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圣贤书友会灵瑞分会更文800字点赞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读《论语》119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读《论语》119

作者: 刘俊和和 | 来源:发表于2024-03-13 16:11 被阅读0次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啊!”

“畔”,就是叛,离经叛道。君子如果能广博地学习,又能用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博学于文”,广泛地学习前人的典章文献。学习要聚焦,也要广博,不广博,就不能旁通,不能贯通。旁通和贯通,是学习的重要效验。

旁通,是触类旁通,在同一个类别、同一个领域,说同一件事,你也要读过很多不同人、不同角度,甚至不同立场写的东西,都读过,你才能把那件事弄明白。

贯通呢,是把不同领域的事,贯通起来。就像我们经营讲的跨行业经验。在这个行业很前沿的事情,对于另一个行业来说可能早就是每天日常工作的常识、习惯。你学习的领域广博,才能贯通。

“博学于文”,就是《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要广博地去格物。“约之以礼”,就是《大学》里讲的诚意、正心、修身。“礼”,就是履,履行,学了就要做。如果只是博学,但并不真正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不用那学习到的道理来要求自己,不按那书上说的东西去做,那学来徒事讲说,有什么用呢?

“博学”的人多,“约礼”的人就连博学的百分之一都不到。一些最基本的道理,各种心灵鸡汤,大家都有“共鸣”,挂在嘴边,一说起来,把自己都感动了,但并不去做。这就不是真懂得。如果真懂得,就连滚带爬地赶紧去做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也可理解为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

孔子叫颜回要“克己复礼”,“复”,就是反,反之于礼,反之于身,这也是讲约之以礼。所以颜回感叹老师说,老师循循善诱啊,“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颜渊也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子罕》)说明孔子不仅这样说,而且还这样实施于教育之中。既要学习文化知识,又要提高思想修养。德育、智育一起上,这才是好的教育方针。真能做到这些,品学兼优,自然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

圣人经典,能传下两千多年。每一个字,都深不可测,要仔细玩味,反复体验。“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你约了吗?

今天学习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相关文章

  • #华与华书房#华杉注王阳明《传习录》【11】

    “《论语》之博约”,是指孔子说:“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颜回也说老师“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博学于文献...

  • 《回到春秋读论语》第147章【延伸阅读】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篇第六》)意思是:如果君子在一切学问...

  • 《论语》有感(六)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二十五》 约之以礼:礼,犹体。躬身实践。 孔子...

  • 每天读论语-146

    读论语-146 原文(6-27):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 君子如果能广博地学...

  • 《论语》教我怎么做人

    在今天我读《论语》学会了做人,原来读书真有趣。 《论语》中有一句话是: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

  • 偶得

    论语雍也篇27,29。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弗畔矣夫!” 子曰:“中庸之为...

  • 读《论语》第六章:雍也篇〈6.27〉

    读《论语》第六章:雍也篇〈6.27〉 衣者郭郭 【原文】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注...

  • 《论语》感悟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注释:约:约束,畔:同“叛”,矣夫:语气词,表示较...

  • 百日成长学习(33)

    今天老师分享的是《论语》的6.27,13.6,15.38,15.40,主要阐述的是“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侍君...

  •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看看罗智所著的《王阳明心学全书》,摘抄些喜欢的段落语句,分享。 怎样控制思维?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静〞字,格物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读《论语》11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rm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