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在我32岁那年,一个年长我15岁的女同事,掏心掏肺对我讲了她的婚姻故事:就在她32岁那年,作为企业负责人的老公,没有任何“预兆”地出轨了。在经历了一哭二闹三上吊之后,仍然选择了继续在一起。在婚姻续存的15年间,二人关系紧张,女方对男方嫌弃+仇恨,男方对女方仇恨+嫌弃。当年那一场折腾,闹毁了男人的事业,也闹毁了双方的感情。
最后,女同事语重心长的告诫我:
你现在和我当年年纪一样,你家那位也和我家那个一样在企业负责,你一定要把他看住,我当年就是太大意了!男人在外面混的稍微有点样子就容易变坏,你平常多留心,看紧点!这是我这个过来人给你的忠告:把老公看紧点!
女同事关于“过来人”的告诫,自然是出于好心。而我内心非常清楚,这些“忠告”既不符合我的价值观,也不能适用于我的婚姻,于我并没有借鉴的价值。
过来人的忠告,是解药,还是毒药?- 2 -
年轻时,我们遇到人生迷茫,遇到十字路口,遇到情感困惑,习惯求助于“过来人”充当人生导师。其实,谁又能是谁的人生导师?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复杂、厚重的个体,没有谁的经验可以全盘指导另一个人的人生。
所谓“过来人的忠告”,那是他人的经历形成的所谓“经验”。对于不同情境、不同条件下的不同人来说,这种经验的参考价值并不大。“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走过的路不同,人生经历不同,对世界的认知更是千差万别。
古有名句“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对你来说很美好、适宜的事物,对别人也许是致命的伤害。同理,“过来人的忠告”,对他本人而言是解药,对你来说,可能就是毒药。
他人只是他人,从不是你。他人的告诫,那只是他人的经历和体验,谁也不能给你最正确、最适合你的人生答卷。
这就如同去一个地方旅行,你问去过的人:那个地方好玩吗?回答说“好”或者“不好”,参考价值有多大呢?对一处风景、一方水土、一地人文的感受,因人而异,因季节而异,也因际遇而异。只有自己亲自体验,才知道好或不好,好在哪里。
过来人的忠告,是解药,还是毒药?- 3 -
为什么我们读过那么多经典好书,听过那么多血泪教训,看过那么多前车之鉴,喝过那么多励志鸡汤,却仍然对人生充满困惑和迷茫?
因为这些,都只是外力。只拥有外力,而没有内在的自省和觉悟,不可能喝一口励志鸡汤就从此奋发图强,也不可能读一本经典名著从此豁然开朗。
一个人如果习惯了凡事依赖外力,习惯了用他人的经验指导自己的行动,而不是依靠自己对人生的深度体验,包括甜蜜的、痛苦的、人生百态的体验,那么,他是无法拥有逻辑思维体系和深度思考能力的。
内在的自省与觉悟来自哪里?它就在每一次被气死、被痛死、被嘲笑、被打倒之后,还能够醒过来、活过来、站起来。不惧怕体验,不逃避痛苦,在痛苦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这自我反省、自我觉悟、自我修复、自我成长的能力,就是一个人最强大的内力。
强大的内力,比一百个“过来人”都管用。它是一个人自身经验的积累,精神的成长,思维的提升,情感的成熟。
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解药,因为这世上最了解你的,能改变你的,只有你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