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了。
吃完饭,发现食堂旁边屋子里正在卖苹果,一群男女围在那儿。我便走了过去。
拿起几个看看,又摸了摸,个大色红,品相不错,估计味道也差不了,便要买。可是却找不到售货员。
反正这苹果的味道还没尝过,说不定并不如想象的那般好吃呢,莫如抓紧时间回家。
于是,我抽身离开,踏上了返乡之路。
很快便来到了村口。
沿着村子最南面那趟街一直往西走,走到头再右转,顺着一条沟绕过去,便是我家所在的那条街。
其实,只要反身向后走,就可更快地到家门口。至于为啥偏得往前绕,我也说不明白。
从几户人家的门口经过,家家户户的灯还都亮着。最西头那户房子最多,院子最大,门楼最气派。那便是赵海龙家。
论辈分,我应该管赵海龙叫姑爷。这可不是当作女婿讲的那个姑爷,这个姑爷的重音要放到“爷”上面。就是说,他是我爷爷辈儿的。
赵家是村子里的首富。赵海龙原本是个民办小学教师,改革开放的春风刚一刮起来,他便敏锐地嗅到了商机,主动停薪留职,干起了个体户,没几年功夫,就成了方圆几十里范围内唯一的万元户。
赵海龙有俩姑娘、一个儿子,二姑娘和我是小学同学,叫赵晓霞,比我还大俩月。听我妈说,我小时候奶不够吃,还到小霞家蹭过饭呢。
上了初中,小霞我俩便分开了。初中还没毕业,她便和姐姐一起,跟着父亲做生意学挣钱了。
上高中时,曾经偶尔在村子里碰见过小霞几次,每次她都低着头、红着脸,不敢看我,搭句话儿就赶快走过去。
那时候有个电影叫《红牡丹》,小霞长的就很像那个女主角。
有一次我周末放学回家,晚上跟父亲在院子里溜达,父亲的心情显得非常好,说,儿子,爸跟你说个事儿,你文叔昨天跟我说,赵海龙找他当介绍人,要把他家小霞介绍给你,我说这个事儿得由孩子来做主,等他回来问问他吧!不知你心里是咋想的。
听了父亲的话,我一点儿都没犹豫,坦率地说,爸,我现在还在上学,没到考虑这个事儿的时候;再说,虽然小霞是个不错的姑娘,但我对她就是没有那种感觉。等一等吧!
爸一听,就全明白了,说,你这样想,很有道理,我理解你、支持你!这件事就当没有发生过,不要放在心上!
其实,谁都不知道,我心里衷情的,正是文叔的独生女小香。文叔竟然还替别人家给我说媒呢,这说明我根本就不在他考虑的范围之内了。
本来,我一见到小香,就自惭形秽;现在,就更不敢多想了。
后来,我上大学时听说,文叔把小香许配给了小霞的弟弟。
得此消息,我不禁为自己当年的决定暗自叫好。试想,假如真的娶了小霞,那我和小舅子媳妇之间得多尴尬呀!
正边走边回想着,猛地前方又凭空出现了一道门,拦住了去路。
这是一道带玻璃窗的木门,窗户上的玻璃已经残缺不全,露出一个方形的缺口。
我打量一下这个窗口,以它的大小,尚不足以容我的身形过去;但这窗户的玻璃是由几块零散拼凑的,上下只用小屁钉固定,用手使劲儿一拽,玻璃即可卸下来。
我三下五除二地卸下剩余的玻璃,露出了整个窗口。凭我小时候经常钻教室门窗的经验来判断,这下完全可以钻过去了。
我先将挎包摘下来送入窗口,拉着包带儿一点点轻轻放到内侧的地面上,再用双手扒着窗边,抬起右脚准备往上爬。
还没等我上身完全钻进去,突然过来个人,手里还领着个小闺女。
这不小霞她弟弟么?
我赶忙抽身往下跳,一着急,醒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