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听说过小孩子学正念吗?
晚饭时,收到一封女童子军组织老师的邮件,里面说:今晚特雷诺医生,也就是妮萨的妈妈将过来教孩子们学习正念(mindfulness),这是孩子们获得正念徽章的要求之一。别忘记带一只毛绒玩具熊过来。
正念?我一愣,和冥想有关的那个正念吗?7岁的孩子就学习正念?学什么?怎么学?带玩具熊去做什么?
带着这一连串的疑问,把孩子送去活动现场后(女童子军活动时,大人一般是不参加的,活动结束时再接回来),我打开了女童子军发给她的徽章介绍书。孩子每完成一项任务,就可以获得一枚奖励徽章。关于正念徽章的那一页里介绍:正念可以帮助人平复情绪,集中注意力。孩子们完成以下三件事,就可以获得一枚正念徽章:
1、感觉
在一个放松的地方,找一个舒适的姿势,做几次缓慢的呼吸,问自己:你听到哪三种声音?看到哪三样东西?感觉到哪三件事物?一次体验一种感觉,慢慢地去体验,每种感觉练习一分钟。
2、心跳练习
运动起来,譬如跳一支舞,使心跳加速,再躺下来,安静地感受心跳。稍后,当你放松平静下来时,再来看看你是否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尽量不要把手放在胸前去感受。
3、心存感激
想想你生命中发生的10件值得感恩的事,或者是关于你的家人,又或许是你的朋友,可以是发生在家里的、学校的,或其他任何地方,把它们写下来。
我一看,这1和2不就是跟冥想相关的么?冥想也是把注意力放在当下,只不过更注重清空大脑中的思维,什么也不要想。正念是放松身体,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去感受每一次呼吸,感受每一次心跳,感受当时当地的每一刻。不过,小熊跟这些又有什么关系?
等孩子回家后,我问她:“瑞秋,今天你们用小熊到底做了什么?妈妈好好奇。”
她突然爬上床,躺下来,把那只毛绒玩具熊放在了她的肚皮上。
“妈妈,你看我的肚子。像这样,胸部不要动。”她一边深长地呼吸,一边静静地看着自己的腹部。随着呼吸,她的腹部一上一下,玩具小熊也跟着一起一伏。
我突然明白了,医生教她们的是冥想放松中的一种呼吸方式:腹式呼吸。
她还告诉我,明天放学后,她会完成第三件事情,把值得感恩的10件事情写下来。
原来,这就是孩子学习的正念内容,而且是通过这样有趣的方式。
我惊讶不已,从来没有想到,在英国,8岁小孩也可以学习正念和冥想。

为什么小孩子要学习这些?
有研究发现,每天两次冥想15分钟,学生的创造力和智力会得到提高,同时可以改善大脑功能,增加乐观情绪和觉知力。
超过一年的冥想练习者在英语、数学和学业成绩测试中会获得较高的分数,而且有助于减少精神混乱,抵消压力的负面影响。
业界也有专为儿童录制的睡眠冥想音频,我曾经在孩子不愿睡觉时给她听过,用非常柔缓的声音,给孩子讲述一个个美妙的睡眠故事,故事里森林中鸟语花香,孩子很喜欢听,不过听不到五分钟,她就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其实,自人类开始以来,冥想就一直存在。这种古老的做法可以镇静身心,缓解压力,促进大脑功能。
而正念和冥想密切相关,它们都不属于宗教。但都可以让你平静大脑,放松身体。央视新闻也曾报道: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梁家河,他特意在一座山坡上驻足,追忆当年在山峁上读书的场景:“当时就把羊圈在一个山峁儿上,然后我就坐在那儿看书、冥想了。”
1979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乔·卡巴金博士创建了基于正念的减压疗法,通过一系列正念练习,治疗疾病,缓解疼痛。而且,这一方法广泛应用于美国的医院、诊所及各种康复中心。
在英国,在过去的20年中,正念项目在很多学校广泛推行,帮助孩子们获得成功。
现今孩子学习任务不断增多,学业压力不断加强,大学生抑郁症患者逐步攀升,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中国大学生抑郁症发病率高达23.8%。 虽然抑郁症成年患者人数更多,但抑郁症通常发病于青少年时期。除了社会其他方面,如何让孩子们学会减轻压力和焦虑, 学会自我情绪调节,显得日益重要。
希望这样的儿童正念课程,能推广到更多的孩子身边,让孩子们从小就掌握觉知自己情绪的技能,健健康康地成长。
注:Brownie是英国的女童子军组织的一种名称,成员是5-7岁的女孩子。我家孩子从6岁开始参加,参考文章见在英国,揭开女童军的神秘面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