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意识到对于人生,我一直拥有选择的权利。我们当下的一切都是选择的结果,个人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选择什么样的行为,进而得到相应的结果。
一、我为人生做全方位设想的过程
依旧回到那个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我到底想过怎样的一生。第一次成体系是在2016年,那年我参考普心和人才测评,分别从更高追求、生理、心理、工作、社交、责任贡献六个方面细分,试图让自己的人生道路有所参照。但是结果很可悲,虽然我已经尽量涉及我能够想到的全部,可依旧夭折在践行的路上。
2016年末,我又接触到中国学生核心发展素养:“全面发展的人”,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分别分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要素共18个基本点。
而后到《意见》里涉及的四大关键能力:
第一种是“认知能力”,具备此种能力的人要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素养,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种是“合作能力”,即自我管理,与他人合作,过集体生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关系,遵守、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能力;
第三种是“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具有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鼓励学生勇于採索、大胆尝试、创新创造;
第四种是“职业能力”,指适应社会求,能够树立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能够践行知行合一,积极动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但无论从以上那些方面来说,在可操作性层面都显得混乱而难以开始,所以我一直对于需要努力的方向缺乏清晰可操作的认知,因此我也从未真正开始系统化的人生培养。
直到“角色”一词进入我的视线,我才一次意识到原来我的人生是可以变的清晰而可操作的。
二、我的人生操作系统
以我为中心,于我个人,我就是我,有自己的各种需求:包括身体健康、精神健康、成长的需求、幸福的需求;于亲密关系,我现在可知的角色分别是女儿、妻子、妈妈、亲人、朋友;于社会角色,我是一名老师,未来可能会成为一名投资人,还会成为一个能向别人传播光和热的人。
为什么有这样的思考?
答案是我们无时无刻不生存在社会之中,社会由人构成,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构成这个社会的全部。因此生存在社会中就意味着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关系。但有一点尤其注意,无论处于何种关系,都是以“我”为出发点,如果自己这个“一”没有设立,那么后面产生的无数“零”都只是空谈。
(一)自己
所以重中之重,就是我自己。
我们先做一个假设,假如我们身上没有各种亲密关系,也没有社会角色,仅从自身而言,什么最重要?
1.身体健康
我能想到的首要因素就是健康,只有身体健康了,做事情才会有源源不竭的动力。身体健康体力就会充足,体力充足精力就会旺盛。而提升身体健康的方法,除了平日所说的多运动,我个人还比较信奉中医的神奇功效,尤其是通过穴位外敷的一些中草药,既不用口食,有能预防治疗,非常认可。
2.精神健康(力量)
其次就是我们的精神健康,依我来看,精神的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心理健康。我曾经有意识地接近心理学,发现非专业的心理从业人员或者没有借助外力治疗(心理咨询或者药物治疗)的人,其实很难达到心理学意义上的健康。而且我有一段陷入困境无法自拔的经历,反而是通过老子让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丰盈,而后竟在精神世界丰盈的同时获得了心理的解脱。
从此我就特别相信精神世界的强大力量,也联想到曾经看过的一个例子,在密闭黑暗的空间内,去除黑暗的最好办法就是打开灯。如果不开灯,用什么方法黑暗都不会真的消失,唯有打开灯时,黑暗才自然消失。
同理,我们的心理问题也是如此,无论借助何种治疗,问题就在那里,不会真正消失。不如用精神力量去挤占问题的空间,当精神世界强大到一定地步,光芒自然会照亮黑暗,让问题自然消失或不值一提。毕竟随着精神世界的强大,大概率以前难以跨过的鸿沟就会变成小小的绊脚石,甚至可以直接忽略不计。
3.成长需要
从个人成长角度,不断发展肯定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因此何谓人的发展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其实前面对于发展已经说的足够多,无论是全面发展的人还是四大关键能力,向我们说明的都是个人发展需要具备的能力或者一些必要的条件。
仅以四大关键能力中的“认知能力”为例,成长就要求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素养,需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从认知维度就要关注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能力,不但要培养能力,还要学会学习,并能够用口语和文字进行表达,保持对终身学习的热衷。
同时,成长不仅仅包含这些能力,还要有知识的积淀。我们经常听那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其实书籍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个人内在的气质才华,更是一个人健康精神世界的地基。因此无论何时都要保持阅读和学习,让自己始终成长。
笑来老师说每天进步一点点,但其实我们的成长还要考虑“成长率”三个字,只有保证成长率,才能确保成长的速度。复利在成长这件事儿上一样有效,在成长率稳定甚至增长的同时,复利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其实这也是坚持的力量。
4.幸福需求
其实人活一世,我觉得幸福真的最重要,无论是身体健康,还是精神健康,亦或者成长,我们最终都是为了更加幸福,因此幸福放在最后,无论做什么事情,我觉得必要的条件都是幸福,只有在幸福范围内的选择,才最重要。
但是幸福的标准什么呢?
健康的身体?良好的亲密关系?享受奢华的物质条件?不可估量的财富?亦或者精神世界的丰盈?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甚至我目前也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我习惯听从内心的指引,如果当下这一刻我是觉得幸福的,那么就去做。
(二)亲密关系
我们一生都处在各种关系中,尤其是亲密关系,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大部分。因此这部分把最重要的几种关系列在这里,以表明我的态度和选择。
1.女儿
对于我来说,女儿这个角色是我目前接触最久的也是最有感触的。我是家里的第二个女儿,从小受到了家人的各种宠爱,因此姐姐远嫁后我回到家人身边,希望在成年后为父母付出。
而在这段关系中,此时我最想做的就是多和家人相处,让家人开心幸福(尽孝道)。在明确这点后,我就愿意多拿出时间陪伴家人。无论是为家人做简单的便饭边吃边聊,还是休息日和家人聊天,都是我陪伴的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大胆地表达我对爸爸妈妈的爱,假意撒娇任性让爸爸妈妈嗔怪,这些都是我目前和爸爸妈妈相处的方式。
等到我再大一些,或许是三十岁,我就会换另一种方式陪伴和爱的方式与家人相处,用成熟的心态去承担女儿的责任。
2.妻子
说实话这个角色是我目前没有深想过的,毕竟我刚刚才过半年多完全潇洒的生活,感觉有另一半就会多一份牵挂和负担,多一份责任和义务,这是我不愿的。
但是昨天说到选择的时候,笑来老师举了剩男剩女的例子,打着标准并不高的旗号对长相、个子、收入、学历等信息提出都很普通的标准,但是昨天白球黑球的例题让我们明白,每增加一个标准,概率就会急剧下降,当这些都并不高的标准融合在一起,概率就是更是小之又小了。
所以昨天我认真地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是我选择另一半,我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后来我仔细想了想,觉得必要条件只有三条:一是有道德和仁爱之心;二是有终身学习和成长的意识及行动;三是与我相爱。
人这一世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如果是一个心不正的人共床共枕,我想我一辈子都不会睡的安稳,这直接影响我后半生的睡眠质量,和我的健康息息相关,一定重视。二是我自身不爱一成不变的生活,不喜欢不求上进的自我,所以我也不喜欢这样的另一半,有成长率地每天进步一点点不仅仅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我对另一半的要求。如果两个人都有学习成长的愿望,一起践行学习成长,这对我来说就是最美好的爱恋。
至于其他,学历不够可以学习弥补,工作不好可以后面改善,物质没有可以两个人拼搏,唯有一个人的本质和成长的愿望,我们无能力为。
3.妈妈
我是出了名的爱孩子,甚至是溺爱。尤其是姐姐家的第一个宝宝,他的一切不听话行为在姥姥家都“归功”于我的溺爱。当时现在他五岁了,我也意识到我的溺爱对他造成的影响,好在我是学教育的,能通过强化等手段弥补自己的不足,用讲道理和自身的影响让他好一些。
而我的改正效果还不错,通过小红花的强化和负强化作用,加上平时看书或者动画片时候的有意引导,他不犯浑的时候基本上是一个特别暖的小伙子了。
由此我想到如果我以后成为一个妈妈,我会怎么样呢?
我想首先我一定是欣喜若狂的,毕竟那是我怀胎九月后爱的结晶,我一定会用全部的爱让他感受到温暖,让他从小就获得安全感。
其次,我会深感责任重大,我的职业让我深知培养一个好孩子的艰巨,所以在此之前我一定会看各种各样的心理学理论和育儿书,在他小时候选择我最认同的育儿方式。同时保持和他同步成长,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依旧不断学习,调整选择更适合的教育方式。
再次,我一定会努力培养他的各种优秀品质,我会培养他做一个真正有大智慧和大爱之人,让他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坚持道德为上。我会培养他独立思考和热爱学习的能力,让他有清晰的思维,能够合理规划并执行自己的目标。我更会培养他做一个幸福之人,以自己和他人的幸福作为基准,爱别人,更爱自己。
最后,我会依旧把“我”放在首位,坚持以道德为本,坚持终身学习。因为我深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只有我做到了才能以身作则引导孩子。
4.亲人
就在这个冬天,我从未如此深刻地意识到原来亲人之间的情谊如此深厚。在爱的前提下,以血缘维系的关系更加牢固,也更耐的住考验。
所以“家族”这个概念头一次清晰地进入我的脑海,一个家族的兴盛意味着家族内所有成员的兴盛,而家族的兴盛也需要家族成员的维系和付出。
个人财富自由的终极目标,其实是家族的传承和兴盛,一帮多甚至多帮一是家族内应该约定俗成的规矩,幸而我意识到这一点时刚刚23岁,我还有很长的时间为家族的兴盛服务。
去除旁的考量,家人之间一定是真诚互助的,一定是用心维系的,一定是一方用相对的付出包容另一方的索取,然后再相互循环的过程。无论何种关系,都需要相对等量的交换,这在任何关系中都是准则,所以永远不要试图只索取,因为那将失掉一段稳定的关系。
5.朋友(战友)
朋友是这个世界上很奇妙的存在,没有血缘关系的维系,只是两个陌生人因为某种奇妙的缘分相互吸引,然后愿意为彼此付出,并发展出像亲人甚至更甚亲人的关系。
庆幸我到今天能有几个像这样的朋友,爽、思琦、朱、月、宇航,以及我大学朝夕相处的室友们,我们用很长或很短的时间在一起,然后发展而来的深厚友谊,倍感珍惜。
我还有亦师亦友的朋友,索老师、赵妈妈(老师)、婧姐、三拓姐、曹老师(战友)、盼元姐,我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认识,他们都在我人生的某个阶段有重要意义,指导我找寻更好的自己。
而我在面对他们或未来的朋友时,也愿意用真心的付出,在他们的指导和陪伴下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三)社会
社会角色是我们与这个社会链接的有效途径,无论是工作时的角色还是工作之余的角色,都是我们在社会中体现。个人在社会中担任不同的角色,受社会滋养,从社会中索取,同样也要回馈社会,
1.教书育人
我现在的职业是一名老师,没有特殊情况,我会一直是老师。因为当下能力有限,我觉得我能为社会做的就是培养人才。
我喜欢把学生当作孩子,会教给他们为人的道理,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教给他们逻辑思维能力,我希望我的孩子离开我后剩下的仅仅是知识。我深知未来社会要的肯定不仅仅是知识型人才,互联网发展至今,单纯的知识已经不是人类取胜的关键,只有让学生培养电脑替代不了的能力,开发他们的创造才能,才能让学生在社会中取胜。哪怕这些东西我教不会,但培养一颗这样的种子,培养他们独立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让我无愧于“教书育人”。
2.投资理财
教师的工资有限,单纯地靠教师的工资,我可能永远也没有办法让我的家人过上我希望能给他们的生活。我觉得我活到现在没有选择的资本,顺理成章地中考-高考-大学-毕业-工作,我没有接触到外面世界的机会,也没有为了梦想拼尽所有的果断,所以我看起来总是畏首畏脚瞻前顾后。
这和我小时候几次转学的波折有关,也和我性格中的敏感脆弱有关。我前22年见识了从农村到乡镇到县城再到都市的巨大差距,也让我意识到有些东西是地域和物质财富自然赋予的。
庆幸我生活在北京,享受到地域的优待,能让我见识到大都市的繁华。但是物质财物是自己给予的,我没有得到很丰厚的物质条件,却也从没有委屈过自己,一是爸爸妈妈对我足够的爱不舍得我委屈自己,二是我自觉应该好好对自己,所以物质上从来没有委屈过自己,我可以不买很多东西,但我的东西一定是我能力范围内最好的,这个价值观一直到现在。
所以我对于财富会有一种热衷,这份热衷我没分析过真正的原因,但是我知道我需要物质财富。给自己自由的资本也好,想有物质的享受也罢,最起码在我没有超凡的这段时间,我还需要物质财富给我安全感。
而这份安全感,我目前能够想到的就是投资理财,我目前能力足够,没法舍弃当前的工作创业或者其他,何况自律刚起步,也没有所谓的影响力,更谈不上自媒体。何况我也没有创业的资本,所以只能边攒我的第一笔投资资金边学习投资理财,让自己多长进这方面的能力。毕竟无论我将来从事什么工作,这都可以作为我额外收入的一份来源。
3.传播正能量
前面的都是针对我自己或者和我有亲密关系的人所说的,那么接下来就是我对于这个社会的爱和付出。
生活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真正意识到国家的安定是我们一切的基础是在一部电影和一部抗战神剧的对比中看到的。那天我刚看完《无名之辈》,还没从嘉琪和眼镜的悲苦命运而难受的情绪中出来,就看到抗战神剧里面死伤一片的悲壮,在那一刻我突然想,如果我活在那个年代现在会做什么呢?也是在那一刻,我意识到国家的安定和富强是多么的重要。
所以第二天,我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大致给孩子们说了我的感受,然后给同学们节选播放了《厉害了,我的国》,我希望透过我的行为和视角,让孩子们意识到国富民强的真正意涵,意识到革命先辈为我们的无私付出。从而对国家和民族英雄产生崇敬之情。这是我从职业层面能够传递的能量。
那么放到我自身,我从写简书的第一天起,就告诉自己绝对不写消极的东西,因为文字在我看来是特别神圣的,所以我基本不在文中写恶搞类的东西。那么到这段时间,我希望我的文字对别人有帮助,写对别人有用的文字是我对自己的新期待,我希望透过我的蚊子传播的都是正能量,希望我带给社会的是正能量。
(四)总结
我们活着,最重要的是做自己,其次才是亲密关系和社会责任。只要做自己的心坚定而端正,那么无论是处理亲密关系还是社会责任,都不会偏颇太多。
《大学》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让我们遵循圣人的旨意,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