旦情绪不好,就得多想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把心情向好处扭转。
这些方法,初用上去,是有一定泄火的作用,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调节人的负面情绪。
但这些方式,依旧像我之前说的,只是把情绪的皮球强行按入水下,看似控制住了自己,实际上内心在积压更多的负面情绪。
于是,后来便有了情绪负债这一说法。
这些没有真正消失的负面情绪,会像人体的湿气、寒气等东西,不停淤积在某个部位,直到彻底变成病症爆发出来,我们才晓得负面情绪的可怕。
那些一时冲动或蓄意已久的生命消亡事件,给每个人都拉响了警钟。
从原理上讲,这些方法的根本误区,是在于用各种行动,证明了负面情绪是真实存在,并对自己产生深远影响的。
比如我们身上有一个小病症,如果我们几乎懒得采取任何措施,证明我们觉得它不值一提;如果我们如临大敌,马上开一堆药吃,做各项检查,证明我们认为它已经威胁到我们生命安全。
在心理上,负面情绪对我们产生的影响,几乎是由我们对它的看法形成的。
说大则大,说小则小。
所以,不要用对抗的模式去处理负面情绪,否则我们等于在向内心植入这样的信念:负面情绪是可怕的敌人,是一切灾难的根源,只要有负面情绪,我的人生就会糟糕透顶。
这样的思维一旦成为习惯,只要生活中出现一次负面情绪,那这个情绪种下的痛苦种子就会在我们心中将根扎得又深了一点。
久而久之,崩溃的那天一旦到来,就不可挽回了。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处理很多事情的共同原则。
对待负面情绪,最重要的是不评价,并生起觉知,观察它。
我们要察觉到,心中生起的负面情绪到底来源于什么错误的信念,将这种带来痛苦的信念不断解构、消解。
同时,告诉自己,不一定非要成为一个情绪阳光的人、生活幸福的人、没有痛苦的人,从这些不切实际的期待中解脱出来。
最后,我们还要观察到,情绪就像水面的气泡,只是一种引起我们内心执念的外物,作用于神经网络,产生一种激素,出现的一种虚幻反馈。
它一定会出现,也一定会消失。无论我们想要控制它不许出现,还是想抓住它不会消失,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痴心妄想。
水泡总在不断生成,又不断破灭。
情绪自我们心识之海中亦是如此。不要太过在意它,相信它,继续过好自己的生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