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导演侯孝贤以拍文艺片著称,一直有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从不会为了票房,拍一些连自己都不满意的作品。
电影《聂隐娘》的拍摄过程最能反映他的较真。
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侯孝贤拒绝在录音间混音,因为觉得那样的音效太假,非要在现场收音。
除了反对录音间混音,他还不太想做特效。比如,要拍鸟群惊起掠过湖面这样的镜头,如果用特效就很容易,但侯孝贤坚持拍真鸟,为此等了半天,才等来百鸟齐飞的画面。
到了侯孝贤这样的程度,你会只忠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努力去征得外界的认可。
只有忠于内心,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而不是为了成全别人的目光,活成笼中的宠物,在别人的期待中演着自己不擅长的剧本。
剥夺一个人选择的权利,就是剥夺他探索自我的权利,也是剥夺他人生的权利。
我也是在真正把教育做为毕生的事业之后才发现,只有当一个人做着他发自内心真正热爱的事情,才能链接到最深处的能量,“野心无法成就你的,但是热爱可以”。
只有当一个人努力靠近梦想的时候,他才找准了自己在这个社会的坐标,他整个人散发出的光芒,可以照亮别人走出黑暗。
所以,如果还有下一次的选择,请一定,要忠于内心,活出你想要的样子。
像武志红老师说的,忠于自己的内心,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而不是别人期待你的样子。别人并不清楚你想要的,他们只清楚他们自己想要的。所以不要成为他人实现自己梦想的垫脚石,你要走你自己的路。
忠于自己内心的人都是孤独的,因为他不随从世界!忠于自己内心的人特立独行,因为这个世界不理解他的内心!他的词典里面没有“随大流”这样的字眼!比如陈丹青!
陈丹青对中西艺术及社会现象等诸多问题,都进行了颇有价值的思考,陈丹青做过很多演讲、访谈他对教育、城市、影像、传媒等,文化领域、社会诸多现象有独到见解,并以其率性与机智,给予公众心智与感受力的冲击,是目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批评者,是中国具有良知与鲜明的独立人格,敢于公开表达自己思想与观点,并大声疾呼的公众人物,是被很多人认可的一位,现代中国以自由主义精神深刻思考的坚定先行者。
在陈丹青身上,有着很多知识分子,已经不具备的人道情感和人格力量,敢于对现,提出质疑,对很多社会事件有着知识分子,本该有的冷静思考和犀利批判公众对陈丹青的掌声与拥护,也传递了一种渴望:便是希望这个国家多几个陈丹青。来改变集体沉默、习惯了伪装的时代面孔,希望中国的知识分子能再,勇敢一些、再犀利一些、再清醒一些,每一个他都是真实的他,那股子独有的对真实的追求就是他。他遵从内心的呼唤,不装!他忠于自己的内心,犹如鲁迅一样的呐喊!
村上春树说,你要学会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必定是忠于自己的内心。
说起村上春树,很多人会想到“诺贝尔文学奖常年陪跑者”这一标签。尽管读者一次次为他遗憾,但得不得诺奖,村上本人却是不怎么感冒的。
2003年,村上作品的翻译家林少华问他关于诺奖的问题,村上回答:“对于我而言,最重要的是读者,诺贝尔文学奖那东西政治味道极浓,不怎么合我的心意。”
村上就是这样,写想说的话,讲想讲的故事,不受名利烦扰,只忠于自己的内心。在日本文坛,他是个别具一格的作家,文风独特,行事也和常人不同。
村上很少与外界往来,不属于任何作协组织,不爱抛头露面,不上电视,不做报告,采访也很有限。在别人都想一夜成名的年代里,村上却努力把自己活成了个普通人。
他说:“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忠于自己的内心,就认可自己的感觉,惯性运行自己的生活节奏,不迎合政治味道,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先生说:“把自己交给繁忙得到的是踏实。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如果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那就是真实。"忠于自己的内心就是要过真实的生活,是来自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真实,不懊悔,不羞耻,和平,喜悦!
你是否听到内心的声音,是否遵从并忠于自己的内心,就如陈丹青,就如村上春树,就如梅贻琦老先生,无问西东,忠于内心,活出自己该有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