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正如大家所熟悉的那样,人们闲暇之时背上简单的行李,徒步或者驾车,从已知的地方去往未知的地方或者已知的地方,寻找另一个未知的自我和一个随岁月渐渐遗忘的故我。就像空闲的时候,睡在摇曳的吊床上,翻开一本书籍,沐浴着和煦阳光一样的感受。有的是对生活存在疑问,有的是为了享受生活,有的是因为好奇心,而进行着旅行和阅读。
我去过很多地方就像我看过的书一样丰富,有记忆的城市,欲望的城市,符号的城市,贸易的城市和轻盈的城市等。各个不同的城市就像一本书,有它曲折的故事,深邃的思想,美丽的传说。旅行,走向未知和陌生的世界,像一面施了魔法镜子,知道未来和过去。也许你富甲一方,也许你贫困潦倒,也许你是谦谦君子,也许你是道貌岸然,在远方的城市不需要故作粉饰,亦不需要懦弱逃避,正视裸露的自我,是贫瘠还是富有?
正如卡尔维诺所说:“别的地方是一块反面的镜子,旅行者能够看到他所拥有的是何等的少,而未曾拥有的和永远不会拥有的是何等的多。”
旅行至未知的城市,眼前的一切会让你停下蹒跚的脚步,静静的思忖着,审视着发生的一切。就像站在未来的我的角度观察现在我,会看到拥有的和未曾拥有的以及永远不会拥有的。就像现在是过去的未来,看到站在贫瘠和富足地方的“故我”;现在亦是未来的过去,看到站在贫瘠和富足的地方的“现我”。“未我”也许是陌生的,也许是永恒的,亦有可能是已知的,变化的。
不管这一切是否是神秘莫测的,还是显而易见的,我们都会叹为观止。“故我”,“现我”,“未我”是相对的,随机的,可包含可归并,可分离可统一,就像数字的组合与排列,扑朔迷离,变化无穷。也许在远方我们会面对像这样的无数种的选择,就像有一个十字路口,但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只要知道你的目的地,沿途再多的路口也只不是一道可爱的风景。依据故有的命题,寻相应的变道,这才是智慧的人生。
“ 所追寻的永远在自己的前方,即使是过去的,也在旅行的过程中渐渐变化,因为旅行者的过去会随着他旅行的路线而变化,这并非是指每过去一天就补充一天最近的过去,而是最遥远的过去。每到一个城市,旅行者就会发现自己未曾经历的过去:已经不复存在的故我和不再拥有的事物的陌生感,在你所陌生的不属于你的异地等待着你。”
如果我们还未曾动身或者是我们还在漫长的旅途上,是否会想一想终点的“我”是什么样子的“我”,陌生的还是熟悉的?一个人的一生在时间的维度上,每一刻的“我”都不是相同的,有一个“现我”,无数个\"故我\"和未知个“未我”组成了三维空间中的一条直线。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也有可能遗忘过去,面对无法计数的过去和未来的黑洞,也许会陷进贫乏和迷惘。在我们旅途的每一个点上,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现在,尽量使每一个姿势更优雅,每一个形象更自然。
从一条直线上看到一个平面或者一个立体,这也许就是旅行的意义或者一种生命的延续吧。存在的我(“现我”)和未曾存在的我(“未我”),都是已经存在过我(“故我”),而过去存在过的我(亦是“故我”的“故我”),便是遥远过去的我。
也许我所陈述的这些拗口概念,表面并没有特殊的寓意,但是把它放在旅途或者人生中给一个类似定义。我们也许会发现我们所追寻的是一个个不断变化地陌生的故我,我们慢慢的逼近,当我们细心领悟而熟悉,这一切都已经变为遥远的过去。所以卡尔维诺说:“已经不复存在的故我和不再拥有的事物的陌生感,在你所陌生的不属于你的异地等待着你”。
也许就是这种未知的陌生感,才是我们旅行的目的,支撑着我们从一个未知走到另一个未知,获悉一个个存在的和不存在的“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