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乌尔里希·索罗曼,著名的德国行为研究大师,他不仅跟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德意志银行这些知名企业有合作关系,还是德国总理默克尔,以及很多德国大企业领导人的行为教练,在行为研究这个领域,堪称是专家中的专家。
这本书上的定义是,身体语言是指身体表达的整体,包括身体接触、身体动作、手势、体态、面部表情、声音、语速和语调。也就是说,身体语言不单单是动作那么简单,而是包括声音表达和身体连贯性动作等等,是一个整体画面。
非语言表达主要指的就是身体语言,可能你会认为,交流本身的内容最重要,也就是说什么,但事实上说什么本身并不太重要,因为研究表明只有7%~10%的交流效果,是通过语言或者文字本身来传递的,也就是说,你跟人交流的时候,身体语言传达的信息远远超出交流内容本身。所以,学会使用身体语言,学会读懂别人的身体语言,对交流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所以,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该清楚,压力状态下的语言和身体语言,体现出的不一定是人的真实意图。我们观察一个人的身体语言,应该考虑他是否处在压力状态下,同时也应该尽量避免压力状态下的沟通。
下面就进入本书的第二部分,作者阐述了更深入一层的关于身体语言的三大模型,并试图解析它们背后的心理学和生理学背景,这些理论,主要来源于身心理疗研究和赖希疗法,并以心理学、传播学、戏剧学和医学的学术观点作为辅助支撑。这三大模型分别是,第一种:人类生理和身心的发展结构模型;第二种:身心功能模型;第三种:非语言沟通及其与人际交往之间的关系模型。
这是默克尔上台之后,经常在公众场合做的下意识手势:双手手指相对,形成倒金字塔状。这个手势是专家建议的,它的意义在于表现出内心的平衡。当默克尔出现在正式的公众场合时,她选择用这个手势来帮助自己减少压力。默克尔的例子很好地说明了,人的身体语言表达本身可能并不完美,但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来调整。
这个时期,孩子在发展独立人格的同时,会表现出恋父或恋母,比如男孩子在这个时期,一方面会因为父亲的多种积极特质而仰慕父亲,另一方面因为父亲的强大所造成的不平衡感而厌恶父亲。当然这种情绪同时还伴随着内疚和害怕,孩子的“良知”在这个时期建立。
“感受、感知和行为活动总是相互影响,人受到这个模式的操控。”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是我们想看到的和能看到的,也就是我们感受到自己看到的。
想要像普京那样用坚韧有力的目光拉拢人心,那么在倾听他人说话的时候,你应该全神贯注,微微将头倾向一侧,时时点头作出回应。这些行为都在向对方传递这样的信息:我在你身边,我理解你,你可以信任我。
体会:
身体语言可以塑造,学习就可以了,还有练习
观察别人,调整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