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绩效
- 范围
- 进度
- 成本
- 质量
- 范围管理目的:做且只做所需的全部工作,以成功完成项目,管理项目范围主要在于定义和控制哪些工作包括在项目内,哪些不应包括在项目内
- 发展趋势与新兴实践
- 详见PMI《需求管理实践指南》
- PM应不断提高自己技能,将工作内容向前端延展到商业分析
-- 确定问题并识别商业需要
-- 识别并推荐能够满足这些需要的可行解决方案
-- 收集、记录并管理干系人需求,以满足商业和项目目标
-- 推动项目集或项目的产品、服务或最终成果的应用
一、规划范围管理
- 过程定义:创建范围管理计划,书面描述将如何定义、确认和控制项目管理范围的过程
- 过程作用:在整个项目中对如何管理范围提供指南和方向
- 输出
3.1 范围管理计划
3.2 需求管理计划
二、收集需求
- 过程定义:为实现项目目标而确定、记录并管理干系人的需要和需求的过程
- 过程作用:为定义产品范围和项目范围奠定基础
- 工具&技术
- 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 标杆对照:将实际或计划的产品、过程和实践,与其他可比组织的实践进行比较,以便识别最佳实践,形成改进意见,并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 标杆对象:执行组织内部或外部项目/同一应用领域的项目/不同应用领域的项目 - 决策
- 亲和图/思维导图
- 观察/交谈
- 输出
- 需求文件
-- 解决方案需求
-- 功能需求:产品应该具备的功能
-- 非功能需求:产品正常运行所需的环境条件或质量要求
-- 过度和就绪需求:从当前状态到将来状态所需的临时能力,如培训需求
-- 项目需求:项目需要满足的行动,过程,如里程碑日期、合同责任、制约因素
-- 质量要求:用于确认可交付成果的成功完成或其他项目需求的实现的任何条件或标准,如测试、认证、确认等 - 需求跟踪矩阵
三、定义范围
- 过程定义:制定项目和产品详细描述的过
- 过程作用:明确所收集的需求哪些将包含在项目范围内,哪些将排除在项目范围外,从而明确项目、服务或成果的边界
- 输出
- 项目范围说明书
- 产品范围描述
-- 可交付成果
-- 验收标准
-- 项目除外责任
- 产品范围描述
四、创建WBS
- 过程定义:把项目可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分解成较小的,更易于管理的组成部分的过程
- 过程作用:对所要交付的内容提供框架
- WBS的最底层的组件成为工作包
- WBS
- 创建方法:自上而下
- 结构形式:以生命周期各阶段作为分解第二层/以主要可交付成果作为分解第二层
见图片!!!
- 工作包
- 工作包是WBS最底层的组件,可对其进行成本和持续时间进行估算和整理
- 工作包详细程度因项目规模和复杂度而异
- 从逻辑的角度上讲不能再分下去,有一个可交付的结果和有标志性的结束
- 能够可靠的估算和管理工作成本和持续时间
- 100%原则:WBS包括项目管理范围所定义的全部产品和项目工作以及项目管理工作,确保没有遗漏工作也没有多余工作(金字塔MECE原则:相互排斥,完全穷尽)
- 工具&技术
- 分解:分解是把项目范围和可交付成果逐步划分为更小、更便于管理的组成部分的技术,为WBS组件制定和分配标识编码
- 输出
- 范围基准
-- 范围说明书
-- WBS
-- WBS词典 - 项目文件更新
五、控制范围
- 过程定义:监督项目和产品的范围状态,管理范围基准变更的过程
- 过程作用:在整个项目期间保持对范围基准的维护
- 未经控制的产品或项目范围的扩大(未对时间、成本和资源做相应调整)被称为范围蔓延,范围蔓延是项目镀金的一种形式,PMI主义反对镀金。
六、确认范围
- 过程定义: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的过程
- 过程作用:使验收过程具有客观性,同时通过每个可交付成果,提高最终产品、服务或成果获得验收的可能性
- 确认范围与前后过程的关系
- 控制质量关注可交付成果的正确性以及是否满足质量要求(内部检验)
- 确认范围关注可交付成果的验收(外部验收)
- 输出
- 验收的可交付成果
- 工作绩效信息
- 变更请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