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啊!”
“畔”,就是叛,离经叛道。君子如果能广博地学习,又能用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博学于文”,广泛地学习前人的典章文献。学习要聚焦,也要广博,不广博,就不能旁通,不能贯通。旁通和贯通,是学习的重要效验。
旁通,是触类旁通,在同一个类别、同一个领域,说同一件事,你也要读过很多不同人、不同角度,甚至不同立场写的东西,都读过,你才能把那件事弄明白。
贯通呢,是把不同领域的事,贯通起来。就像我们经营讲的跨行业经验。在这个行业很前沿的事情,对于另一个行业来说可能早就是每天日常工作的常识、习惯。你学习的领域广博,才能贯通。
“博学于文”,就是《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要广博地去格物。“约之以礼”,就是《大学》里讲的诚意、正心、修身。“礼”,就是履,履行,学了就要做。如果只是博学,但并不真正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不用那学习到的道理来要求自己,不按那书上说的东西去做,那学来徒事讲说,有什么用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58919/96a17d0e0c73de2b.jpg)
“博学”的人多,“约礼”的人就连博学的百分之一都不到。一些最基本的道理,各种心灵鸡汤,大家都有“共鸣”,挂在嘴边,一说起来,把自己都感动了,但并不去做。这就不是真懂得。如果真懂得,就连滚带爬地赶紧去做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也可理解为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
孔子叫颜回要“克己复礼”,“复”,就是反,反之于礼,反之于身,这也是讲约之以礼。所以颜回感叹老师说,老师循循善诱啊,“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颜渊也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子罕》)说明孔子不仅这样说,而且还这样实施于教育之中。既要学习文化知识,又要提高思想修养。德育、智育一起上,这才是好的教育方针。真能做到这些,品学兼优,自然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
圣人经典,能传下两千多年。每一个字,都深不可测,要仔细玩味,反复体验。“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你约了吗?
今天学习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