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引导
赵磊:引导工作坊前的6P准备

赵磊:引导工作坊前的6P准备

作者: 团队引导者赵磊 | 来源:发表于2020-11-24 22:32 被阅读0次

不管是一个三天的大型会议,还是一个两小时的工作坊,引导师都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在会议准备阶段,可以从以下6个维度进行思考,简称6P。即会议目的、产出、未来计划、参会者、可能的问题、会议流程。

P1目的(Purpose of the meeting)

我们为什么要召开这个会议?

我们希望解决什么问题?

问题的表现是什么?

我们希望参与者呈现什么状态?

P2产出(produce)

会议的目标是什么?

期待产出什么样的可视化成果?

希望在哪些方面达成共识?

希望大家获得哪些过去不了解的信息?

P3未来计划(Future plans)

这个会议的成果会如何应用?

准备什么时间开始推进这个成果?

希望参与者在未来计划推进中呈现什么状态?

P4参会者(participant)

哪些伙伴会在未来计划中扮演重要角色?

参会者对于这个议题的观点如何?

他们是利益相关者吗?有哪些方面的利益相关?

他们代表了谁的意见?会否有意见上的冲突?

参会者过往参加这种研讨活动的状态如何?

P5可能的问题(Possible risks)

为了产出最终的成果,需要涵盖哪些话题,这些话题的研讨顺序是什么样的?

可能会在现场出现哪些影响话题讨论的难题?

这些难题与议题的关系是什么?

参与者的风格和关注点,可能会导致在现场出现哪些与议题无关的内容?

P6 会议流程(Meeting process)

从产出最终成果和涵盖话题来看,至少有哪些关键环节?

这些关键环节的阶段性成果与最终成果的关系是什么?

如果希望参与者尽快进入状态,需要如何开场?

最终的决策或共识模式是如何规划的?

我的经验告诉我,很多会议的发起者,往往会很着急的找你要会议流程。即便你还没开始调研,也没有就具体需求进行沟通。他们非常想知道大概的流程是什么,以便于做出你能否胜任的判断。当然,这其中也不排除他们需要你的方案,安抚自己焦虑的情绪。

这种情况下,做为服务提供者,你需要坚定一些,一定要坚持把前五个P都搞清楚之后,再提交会议流程方案。这不仅可以证明你的专业性,更重要的是能够真正帮助客户厘清需求,从而保证会议的成功。(全文完)

注:部分内容参考《引导的秘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赵磊:引导工作坊前的6P准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ow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