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州的麻油茶馓驰名中外,历史悠久。据说晚清时进入皇宫,为慈禧所品尝。
第一次吃到麻油茶馓不记得什么时候,最早应该是在十几岁的时候,那时候物质相对缺乏,能吃到麻油茶馓实属不易,应该是楚州的张叔带过来的。
随着时间流逝,麻油茶馓已经名不副实,据说没有哪家是用麻油炸的,一点不假,口感怎么也没有商家说的那么好!
早就听说楚州还有一家食品厂还在延用传统的做法做,下午约上朋友一起去那家转转。



真是老厂了,名义上是厂,其实就是一个小作坊,七个工人在忙碌着,清一色女性。一口很大的锅旁站着五个人,四个人负责成型,一个人负责翻动。有条不紊,动作娴熟且速度很快。想拍她们们的操作,总是抢不到最佳镜头,只好作罢,随意拍了几张。

朋友说,她们家的茶馓用油只用一天,第二天换新油,这点我不是很相信,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今天还有这样的人吗?不过她们家茶馓味道确实比一般人家的口感要好得多。

老板娘的母亲热情,让我先尝一尝!名不虚传,香酥松脆,入口即化。色泽嫩黄,但是没有细如金线,金线都这么粗,还能称做线嘛?嘿嘿,我有点吹毛求疵。不过有这样的茶馓也实属不错了,这是真心话!至于有多少营养,对于现代人来讲已经不能算有营养的健康食品了,毕竟从油锅里过的呀!
曾几时,馓子是坐月子才能吃到的有营养的食物。记得大表姐生孩子的时候,我和小表姐两个人胳膊里挎着舅妈准备好的一篮子粗粗的馓子送过去。一路上,我们两个好想吃,但是不能吃。哈哈,如果那个时候能知道今天是这样的生活,还会那么馋吗?
生活给了我们这一代人太多的回忆,好在我们生活在好年代,没缺过吃喝,最多物质贫乏,但是毕竟没有饿过肚子,真的很幸福!
茶馓这样的“美味”估计未来会消失,有几个人愿意选择这样的手工操作方法工作?不得而知。
“淮安茶馓,细如金线,宫廷宴品,馈赠佳品”,以印在包装盒上的赞美之词结束今天的日更。
不过,好久没吃到正宗茶馓的淮安人,确实可以去她家买点尝尝,满足一下味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