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师书说阅读练习237《常人之情绪:DISC理论原型》

师书说阅读练习237《常人之情绪:DISC理论原型》

作者: 师从书 | 来源:发表于2022-07-31 20:02 被阅读0次

20220731第一本书

读速2000字每分钟

>> DISC最初是用来定义人类的主要情绪类别的,并非像我们现在所理解的那样,用来形容人们不同的性格或行为的。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正常的情绪是能够带来效率的情绪。”

◆ 第一章 常态与情绪

>> 本书主要描述一些正常的情绪,虽然这些情绪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也极为重要,但迄今为止,却为广大学者和心理学家所忽视。

>> 从生物学角度看,正常的情绪是能够带来效率的情绪。

◆ 第二章 机械唯物论、生机论和心理学

>> 意识(consciousness)是一种能量的表现,这种能量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并进行反应,不受单纯的神经元内部干扰。如果承认这种现象中意识的独立存在,那么心理学的特殊任务就是对这种最复杂的能量形式进行描述。

>> 如果心理学的任务是研究意识,如果意识与神经能量有直接的接触,那么心理学便可以有两种方式来利用在身体器官中观察到的生理变化及身体本身的运动。

>> 情绪心理学是情感意识的科学描述。

◆ 第三章 意识的精神粒子理论

>> 意识不是神经元内部的能量

>> 从本质上来说,由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结合组织所产生的总能量就形成了意识。

>> 神经学家明确指出,神经元的主要功能就是传导功能。我认为精神粒子的主要功能就是传递意识。

◆ 第四章 运动神经意识是感觉和情绪的基础

>> (1)在生物学上,运动神经功能占据主要地位,而感官和连接机制则占据次要地位。

>> (4)情感状态随着运动神经放电(motor discharge)而产生,说明情感状态应该比引发身体变化的后续感觉更加多样化[插图]。

>> 消除运动神经冲突,不愉快的意识也会随之消失。

>> 情感刺激是中枢神经内部的,不是源于外界环境的。

>>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突触处有一些精神组织,或者说连接组织,运动神经意识(或者情感意识)是这些组织内部所释放的精神能量。

◆ 第五章 主要情感的整合原则

>> 主要情感包括愉快和不愉快,二者产生于运动神经的联合和冲突

>> 当氢和氧按一定数量比例结合成复杂的关系时,构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简单能量个体会相应地生成更为复杂的稳定能量,即生成水。

>> 尽管这些复杂的情感单元可能都含有愉快或不愉快,或者愉快和不愉快都包含在内,但它们必定会获得新的运动神经感觉属性,而这些属性并不属于愉快和不愉快的本质属性。

◆ 第七章 支配

>> 支配似乎是动物或人类最基本、最原始的情绪整合类型。

◆ 第八章 服从

>> 就减轻压力而言,太阳是比河流更强的另一种对手。太阳光对水的作用能迫使水从液体变为气体,完全改变了水的物理形态。蒸发的水就不再对堤坝施压了。而长在堤坝岸边的植物和其他蔬菜能用化学的方法迫使水改变形态,让水进入一种新型的有机分子结构,构成各种植物有机体的细胞,以此支配水。在河里栖息的鱼和两栖类动物以一种更激进的方式来支配河流中的水分,把河水吸入它们身体细胞的化学结构之中,使之发生化学变化。所有无生命的物理力量在面对比自己更强大的对抗性力量时,都必定按照“服从”这个基本反应原理,以同样的方式进行互动。

>> 物理力量在服从反应中减少的力量约等于自身初始力量和更强对手力量的差值。

>> 许多屡教不改的人都是那些很难唤起服从反应的人,这都是由于同样的、持续的、高强度的运动神经本性而导致的。

>> 延长刺激时间与不断重复刺激更容易引发服从反应。

>> 令人愉快的环境刺激可以激发主动服从。

>> 城市的景象和声音都非常强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各种景象和声音的强度聚集在一起所产生的总强度要比各自单独产生的更大。

>> 城市孩子的运动神经本性已经很适应对抗强度很高、彼此分离的刺激,也能对极高强度的分离刺激产生服从反应。相比之下,乡村环境刺激代表的是许多强度低但数量大的刺激之和。

>> 我们通常把城市孩子对乡村环境刺激的反应称为“敬畏”。这些孩子在短时间内会不知所措,暂时无法选择恰当的反应来应对这种反差巨大的环境。

>> 孩子会对数量巨大的刺激产生服从反应,而对强度很高的刺激不会。

>> 通过大量刺激可以控制人类行为。

>> 审美情绪是累量服从情绪。

>> 当佛陀在弟子面前举起莲花时,他不希望他们将其画下来,或者以其他方式表达支配莲花的想法。当一个弟子完全服从这朵花,即从审美的角度来欣赏时,佛陀便会非常高兴。

>> 无生命的物理力量会服从比其自身更强的对抗力量,服从方式是在对抗之处降低自身的力量。这种服从可称作被动服从。如果更强的力量对反应主体注入新的能量,使之主动朝新的方向移动,或者改变其形式或物理形态,这种服从可称作主动服从。在这两种情况下,初始力量的减少量或活动形式的改变量就是反应主体的初始力量与获胜对手的强大力量之间的差值。

>> 人类的服从反应整体来说是可以学会的。虽然服从的内在整合机制是天生的,但个体服从模式似乎只能通过经验来形成,如婴儿的运动神经本性会被高强度的运动神经刺激压制。

>> 如果刺激过于强烈而无法完全调整,这种感觉就是不愉快的;如果所受的刺激数量太小或由不和谐的元素组成,这种感觉就是冷漠的;如果所受的刺激强度中等、数量巨大,并且各组成部分间关系和谐,这种感觉就是愉快的。

◆ 第九章 支配与服从

>> 支配总是取代服从。

>> 服从保护机体免受强大敌人的侵害。

>> 服从反应通常先于支配反应出现且适应支配反应。

◆ 第十章 欲望

>> 针对不同对象的主动支配和服从不能在同一中枢共存

>> 第一,我们会观察到这种复合方式:对一个物体被动服从的同时,对另一个物体主动支配。第二,我们还可以考虑这种复合情况:对一个物体主动服从的同时,对另一个物体被动支配。

>> pCaD就是渴望。

>> 渴望,作为情绪反应的一种,是主要的主动支配行为,具有以下特征:整个情绪意识的主动部分会利用弱于自己的环境物体来战胜强于自己的环境对手。

>> 与欲望相比,“满足”这种复合情绪(可以用“aCpD”来表示)明显是与运动神经本性有关的一种被动反应,与“渴望”相反。运动神经本性在“渴望”中起着主动作用。

>> 从渴望到满足,情绪模式会发生多种转化。其中,控制性元素——支配情绪由主动变被动,而辅助反应——服从从一种被动的情绪变为一种主动的情绪。

>> 饥饿是欲望情绪和行为的老师。

>> 选择食物,作为支配行为的目标,主要取决于嗅觉和味觉的刺激,以便抑制阵发性饥饿的力量。

>> 我们可以将身体欲望总结如下:当阵发性饥饿作用于机体,迫使其被动服从时,食物是唯一能使受试者作出支配反应的环境刺激。

◆ 第十一章 顺从

>> 具有相对稳定的能量形式在物理学上被称作“物质”。每种物质对其他所有物质都具有吸引力,这种相互吸引叫作“万有引力”。

>> 重力是一种共同作用的吸引力,较弱的吸引力受到较强吸引力的强制作用而不断弱化。这一规律客观、完美地解释了顺从的含义:弱者削弱自己来与强者形成更紧密的联合。

>> 学习顺从令人愉快,学习服从令人不愉快。

>> 顺从反应是自然、愉快地习得的;而如果想要直接唤起服从反应则很难,需要非常严厉、不愉快的刺激。

>> 当父亲试图通过惩罚、威胁让女孩服从时,她们离家出走了。但是,这几个女孩经常被母亲鞭打却不反抗。在这几个家庭中,孩子们都习惯地把收入交给父亲而不是母亲。正是这种情况导致了关系的破裂。

>> 对支配性过强的女孩,最有效的影响往往可以通过她特别钦佩和在乎的一个女孩儿来实施。

>> 孩子在母亲的爱抚下,会让自己更贴近母亲的身体,或者长大一点后,当妈妈亲吻他时会主动把嘴凑上去。这种主动顺从在成人的行为中也存在,比如一个男人会根据爱人的要求改变住所或职业。

>> 顺从是无生命物体之间的一个反应原理:较小的物质个体,通过引力作用,被较大的物质个体吸引过去。这两个物体在彼此的引力中相互作用。较小物体通过减少自身的作用力,来增加较大物体对它的作用力,最后,较小物体的引力完全受较大物体的支配。

◆ 第十二章 诱导

>> 较强的吸引力通过迫使较弱的吸引力服从其控制,从而不断强化自身,同时,较强的力量始终保持与弱者联合,因此我们可以将作用于较小物质个体的吸引力称作“诱导”(Inducement)。诱导作为无生命物体的一种行为准则,与顺从有着完全相同的关系。与自然物体间的相互吸引相似,人类或动物的诱导也与其顺从有关。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认为诱导是在较弱一方的行动中发挥主动性,而这种行动实际上来自强弱双方的同时联合作用。

>> 诱导是女孩行为的重要因素。

>> 女性将强制的诱导作为欲望的情感工具,用于竞争满足她们需求的男性。女性通过增强支配满足自身需要,她们无拘无束,表现出纯粹的诱导并且爱上他人,这通常受到机体自然迫使。

>> 诱导的明确的特征是:赢得他人的自愿顺从去做受试者所说事情的一种非常必要的情绪,这种情绪就是诱导情绪,会随着其他人的顺从而逐渐令人愉快。

◆ 第十三章 诱导和顺从

>> 诱导与顺从的关系就如同服从与支配的关系

>> 教导是诱导(I)+顺从(S)

>> 诱导(I)+顺从(S)的学习是愉快的,试错(C+D)的学习是痛苦的

>> 强制性的学习方法被称为“经验学习法”或“试错法”(the trial and error method)。

◆ 第十四章 爱

>> “性情绪”(sex emotion)指一个人作为男性或女性所拥有的情绪。

>> 被动的爱是被动诱导(pI)和主动顺从(aS)的复合情绪

>> 主动的爱是主动诱导和被动顺从的复合情绪。

>> 女性惩罚女性,能体会到诱惑情绪。

>> “激情”表示对爱人的主动顺从。

>> 女孩容易被其他女孩引发激情反应

◆ 第十五章 爱的机制

>> 同男性一样,年轻女性也常在夜间出现性兴奋,因此,这种兴奋并非源于男性特有的次生性激素。

>> 对至少五十名女性的调查报告显示,她们在经期前、经期后或经期前后的情爱兴奋会明显增强。

>> 经期前,卵泡的发育和成熟、子宫组织的变化,以及血液流向整个内生殖器中的神经束都需要内生殖器中有持续的刺激,与经期刚刚结束后相比,这时的刺激引起的求爱行为更为焦躁、更具有主动性。

>> 人们坚持混淆爱和欲望,只是想要支配他人且试图逃避现实。

>> 一般来说,只有受到女性刺激,或者通过相应的适宜刺激,成年男性的爱的反应才会出现。男性的第一反应是被动的爱的反应或激情反应。

>> 如果男性先发生性高潮,那么女性可能永远也不会发生性高潮。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量已婚妇女说,自从结婚以来,她们从来没有经历过性高潮。

>> 当男人把金钱供应给女人,在两人关系中便居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就不再继续感到自己在恋爱关系中完全被女人所吸引了。

>> 大多数男性能意识到,他们的身体天生是为激情而存在的,而女性的身体则是为了俘获男性,而不是为了向他们顺从而存在的。

>> 生殖机制是爱情之师。

◆ 第十六章 创造

>> 女性这种被动的爱的反应,涵盖内部性高潮之后的一段时间,生理上是为了接收阴道内的精子,让子宫最终毫不排斥地接受男性精子。当精子遇到卵子后,就会即刻发生可以描述为精子在生理上被卵子诱惑的过程。换句话说,这两个细胞之间存在相互的生理吸引力,卵子最终将精子吸收到自身中,并且将其完全包围。

>> 母亲积极地顺从从环境中获得的食物,诱导胎儿生长。胎儿的机体通过将养料吸收到自己的身体中来支配这些养料,顺从母亲的诱导。

>> 被动支配,就母亲而言,是保护胎儿机体免受环境攻击的手段。

>> 未出生的婴儿被动顺从包围着他的限制性组织,被动诱导母亲身体允许它在母亲体内继续存在。母亲通过被动支配不利因素来保护未出生的婴儿,被动顺从婴儿的需要。

>>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学会真正顺从的孩子,在获得母亲给予自己想要的东西时,获得的快乐会翻倍。

>> 艺术家,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渴望支配他的素材,以此来创作艺术作品,最完美地完成对真实的或想象中的迷人女性的激情反应。

◆ 第十七章 逆转、冲突和非正常情绪

>> 过度服从逆转——恐惧

>> 主动性差、性情软弱的说谎者经常会暴露自己,因为他们需要很长的反应时间,在联想反应中暴露犯罪意识,以及在盘问中出卖自己。

>> 要将自己交付他人,第一步必须是诱导,因为爱是不会向对方强加任何其不想要的东西的,因此必须先诱导顺从服务或礼物的潜在接受者自愿和乐意接受。除非他人欣然接受自己的顺从,否则,最终付出时便不再是一种真正的顺从。因此,不难看出,要想使总的反应成为真正爱的行为,诱导必须始终先于顺从反应发生,并完全适应顺从反应。

>> 过度顺从逆转——嫉妒

>> 正常关系是欲望完全适应爱。任何既成功又快乐的生活都必须使成功与幸福相适应。某些类型的人习惯性地尝试使幸福适应成功,但是最终既不幸福也不成功。

>> 爱情本身被描述为“性情绪”,因此,它所谓的“正常”的表达,仅限于异性之间的性欲。

>> 爱必须是控制性反应,而欲望完全与之适应。爱情是一种给予,而不是一种索取;是一种供养,而不是消费;是一种与所爱之人的无私联合,而不是一种与“性对象”的自私冲突。

>> 淘金是特别有吸引力的,因为无须付出任何东西就能获得利益。主动的爱变成诱惑一个选定的对象,将其作为利欲供应的潜在来源。确定此人已经受到足够的爱的控制时,主动欲望就被激活了,以便从被爱俘获者手里拿走利欲,并侵吞受诱惑者的财产。在淘金的过程中,既不需要主动顺从,也不需要主动服从,这是人类最难学习和表达的两种情感。如前所述,当爱受到欲望情绪控制时,主动的爱和主动欲望就会产生连续性的冲突。

>> 当被动的爱适应主动支配并受其控制时,常称之为“背叛”(treachery)。一个人主动顺从另一个人,被动诱导他与自己形成一种信任的亲密关系,然后利用由此获得的信息去支配此人,这就是“背叛”。在背叛中,要么因为受背叛的人构成了背叛者实现某个目的的障碍,所以背叛者被动的爱会完全适应毁灭此人的支配性决心;要么背叛者为了扩大自己的利益,迫使受背叛者与自己形成联合。

◆ 第十八章 情绪再教育

>> 人们从小被教导,“正确的事”就是那些能给他们好处的人让他们去做的事。因此,孩子们在父母面前的表现,往往符合父母设定的行为准则,而在另一些孩子面前,他们的表现却大相径庭。他们通常不按常理出牌,因为他们已经学会为了对其他孩子产生最有利于自己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行为。然而,在绝对私密、没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这些孩子的行为方式又完全不同。

>> 行为是否正常,并不取决于邻居在做什么,或者他们认为邻居想要他们做什么。必须这样教育人们:他们视为不正常的爱,其实是完全正常的。不仅如此,还必须教育人们:“爱”(真正的爱,而不是性欲)在人类的有机体中是所有活动的最终目的,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欲望必须自始至终适应“爱”。

>> 主动的爱的主导者需要具备什么特质?需要具备四个必要特质。第一,此人机体的内在刺激机制能够唤起主动的爱,这种主动的爱超过被动的爱(激情)或任何阶段的欲望情绪;第二,此人拥有足够的欲望,能够自给自足,不需要直接或间接依赖顺从领导指示的人;第三,此人有足够的智慧理解成人的所有情感机制;第四,此人对现有的社会和经济体制有足够的了解,能够适应社会重组的必要措施,从而使公众的情绪反应达到正常水平。

>> 在当今社会中,让幸福去适应成功,这种逆转冲突的关系的结果是既不幸福也不成功。所以,我们要反过来,成功必须适应幸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师书说阅读练习237《常人之情绪:DISC理论原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eg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