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海边的曼彻斯特》时,奥斯卡还没颁奖,看完觉得,丧。
并没什么引人流泪的煽情,但就是令人生出满腔遗憾的丧。
从开篇落着小雪的冷冽港口、盘旋不定的海鸥,灰蓝色调的天空开始,就有朔风悄然,海边的曼彻斯特每个人都裹紧衣服。故事深埋其中,盘根错节的心事长久不见日光,渐渐攥住了脉搏。
影片的叙事手段很大胆,用闪回的方式和平缓的节奏来讲述这样一个雷区遍布的故事。
开场的前十分钟,你很可能无法同步电影的节奏。你只是看到一个怯懦沉默的透明人——李。老爷爷就要不要换掉漏水的塞子向他讨要专业意见,他作为一个勤杂工,却只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最终说“这要看你自己”;老奶奶在前景里大声同电话那一头抱怨要出席一个需要在车上坐7个小时才到的成人礼,他则和背景融为一体,专注地修电灯;女青年和闺蜜吐槽好像爱上了正在给自己通马桶的工人,隔音不好而被动接收到表白的李,仍是木木的,至多是收小费时,有些尴尬;面对自视甚高以为自己性魅力爆棚的女人,他的反击也就是“抱歉,你把门挡住了,我滚不了”。
你开始接受本片可能是关于一个波士顿勤杂工的枯燥日常。但是酒吧里的李,暴躁易怒,毫无预兆得挑起一场拳头战争,重又颠覆了你的印象,他只是看起来像一座死火山罢了。
拉开旧日泥潭序幕的,是来自海边的曼彻斯特医院的一通电话。李慌张得从波士顿赶回去,终究还是晚了一步。他最后拥抱了哥哥乔,缓慢眨动地眼睛证明这不是卡顿。之后,重归平静。料理乔的后事,将他暂时拖在这座城市,也使得两条彼此矛盾的主线,开始相互角力。一条是李得知乔居然把儿子帕特里克的抚养权给了他,大感意外,毕竟哥哥应该比谁都清楚,他无法生活在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但帕特里克又不愿跟他离开海边的曼彻斯特,所以他开始努力尝试重新在这里生活。另一边,通过李痛苦的回忆片段拼凑,我们知道他内心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因为当年粗心大意,没有将壁炉的防火屏放回,导致自己的三个孩子命丧火海,妻子被侥幸救出,与他离婚。这里熟悉的摆设、风景、人与事都让他无法停留。
去接帕特里克和校方联系时,有个女老师进来,对话稀松平常,却又暗含骨刺:
-是乔的弟弟,李·钱德勒。
-李·钱德勒?
-是的,正是那一位。
冰球队的人,显然也还记得他。
-你知道那些传闻都是胡扯吧。
港口的人说。
-我不希望他留着这里。
律师说。
-没有人真正理解你的遭遇,所以如果你实在不行的话,...
做笔录的警官说。
-李,你犯了错,但今夜也有千万人和你一样犯了错。
前妻重新见到李,选择与往事和解,但重点不在于“我爱你”,而是,
-我知道我的心碎了,我知道你的也是。
黏合了也不是原来的样子,更何况李连缝补的念头都没有。
最终的答案是:I cannot beat it.
有些槛过不去了,要是所有的槛,都能像某些电影一样,一个拥抱,几句对白,互相扶持就轻松迈过,还要人生干什么。
丧,但丧得光明正大。
第二遍看,又觉丧之外还有些什么。这部影片漂亮的地方在于,它只是告诉你,生活,就长这个样子。鸡汤,说教,不存在的。
叔本华坦荡荡地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人真正感到快乐或感到绝望只是片刻,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常规阈值间游走,至多有些人的阈值范围广,有些人则窄。所以李歉疚到想夺枪自杀也只是一瞬的情绪失控,日子还是在往下走。
与其说是感觉到丧之外还有什么,更应该说是要把丧纳入到影片本身提供的情感波动里去看。就像采用的闪回一样,总是快乐的暖色调辅以灰暗的冬季风,巨大悲伤的回忆黑洞佐以简单轻松的黑色幽默,泪点和笑点叠加,调和成一种别样的小团圆。
你可能感受不到帕特里克对父亲死去的悲伤,照样同时维持着两个女友,费尽心思好背着人家母亲睡人家女儿,大概是影片里唯一能引发笑声的人。但他看到冰箱里的冻鸡时,抖得不能自已,不过是把悲伤压在了很深的地方,以为装作不理解死亡,自己就能忘记了。
李也为留下来而努力过,但他烧着饭迷糊睡过去,梦见故去的孩子。
-爸爸,我们被烧着了。
-没有啊。
-爸爸,我们真的被烧了。
从打盹里惊醒,防火警报作响,李意识到他没办法和过去的泥潭告别,也意识到自己在谴责帕特里克的母亲不够资格照顾他时,自己同样也不够格。但不再是影片开头那种毫无反抗的认输,而是能力范围内最大的妥协。因为帕特里克不想要卖船,于是决定等到他18岁再决定。还是会回到波士顿,却决定要找多一个房间,方便帕特里克来找他时有地方睡。
结尾,李捡到一颗被丢弃的棒球,就和帕特里克边走边扔着玩,帕特里克丢给他,丢了两次李都没接到,李说就让它去吧,但是帕特里克坚持捡回来扔了第三次。
他们重新又像片头一样,坐在船上,出海钓鱼,当年笑闹的孩子,成了可以和他一起坐在船尾安静钓鱼的人。当年的玩笑,也许他始终都成为不了最后的答案,但不妨碍他耐心做个备选。
人生写到尽处,岂能尽如人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