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道家养生》
时间:1小时
阅读轨迹:第三章前半部分35-40页
收获:
1)道家仙药分2类:单味药和成方药。
判断单味药的标准:一是食物生长的环境,仙境中诞生的产物自然也有仙味,灵秀之地必产精微之物,精微之物必有轻身成仙之效。二是食物的品相要有道教理想的样貌,比如人参、何首乌等造型,且服食后确有效果。
2)古典医籍《山海经·大荒南经》《淮南子·人间训》《抱朴子·内篇》《千金方》,都有关于长生不老的实践和方法的记载。
3)先人心目中的仙药有哪些?
第一类:金石矿物类。如云母,明珠,雄黄,太乙禹馀粮,石中黄子,石英,石硫磺,曾青等。其中丹青、黄金,白银被道家真人、炼丹家葛洪奉为药中上品。但此类仙药不具备服食的科学性,其中多含有毒性的铅汞。




第二类:芝草类。主要是五芝:石芝、草芝、肉芝、菌芝、木芝。
石芝主要是一些石珊瑚、石笋、滑石矿、古动植物化石等天然矿物质。
草芝指深山老林中罕见的奇花异草,如独摇芝、牛角芝等。
肉芝则是万岁蟾蜍、千岁灵龟、千岁蝙蝠、千岁燕子等稀有鸟兽。
木芝指树脂一类树的分泌物,如飞节芝等,有的是树干和树根的寄生菌类。有的是一些比较罕见的蕈(xun)类。这类仙药多是普通百姓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在日常养生中服食有些不现实。
第三类:中草药。如茯苓、地黄、黄连、石韦、枸杞、黄精、东甘菊、麦门冬、松柏脂、五味子、石菖蒲、桃胶、胡麻、槐子、远志、松实等等。这些才是我们现代日常养生中特别关注的。
4)仙药作用:益气补血、滋阴助阳。
我们追求益气延年。
益气:气在中医来看也分成几种,生下来就有的是先天之气--元气。吃进去的东西化生 的气--水谷之气。呼吸进来的--自然界的清气。这些气加一起就是:人气。
食物靠脾胃的运化才能变成水谷之气,呼吸之所要靠肺的转运,元气则藏在肾里。
因此中药益气延年,也就和这些脏器有着紧密的联系。换句话说,所谓益气,就是补益这几方面的气,也就是补养调节这些器官的功能。
《神农本草经》告诉我们益气的中药主要有:人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扁豆,大枣,甘草等等,
补血:血是医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在养血药中,熟地、首乌、龙眼、当归、芍药、紫河车等药已久享盛名。中医认为“气为血帅”,气能促进血的成长,所以人参、黄芪、大枣一类补气药也同时兼有补血的效能。
滋阴:对于女性来说,滋阴是服食仙药的一个重要目的。真阴来于肾,所以滋阴药同时多半兼有补肾,尤其补肾阴的功能。从养生的角度看,较受人们青睐的滋阴药主要有:黄精、女贞子、天门冬、阿胶、龟板等。
助阳:与滋阴相辅相成的是助阳。很多老百姓,尤其是男性,在日常生活中就很注重阳气的补益。无论医家还是道家,也经常会用到助阳之品,较为知名的有:菟丝子、补骨脂、核桃仁、巴戟天、肉苁蓉、山茱萸、杜仲、鹿耳、附子、肉桂等。
五脏与阴阳气血错综相关,心主血,肺主气,肝藏血,脾统血而主中气,肾藏精而为元阳元阴之根,所以补血药多养心补肝,补气药多益肺健脾,补阴补阳药多兼补肝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