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传说》讲述了端午节的习俗 ,吃粽子、插艾叶、赛龙舟、戴香囊、缠红丝线、喝雄黄酒等。同时,端午节也是诗人屈原悲愤难抑投江自杀的日子,由此端午节加入了爱国主义情怀。
童年记忆里的端午节和课本上讲得差不多,吃粽子、插艾叶、戴香囊、手和脚都缠上红丝线、鼻子,耳朵都抹上雄黄酒。
艾叶具有祛湿、散寒、消炎、止血等功效。民间常有俗语曰:“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父亲说,端午的艾叶药性最好,而且要在太阳出来之前采割带露水的艾叶才行。所以,那时候勤快的父亲天不亮就去割艾叶,挂一把在门口,剩余的艾叶被编成麻花条挂在房檐下晒干,等到夏季晚上用来驱蚊,呛鼻的艾叶香味,时时飘荡在在我的记忆中。
粽香悠悠入梦来孩子们天天盼望过端午,端午一到鲜美的粽子就到了,还能戴飘着香味,五彩斑斓的香囊。母亲有一个碎布包,平时做衣服剩下的小布头,小布块都藏在里面。趁母亲不在家,我偷偷打开过,黄色的,红色的,绿色的……五彩纷呈。这些布头不可以随便用的,像做沙包用的布头就不在这里边,这里的布头在母亲眼里金贵着呢!每逢端午,母亲便会打开她的碎布包,找几块色彩鲜亮的布头给我们做香囊。缝好的香囊里面塞上包裹着香草的棉花球,芳香四溢。挂在脖子里,在小伙伴面前炫耀炫耀,那副傲娇的模样,羡煞旁人。除了脖子上挂着香囊外,手脖和脚脖处也被母亲做的红丝线拴着,红丝线串着小小的,心形的小香囊。戴香囊的孩子,心是香的,手脚也是香的。
包粽子,要先准备米。母亲包粽子选用的是形似小米,带粘性的黄米。那种粘性的黄米也叫黍米,而我们所说的小米学名叫稷。包粽子的黄米是头一年的秋季收获的农作物,专门存放到端午节包粽子用。
老家的粽子除了米不同外,粽叶也不同寻常。我们包粽子用的叶子不是常见的笋叶和苇叶,更不是芳香四溢的荷叶,而是我们那片山里特有的槲叶。槲叶长在树上,长成的叶子比手掌大的多,端午前后的槲叶背面的绒毛还很嫩乎,最适合包粽子,等过了端午后面的绒毛就会变老,变硬,那时候就不适合包粽子。
每年端午节前,父亲便上山去采摘槲叶,捆成大小捆,扛到家里。也有用往年陈旧晒干的槲叶,无论晒干的陈叶还是新鲜的绿叶,弄回家都要水煮后再用,柔软又有浓郁香气。
粽香悠悠入梦来粽叶准备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东风就是绑粽子的绳儿。老家的这种绳儿,也是纯天然无添加的马莲草。马莲草长得和宽叶韭菜差不多,比宽叶韭菜厚且有韧性。小孩子能做的是把煮过的马莲草劈开,然后再接起来,接的足够长,用来包扎粽子。
粽香悠悠入梦来大人包粽子,小孩子们搬个小板凳坐旁边,一会递粽叶,一会递绳儿,有时忍不住摸摸盆里不时露着头的红枣,再捞一把泡了一夜的黄米和红豆,趁着大人不注意慌里慌张学着大人的模样包了起来。
看着歪歪扭扭,露着黄米的粽子,母亲便把这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小家伙们赶的远远的。现在超市里卖的粽子有三角粽,四角粽,龙舟粽,卖相十足。老家的粽子是长方形的,扁扁的。母亲一再强调,包扎得松一点,等煮熟了才会更糯,更松软。
端午和麦收时节总是不期而遇。那个年代收麦子就像打仗一样,那是在和龙王爷抢口粮啊,家家户户忙着收割小麦,很少有人顾得上包粽子。母亲和大家一样忙着收麦,也会忙里偷闲给我们包粽子吃,我们的粽子里总夹杂着一丝丝的麦香味。
包好的粽子排在篦子上,排在盆里,排在框里,满院子都是。父亲早已劈好柴,等着粽子上锅。母亲把不用的粽叶垫在锅底,再把粽子一个个排到锅里,粽子上压着一个铝篦子,篦子上再压块石头,添水没过粽子,盖上锅盖,开烧!
粽香悠悠入梦来劈柴在灶糖里噼噼啪啪响着,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叫着,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大火转小火,再一个小时,停火。
孩子们眼巴巴看着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粽子锅,不断抱怨,怎么还不熟啊,到底啥时候才能吃啊,久了便困了,睡了。
朦胧中揉着惺忪睡眼,孩子们的喷嚏一个接着一个,是被母亲抹到鼻子的雄黄呛醒的。迷瞪过来,洗把脸,端着自己的碗围着锅台等父亲发粽子。小心翼翼剥开粽叶,甜甜的红枣,粘粘的黄米,面面的红豆,香甜可口。
粽香悠悠入梦来看着随风悠荡的艾叶,闻着香气四溢的粽叶,吃着香甜可口的粽子,默默祝福我的双亲永远安康!
又逢端午,粽香悠悠入梦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