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9.24上午,
第一个授课的是兴业路小学的张思媛老师。
师生共同回顾精读课文主题导入新课,简介作者,明白本文用了倒叙的写作手法。
以“作者回忆了一件什么事”引起孩子们阅读的兴趣,齐读课前导语,并从中提炼出学习任务。

出示学习目标一,指名读学习目标,生根据学习提示进行自主学习,讨论交流(5分钟)。

四个小组的汇报都能抓住关键词谈感受。

出示学习目标二,生谈想法。
拓展阅读:
选自《红岩》的《狱中联欢》,生边默读边作批注。
汇报交流感受。


自主默读“小萝卜头”的故事,快速阅读作批注并交流感受。
对于新教师来说,她的课堂非常稳,小组合作交流很有序。
本单元单元主题:点面结合该如何落实?

第二个授课的是东区实验的张莉老师。
回顾导入,生简介作者

很自然地让学生明白“倒叙”,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如果能教给孩子方法会更易完成。

出示表格,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自主完成,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师巡视并提醒孩子,如果找到的相关句子比较多,可以标出序号,便于分享。

生汇报时有些冷场,这种情况也在我的课堂上出现,究其原因该是我们的引导语有问题,同时,非要引导学生回到自己的教案中也是原因之一。 根板书设计很巧妙,学生很容易根据板书设计说出三处灯光的联系及与课题之间的联系。

阅读链接《毛主席在华山》,出示阅读提示,给学生学习的抓手,更好地落时“点面结合描写场景”的语文要素。

推荐阅读书籍《七根火柴》或《红岩》
第三个授课的是文峰路小学的陈志丽 谈话导入: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检测预习情况

理解词语
整体感知课文,学习提示给了孩子们学习的抓手,更有利于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示孩子们看开头、结尾,与中间今别写的什么时候,引导孩子认识“倒叙”。

合作探究
红色字体更易给孩子们视觉上的冲击,引起注意。但文字描述换成表格式会更好。
反思:
当第一个孩子发言完全时,是否可以让大家再互相说一说,师小结后,重点体会点面结合的描写表达出的作者的感情?

自主学习,作批注 全班交流

主题概括与前边环节重复了

以革命英雄图片引出课内拓展:由名垂青史的英雄到无名英雄的过渡。
全班交流感受。



三位年轻老师的课堂都很稳,大同小异又各具特色。本单元有两个主题:革命情怀和点面结合的场景描写。回顾精读课文导入新课,前勾后联。也有不足之处:略读课文讲解过细,但三节课下来,哪里是点?哪里是面?如果我是学生,就一头雾水。
孜孜不倦地追求,对文本的解读
①渗透快速阅读方法,巩固旧知②点面结合的描写,单元整体备课,关注课型及单元位置,关注交流平台,师要起到总结、强调、强化的作用③对学情的考虑④巧妙的板书设计画龙点晴,要体现单元主题⑤略读教学目标的指向⑥注意小练笔的时机,目的和内容,要考虑学情⑦人文精神的渗透,英雄图片的出示,以点带面,引出更多的英雄⑧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