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志中、周治琼老师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第四章听后
听了文中“乖孩子”的故事,第一感觉就是:如果你的孩子过于乖巧,那么你一定要当心了。
乖巧的孩子一身痛,痛点在哪呢?所有的情绪和需求都被压抑,所有的行为都小心翼翼,所有的想法都被否定……
为什么会这样?害怕,恐惧。害怕被父母指责、打骂、抛弃,害怕被同学嘲笑、孤立、说闲话……
为什么会害怕、恐惧?书中的故事告诉我们:孩子在家里得不到支持、帮助和力量,因为整个家庭“生病”了。序位不对,应该妈妈承担的责任却被奶奶取代了;夫妻关系不和谐,丈夫总是指责妻子;父亲太过严厉,容不得孩子有半点差错。所以,孩子时时处于压抑和恐惧中,只好“乖巧”,生怕自己添麻烦,所有的不如意总是一人扛,从不敢对爸妈讲,再也承受不了的时候,就“病”了。
本故事启示我们:作为父母,一定负起该负的责任;要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表达合理的情绪和需求;倾听孩子的心声,别急于作出评判,不要一味指责批评孩子;处理好家人之间的关系,创设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而作为老师,也要特别关注那些听话、乖巧、样样都好、过度追求完美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有着更多的压抑,承受着更多的压力。有时我们会发现,老师同学眼中品学兼优、堪称完美的学生一夜之间完全崩溃,一下子变得颓废、一蹶不振,就是这个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