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知的坍塌

作者: 梓蜜 | 来源:发表于2017-12-28 17:56 被阅读23次

    黄庭坚曾说过:"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

    通俗的话讲自己如今已是,不忍直视,俗不可耐了。所以,还是幡然醒悟,回头是岸(大笑)。题外话

    社会认知的坍塌

    由于社会发展的迅速,而带来的优势和弊端,也络绎不绝地有人出来发声,可事态并不会因此反转,所以这些声音就是我们用来警醒自己的。

    被外界价值观裹挟之后对自身需求的忘却。这是社会普遍的通病,不论是对于物质的追求,还是思想意识上,都往往失去了初心。

    二十几岁的时候,是一个自我完善和搭建的过程,是查漏补缺的过程,这一面墙纵使朴素,只要稳固,就有未来。

    不过有的人,在墙还有很大的窟窿的时候,就急忙去粉饰,如果有一天墙忽然倒塌,他们是没有挽回的能力。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但是这不代表也是一个肤浅的时代。一个有美丽包装的人,就如同一张精致的书皮,除了摆放一无是处。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份美会被磨损,被替换。

    而内在的东西就含义甚广了,比如学识,涵养,审美情趣,处事能力,等等。因为这些东西的存在,这本书才更厚实,更具价值。

    而如大家趋之若鹜的确实将低俗进行到底。玩了几个月的快手,觉得这真是一个"优秀"平台,将傻子聚集到一起,互相模仿,你追我赶,互相超越。

    看了这么久,发现在一个圈子里,吃的东西差不多,说的台词也一样,想要获得更多的关注和人气,脱颖而出。为什么不把味蕾的感受表达的更加细腻,浓烈,让人垂涎欲滴。台词无非就是双击666,给个双击再走,男神女神给个双击。

    其实也让人反思到了现代人的语言系统的退化。用词愈加单一,而且被网路化。比如看到一件事情,先发出一个"low"的评价,而没有思考过是否可以替换成更准确的词,到底是意味着粗制滥造?格调低?艳俗?土气?差劲?还是其他?

    并不是要求语言要那么华丽,不是每个人都有文学家那样的视角和笔触。但是不能让思维停止,形成语言上的惯性,不加思考,脱口而出。是觉得"low"这一个英文,就凝聚了中华几千年文化的精髓了吗?

    语言的贫乏可能会导致思想的贫乏,和生活的贫乏。会表达也是一门技能,如果用更为精确的词汇去聚集自己的感受力,不随波逐流,当表达出的言语和内心偏差越小,就越深刻,并且越动人。

    其实人人都可以尝试着去阅读,做文字的积累,去用心地观察人或事物,尽可能地细化自己的感受,用更为精确的词汇,不求高级,至少走心。

    社会认知的坍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社会认知的坍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vbv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