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红楼梦》研究院红楼梦
【219】《红楼梦》第七十回内容分析②黛玉《桃花行》

【219】《红楼梦》第七十回内容分析②黛玉《桃花行》

作者: 梅美生活1 | 来源:发表于2022-09-04 22:32 被阅读0次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添柳絮词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一种代表文体,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在此前的香菱学诗与五美吟章回便有黛玉、宝钗对唐诗的介绍鉴赏与学习方法。

本回的《桃花行》创作于初春时节的万物更新之时。也就是说,从三十七回成立海棠社到如今,诗社散了一年后,黛玉因作《桃花行》一首,众人见诗称好,大家便又起兴恢复作诗热情,并把海棠社变更为桃花社,推荐黛玉为桃花社社长。

让我们来欣赏林黛玉的《桃花行》。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宝玉读到此诗,与视听黛玉葬花时的《葬花吟》一样的感觉。所以他会流泪,因为他是黛玉的知音。在贾府里,也只有黛玉才具有这种独特气质,她善于以花喻人,借屋外东风吹桃花,桃花纷飞落满地,感叹大观园里姊妹们即将迎来道别之时。

同时,黛玉无奈孤独之身,借花喻己,诠释她寄居于贾府,却深感如浮萍般飘零身世,泪水模糊了双眼,香影被裹挟于腾雾中。表达深陷贾府复杂环境的无奈之情。

特别是桃花帘外与帘内的两种风景对比,一个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风,一个是晚起梳妆的女子,风与人隔着门帘,风还是做了信使,在帘缝间悄悄钻进屋内,窥见了人比桃花瘦的女子。

花解人语庭前自伤情,斜阳照着倚靠在栏杆旁的女子,穿着罗裙的女子在饮泣,听着桃花桃叶在东风中唰声,看花绽新红叶凝碧,满眼的桃花如身陷花烟雾海。

一轮红日冲破云层喷薄而出,如同织女精心绣织的鸳鸯锦被被烧破挂在天上。女子在一场春觉中酣睡醒来,移开了珊瑚枕。侍女手捧着用金盆盛的泉水为女子洗漱,女子的面容去涂抹了胭脂般倒影在水盆中。

胭脂的颜色鲜艳到难有什么能与它相比,而花的颜色却像愁人的泪水。如果将人泪和桃花相比的话,泪水任它长流桃花却仍然妩媚。含泪赏桃花泪水易干枯,泪干春光已尽花儿也凋萎。

凋谢的桃花遮掩着憔悴的人,桃花飞落后,人会疲倦不堪,天色已近黄昏。杜鹃一声啼叫春色已尽,只有那寂静的窗帘上空留着月亮的痕迹。

整诗桃花起兴,却以春尽桃花落满地流露着林黛玉的哀音。贴合《桃花行》诗题,却也引来了读者伤春之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19】《红楼梦》第七十回内容分析②黛玉《桃花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tv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