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奖励计划
在此剧透一下几种常见的“奖励方式”,隐藏“惊喜大奖”的内容
——要是都告诉你了,还能叫“惊喜”么?
(一)日常“城市体验扩展”奖励
这个很简单、很“日常”,就是教练会突然决定,招待完成进度的学员、小团队,去“吃吃喝喝”一下;当然,不会是寻常的“胡吃海塞”,而是“丰富差异性、独特体验”,每次“招待”,都是一种案例级别的“体验调研”哦!
(二)做客大咖工作室
这就是跟我的学生们都知道的“堵被窝行动”——也是社会上最难得的一种跨阶层体验——就是会带学生去到媒体上那些“大神级”艺术家、设计师、思想家、投资家、企业家的工作室里(或者是家里),直接走访交流、喝茶聊天。
让你们看看“日常被仰视”的大神们,真实生活中的样貌,扩展高阶层社会人脉网络。
(三)大红包现金奖励
这个最酷,是吧?不过,这个有点儿“不合法”,哈哈哈
真实的社会逻辑很简单:当“老家伙们”看到优秀的青年人,并且,在学生们做出了预期的作品,自然会乐于奖励不同金额的红包,很正常。这既是一种激励逻辑,背后也隐含了一种犒赏和拉近关系的心理逻辑。
不过,严格按照一些现行法规来说,现金奖励的金额貌似是有上限的(记得《广告法》里就规定了举办赛事,现金类奖励最高5000元)。但我们不想严格执行这些陈腐的规定
——看心情呗,愿意给多少就给多少,不承诺、不强求,当然,也不用限制。
(四)免费招待游学体验
这类奖励,就是由相关企业赞助,招待特定项目的“游学、研学”活动,提供住宿、出行交通工具、甚至餐饮的招待费用,让我们可以不担心预算的情况下,去一线城市“玩耍”一趟。
奖励逻辑,也很简单:游学、或相关调研的成果,会优先(甚至独家)与提供赞助招待的企业共享。相信,学生们的实训成果越显著,未来持续提供这类奖励的企业会源源不断的涌现哒!
(五)装备材料大礼包
这个和现金奖励差不多,就是由企业代表赠送与行动项目相关的技术装备,包括材料等等。例如艺术策展项目,需要的材料那都是“无法估量”的啊!工具也是一样,从数码小装备,到3D打印机,缺了哪样装备,行动力都会受限!所以我们就笼络了一批“装备富裕”的赞助商,可以适时提供奖励,给到项目团队,你说赞不赞?!
(六)推荐信
这是一种非物质的,但更加重要的“大奖”。嗯,就是《推荐信》,流行于欧美发达国家,但中国当代已经消失的,一种“社会信誉担保”机制。我们会为表现绩优的学生写下真实且意义深远的评价,并定向推送给高阶层社会关系网络,根据学生的发展目标,协助完成点对点的人脉对接。相对于其他物质奖励,这才是更加有价值的“大奖”。
好啦!关于奖励计划,能剧透的部分也就是上面这六种。惊喜的部分还是保密喽!总而言之,奖励计划的设定,是形成一种“正向激励”效用,而非一般商业培训课程的“促销诱惑”!
这些奖励的前提,都是“你能做出响应的作品”,且表现突出。
而评判标准,依然是“真实性”——所有奖励的提供者,都是发自内心的进行判断:真心觉得该奖励的,就奖呗!
但这绝不是一种僵化的、形式化的“承诺”——并不是说,你只要参加赛道项目就一定会获得奖励——和社会上各种真真假假的“大赛”不同哦!千万不要误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