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026379/a397779535647624.jpg)
有朋友说,男人更珍惜他生命中遇到的第二个女人,当时觉得这是什么逻辑?有那么邪乎吗?表示怀疑,当即反驳说,一见钟情、一次成功的感情也不少啊!难道就没有直达的幸福吗?朋友说,那不过是少数幸运之人的专属,通常情况下爱要拐几个弯才来,就像歌里唱的一样,第二个女人才会收获完美的爱,像电视剧里演的一样。通过长期对身边人的观察,的确有这样的现象。
是第二个女人真的比第一个更适合他吗?不一定。更漂亮吗?也不尽然。但从外在表现形式上看第二个女人就是拥有更多的福气。
为什么呢,我觉得有两个答案:
一个答案是他的的确确寻到了人生的真爱,第一个女人确实不如第二个女人适合他,有对比才有偏爱,他真心实意地愿意付出,愿意对她好。
另一个答案是一些男性朋友在经历过第一次爱情的失败后,非常沮丧,不是说他对她没有真爱,说不定还爱的死心塌地,因为有真爱,恨不得挣一个城堡给她,那为什么还会失去呢?彼此不懂得如何去爱,如何去珍惜生命中这个非常重要的人,结果以种种原因导致分手。教训使人反思,所以在投入第二次爱情的时候,他就怕了,怕再次受伤,怕再次失去,于是更加珍视,珍惜。对自己的脾气或缺点有些收敛或改正,这无疑是成长的表现。凡事开始讲究方式方法,包括如何笼络住女人的❤,如何改变对待女人的态度。于是就有了男人更珍惜生命中第二个女人的外部显像和说法。
相比之下,第一次的爱情比较随缘,随心,随意,自然,但也脆弱和无助。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此时的爱情纯得让彼此心醉,有超凡脱俗的感觉,也助长了一些霸气,霸气地以为他她就是自己的,怎么使性子都是对的。理所当然地以为,他她必须对自己好,必须无条件地妥协某些思想或事情。认为不妥协就不是真爱。这是对真爱的扭曲。受伤就成了很自然的事。难怪人们要把初恋当成成长的必修课,其中就暗含了吸取教训的成分。
第二次的爱情里彼此都不会简单地以一见倾心来定义爱情了。或许,不反感或略有好感,但各方面权衡利弊后适合自己的那个人才是最好的。多了几分刻意,刻意地营造越来越好的氛围,小心翼翼地去呵护,呵护那个所谓爱情的花瓶,有意让身边的人知道有人疼有人爱是幸福的,传达的是请千万不要再走开的意念。暗含的却是折中接纳的观点,照顾的是对方在意的事,接纳的是对方的不完美,久而久之很自然地把主动权选择权留给了对方,因此,才有了第二次爱情所产生的琴瑟和谐之美。
第一次爱情以爱为统领,霸气。第二次爱情以适合和折中为前提,中庸。因为他和她都想有个伴有个家,恰巧在合适的时间彼此相遇算是遇到了生命中那个比较对的人。当双方都做出牺牲和让步时,局面自然就和谐了。
于是,懂得生活的人习惯于秀爱,给外界传达幸福的感官。初看有些虚,有些显摆,有些做作,也遭到周围人的非议,但久而久之却会收到越来越好的效果。
当关心、照顾、恩爱变成一种生活的习惯和常态,她会觉得山盟海誓其实抵不过一次次暖心的小行动、小关心。因为,秀爱其实秀的都是具体的关心、爱和陪伴,人都是感情动物,言语上的关心和问候,胜似春日里的暖阳,会收到暖心的效果。日常生活里的关心,让心与心贴的更近。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幸福就成了生活的总基调。
有一个故事讲国王送给他的爱妃一座城堡,爱妃不为所动,国王送给爱妃一个发卡她却满心欢喜,想拥有幸福的女人大抵都是这样,贪恋的是具体的爱,持续的温情。城堡固然价值连城,但一座空城自然抵不过身边那个实实在在对她好的人。
在《前任3》中,孟云和林佳分手后,孟云在对待第二个女友时,选择的是陪伴式的具体的爱,他在戏中也有独白,他说要是我像对待眼前的这个女人一样对待林佳,那我们的关系不至于走到今天。具体的爱才会长久。
爱她,不一定要给她最好的,但一定要给她具体的,具体到无微不至,从小处见真诚,让恩爱占据上风。生活因具体而充实,爱情因具体而有味道,把每一个小行动小关怀小感动串联成爱情的项链,环环相扣,就能牢牢扣住锁定住属于你们的圆满。
爱她,就给她具体的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