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之行/五一小记

作者: hello布瓜 | 来源:发表于2019-05-05 19:21 被阅读0次
灵隐寺之行/五一小记

第一天关键词是“等”,第二天“诚”,第三天“”。

出行小白,提前五天才点开12306,结果开往目的地的车次全部售空,查票界面清一色的灰,第一次觉得灰色也不那么好看了。

出发前一天晚上小粥同学严肃地问我:“明天几点出发,我定四点的闹钟?”

“你不会真让我凌晨走吧?!”

“你不是说堵,要凌晨走的嘛?”

“哎呀,也不用那么早,保证五六点出发吧……”

过了一会儿,“我定了五点十分的闹钟。”

随口一提的“凌晨”其实带了玩笑的成分,现在的我会开点玩笑了哈哈。不过我很乐意解释这个“玩笑”。

收拾收拾,快凌晨一点,我把手机调到了四点五十。

灵隐寺之行/五一小记

其实我俩运气不错的,高速上只有进出城堵一些,三个小时就下了。漫漫长途免不了放歌听听解解乏,小粥同学估计想得是“给你放英文的提神”,于是两百三十公里我一个汉字没听到。其实呢,abc也是一个调子嘛,嗯……我听起来差不多,差不多就困了。所以,歌听得困,不是听民谣慢节奏的问题,或许是选的民谣都是慢节奏的问题?这样的话,abc听得也困真不全怪我了,谁叫它也是一个调子,而且还不用我分辨“歌词”,一点脑子都不动了哈哈。

一进山就是七拐八拐考验车技的时候了,幸好第一年该蹭的都蹭完了,福祸相依说的没错,实践出来的经验教训,很生动很扎实。

灵隐寺之行/五一小记

这次出行的目的只是散心,没有提前计划太多,具体的“小的目的地”完全不设限,环境尽量好一点,心情好一点。找上这家民宿算是捡漏了,灵隐一公里左右的显示只剩这一家这一间,从来不信好运气砸自己头上的我反复确认了三四遍才相信是真的。只一辆车宽的小道开了四百米,一路神经紧绷,停稳车一抬头,树后面“弥鹿”两个字直直地跳进视线,若隐若现,心里突然明朗起来。第一次匆匆来杭,朋友们辗转要打卡的不就是这家网红店吗?而这次与之是“不期而遇”。

早到一小时,民宿的大姐建议我俩出去转转先吃饭。确实挺饿的,所以我俩乖乖去找吃饭的地儿不完全是因为房间还没收拾出来。但是如果可以选择,宁愿饿一会儿先醒醒脑,不能靠abc要靠自己哈哈。

对“不期而遇”的尊重无疑是“择日不如撞日”。第一次打卡的时候,有一道秋葵牛肉味道很好,当时想的是若有机会再来,一定要点这道。如愿以偿。并且发现“柠檬鸡爪”很爽口,还无骨,可能要喜欢上鸡爪了。

灵隐寺之行/五一小记

为什么说第一天关键词是“等”?因为午饭后的活动就是“午休”、“等公交”、“等公交开到站”、“等外婆家”,等的间隙随性找点事做,这一点一点的“事”就成了活动的小亮点了。我俩都太高估了自己外出的守时性,说好的一点半出门呢?后来在公交上,看车里窗外人山人海,感受7路坚持不懈地“挪”到一站一站一站,闲聊中提及中午休了原计划(第一个经过讨论的计划)的两倍时间。原来小粥同学按掉闹铃后,想的是:“我要起了,要起了,不能再睡了,不然朱凯丽要说了……”next继续不省人事。而我手速出奇快,响了半声就消停了:“一点半了,怎么还没动静,我怎么不太想起,不起会不会不好,哎呀小粥同学一起我就立刻起,不拖后腿就好了吧。”next一直半梦半醒,梦里挣扎着起了,要出门了,自欺欺人。

灵隐寺之行/五一小记 灵隐寺之行/五一小记

关于杭州的公交,遇到一个“分类排队”的现象,分“坐队”和“站队”,很有趣,不知道是不是景区才有的“规则”。如果是建立在费用一致,仅细化个人需求,个人自愿原则的基础上,这个举措真的很人性化了。一直让我们困惑的是,路边标志牌,公交车身,商铺门口等,“打黑扫黑”的红底白字标语出现频率很高(频率很高了,我俩所到有限~),有黑才要扫黑,杭州?扫黑?宣传力度这么大?是有什么事情?一直无解。

灵隐寺之行/五一小记

本来等公交目的地是南宋御街,王澍主修的那条街。按照路线我俩在七八站之后要转站再坐两三站才到。结果当7路挪到西湖边上,我俩听乘客谈话加上判断确认那远处一座人头攒动的“白石桥”就是“断桥”之后,一拍即合,提前下车透透气,去最近的外婆家。默契的再也没有提过“南宋御街”四个字。

灵隐寺之行/五一小记

曾经的“断桥”今日的“没桥”,一个是残雪覆盖桥身看起来是“断”桥,一个是人山人海挤得满满当当看不到桥面,要不是车上能看见桥侧的洞,“没”桥。后来刷到微博上一张航拍图,只好惊呼“真的是断桥”。还有网友戏称“许仙要找不到白娘子了!”

灵隐寺之行/五一小记

因“弥鹿”开了个“不期而遇”的头,后面的“不期而遇”来得总是那么及时,没有计划胜似计划。比如,虽然一直都是“等”字当先,但是逢吃总不缺席,且不踩雷。尤其是饿的时候,中意的店就会在眼前,在转角,在不远处的广告牌上。这家榴莲芝士饼就是在“外婆家等前面91桌”的时候学士街溜达看到的。不知道是不是才两个人,所以即使等到号了,依然要等更久时间的菜,这个不是爱因斯坦相对论,是眼睁睁看着旁边一桌后来很久的六人桌上了小半桌菜才猜的结论。可能等得太久,导致我对这家店都有一点点偏见,我认为第二天小粥同学的杭州好友的“弄堂里”口味更胜一筹(查过了,无锡木有连锁),而小粥同学一如既往爱着外婆家。

But两天下来,我还是最中意那家走两步路就到的“知竹面馆”。后来两天上午的重点都在那家小面馆。知道我好面的朋友不要误会,我全程没有一句话提过要吃面条,包括第一天去碧桂园门口的同心记(太早了,去的时候还没生火开灶,嗯,又是“等”,奠定了这一整天的基调)。

灵隐寺之行/五一小记

小粥同学可好,老早给我打预防针,大概意思是即使去杭州,但是有两个早上她都有课要上,都是两小时起步,十点钟,在国内是有一丢丢尴尬的时间点(那边就是晚上十点钟,真的是很辛苦)。跟我提的时候,我也就表示知道了,而已。是她,我觉得这个做法完全正常,我没问过,但是我肯定她一定觉得我这个反应也完全正常。想想,要是你不是那个在拼起来才有两个整天的行程里还要花两个半天听课的你,或许我们就不会成为朋友。

去年说走就走的北上,跟同桌琪见了一面吃了个包子,她顺路给我指了下我可能愿意打发时间的“潘家园古玩市场”,然后就去某“鸭梨山”大加班了,一整天。那天白天我把附近几条地铁线光顾了个遍,挂着不专业的相机逗留在传说中银杏大道一两个小时,拍了一堆不着调的照片。

对了,这次杭州行,小粥同学很周到地给我早几天约了她的老室友,计划安排我俩上午出去溜达,还很周到地提醒对方,如果我要去哪个地方,直接坐反方向就不会迷路。

灵隐寺之行/五一小记 灵隐寺之行/五一小记

哈哈开玩笑的,其实要是真的跟你好友出去溜达,我根本不担心没有话题尴尬什么的。我太清楚你交的朋友会是什么样的了。中了吧,说好的要找个折中的地方一起吃饭,结果人家偏偏挑了离民宿1.7公里的地方,早早到了。景区线路布置怪怪的,吃完回去还要步行1公里才能坐上车……哈哈你也是吧,所以到锡之后,我出去一下,回来就看见你跟我朋友聊的可熟了,我都不知道是啥话题,你俩聊吧,我默默吃饭。这位只听说想看复联,就默默买好了票,为了不扫兴闭口不提自己是二刷复联的人,还谎称首映自己困的没好好看。

灵隐寺之行/五一小记

计划总是自然得不成行。这两个半天,等我精神充沛地醒来,收拾收拾也就只够我在外面街上散散步,听听歌,拍拍照,掐好点折回“知竹”等午饭的时间了。两边零零散散分布的小店,屋顶上张扬地开着低调的“鹌鹑花”,残留着春天的味道,透着一股子生命力。售卖龙井的小店门口都有炒茶的锅,茶香淡淡的,很好闻。传说乾隆下江南学采茶女采摘,因急事匆匆返京,刚采的茶叶就放在了袖子里,后来拿出来的茶叶被压成扁平状,也就是现在西湖龙井特地制作成的形状。PS:那个吃冰激凌的大爷,我真不知道你眼睁睁看着我在偷拍你,看到照片有点尴尬。

灵隐寺之行/五一小记 灵隐寺之行/五一小记 灵隐寺之行/五一小记 灵隐寺之行/五一小记 灵隐寺之行/五一小记

第二天外带的午饭,有点乱,走到哪里买到哪里。南宋胡记的点心、与点的卡布奇诺、街口的玉米、“知竹”的艾饺、煎饺、以及讨论了一会儿才确定好的“zhizhu拌面”。汤面到拌面再到拌面的种类,大姐带了点口音,我到最后也没弄清楚什么叫“zhizhu”,什么口味?只记得大姐估计我整不明了,很自信地说:“从来没有人说过我们家的面不好吃。”中途大姐给我瞧了一眼面条,是绿色的菠菜手工面。不过看得出来这个面馆的大姐很执着,对做饭很尊重很用心。明明知道我要打包,还要用一只精致的白色瓷碗盛好面,又一想也可能是以为我会想要拍照吧,还说,“你先拍张照吧!”我懵懵地拿出手机咔嚓一下。然后大姐满意的再把面条装进打包盒。

灵隐寺之行/五一小记 灵隐寺之行/五一小记 灵隐寺之行/五一小记

觉得她认真,是因位紧接着第二天我又去打包,去得有点早,在外面吃完了才进去拿,就看见一只精致的莲花造型的白瓷碗搁在那儿,这次是笋干菜拌面。这次并没提醒我拍照,更说明这是习惯使然。我特地去翻了一遍餐牌,才明了zhizhu是知竹……“知竹喜面,一时欢茶”的“知竹”。小粥同学第二天直接跟我说要吃面,怕我再打包一堆中西合璧的吃的回去,无从选择?哈哈,我也怕我这样,我自己在知竹等艾饺、煎饺的时候,默默的喝掉了咖啡,怪怪的。你下次自己去吃吧,那大姐说的叫你自己去吃更好吃。(大姐暗示我速度慢带回去影响面的口感呗,她不会知道我是跑回去的,华丽丽跑过了一个路口~)

灵隐寺之行/五一小记

人杰地灵,相由心生。或许心理作用,但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灵隐下的人,面相慈祥大气的出现频率高。一个是在知竹等饺子面条的时候,进来一个年轻的僧人,旁边一个年龄相仿的男子。然后大姐就大声叫了一声,没听清,但是几秒钟之后里面窄窄的木梯上就探出来一个中年阿姨模样的人来打招呼。还说自己正在刻竹签。望过去,反正就觉得很慈祥,搞不懂。另一个是小粥同学说出来的。是灵隐寺一位义工讲解人员,托福,了解了不少佛家典故。华严殿出来,下阶梯的时候,小粥问:“你有没有觉得那个讲解的姐姐面相就很慈祥?”其实,我还想补充的,前一天买葱包桧的时候,旁边你看到的一个劲儿给你推荐烧香最佳地,给你推荐早饭配藕粉的那个胖阿姨,也很面善,真的,其他都不考虑。

灵隐寺之行/五一小记

第二天下午去灵隐寺。就没有拍什么照片了。多亏了上面提到的讲解团的姐姐,我俩简直是忠实的粉丝。从天王殿一直追随到最顶上的华严殿。中间还跟丢了一会儿,跟福尔摩斯似的,“她周围也有游客,肯定走不快”,“这个殿人太多了,可能在外面讲了”……

“不期而遇”的讲解,一路上,听故事,受益匪浅。东南西北天王,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东方持国天王怀抱无弦碧玉琵琶,世人的弦不能崩得太紧也不能太松,应松弛有度,以琵琶之义谐“调”。南方增长天王手持青锋宝剑,斩断三千烦恼丝,增长世人慧根,以“锋”谐“风”。北方多闻天王,右手持混元珍珠伞,遮挡保护世人不受一切污染,左手持银鼠,可口吐金银财宝,古时农耕收成看天还要防鼠,以“伞”谐“雨”。西方广目天王的讲解没赶上,查了一下,广目天王身上缠着一条龙,龙代表变化,变化无常,只有看清楚,才能应对,职风。故风调雨顺。

还有布袋和尚、济癫和尚、孝顺的地藏王、智慧的文殊菩萨、“随喜赞叹,普接回向”的普贤菩萨、大日如来、释迦摩尼佛(七佛如来)、腊八粥的典故、“疯僧扫秦”的典故、“独占鳌头”的典故……有点多,不一一列举了。美好的品质,常常败在知行合一上,没见过,就说没有,是不对的。

灵隐寺之行/五一小记 灵隐寺之行/五一小记

一路向上走还路过一块刻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石碑。游客们都在摸一些字。这位讲解的姐姐特地让大家注意看看摸的最多的字是哪些。“心”字的金色已经摸没了,还是没有看清楚“心”啊!还有通俗寓意好的“多”、“蜜”、“利”等等颜色都浅了不少。讲解的姐姐无奈的笑笑:“有执念。”下山的时候,我们看见一位母亲抱着小孩,让小孩摸哪个字,那个字上面正好是一个“死”字,小孩手臂伸得太出冲了一下,正好又摸到了一半“死”字,这位母亲下意识地突然把小孩身体往下一下,同时应该还斥责了小孩,没听清了。笑一笑继续下山。

因为偶然知道了进殿参拜要顺时针寓意“顺势而为”,小粥同学跟我立刻“知行合一”,后来进殿乃至下山都是特地绕到殿左边下去,为此也“舍近求远”了不少次,总是走走就忘记一会儿再反应过来退回去。

说不上信或不信,但这次跟着小粥同学多少学习了一些,很虔诚,心无杂念。小粥同学拜完之后也感慨:“拜完还是要靠自己努力了!”对呀,唯有自渡。

留在我屋子里的礼物我回来看见了,太过分了啊,第一天到杭州特地告诉我留了东西,直言想看我天天惦记着又不能知道的表情。不过,不好意思啊没有如愿,因为我只有你讲的那一分钟和回无锡之前才想到这事。在灵隐当然是关注当下了。你这么直白,我也坦诚,我也准备了个小礼物,但是临行前我给否了,哈哈就没带。但是我真的有带别的去杭州,猜吧,看谁伤脑筋?(复制到这里,其实我刚拆开,昨天太晚,状态不佳所以没拆开,所以,看见了我懂)

就写到这吧,愿家人朋友们岁月无虞,来日可期!

灵隐寺之行/五一小记 灵隐寺之行/五一小记

其实这篇是从微信笔记复制过来的,原稿凌晨时写完,有点晚到后面可能语句有点混乱,白天偶然知道朋友圈显示异常,所以有了这第二版。

灵隐寺之行/五一小记

2019.05.05

相关文章

  • 灵隐寺之行/五一小记

    第一天关键词是“等”,第二天“诚”,第三天“”。 出行小白,提前五天才点开12306,结果开往目的地的车次全部售空...

  • 杭州灵隐寺之行

    今天朋友几个早早一起开车去灵隐寺,这是我第一次去灵隐寺。来到寺庙要拜佛,我就问自己,向佛祖求些什么那,求财?求姻缘...

  • 她城有他2

    2019.3.5 又是一年灵隐寺,大雨! 两人撑着雨伞,信步走来…… 每年的灵隐寺之行,是必备的项目,且不说...

  • 杭州之行——灵隐寺(结束行程)

    1、这是在钱塘江边拍的六和塔。吃午饭的地方就在之江路上,旁边就是六和塔公园,是我去之江大学时没来得及参观的地方,都...

  • 2018杭州之行之灵隐寺

    请点击-灵隐寺 个人简介:中职非主流无根教师 阅读范围:教育、历史、政治、哲学、经济等。 个人爱好:围棋、羽毛...

  • 五一之行

    哇,上半年就是好,假期多啊,清明才刚过,又到五一啦。因为疫情,去年我们全家都没出去旅行。今年五一,我们又全家总...

  • 每日赞(18)

    6.20 周四 打卡第二十三天 雨中游杭城第三天 1.同行的小米支持我去灵隐寺,所以有了赞叹满满的灵隐寺之行。 2...

  • 房车基地之行

    五一小假期,海坨山房车营地之行。

  • 似水流年——商业与艺术

    19年前的第一个五一长假,我和老庆兴奋地报名参团旅游,线路是杭州灵隐寺瑶琳仙境。 我还记得面对灵隐寺大门广场...

  • 五一南阳之行

    期盼已久的五一假期到了,在这个气温适宜的时节,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大地的绿色给人清新,沁人心脾!对于我这个爱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灵隐寺之行/五一小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vxk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