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X金融的工作周记-简书小号
中国教育的窘境:找错了起跑线和方向

中国教育的窘境:找错了起跑线和方向

作者: 847a4bf9dddb | 来源:发表于2017-12-20 16:03 被阅读41次

    这是之前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应朋友的建议将他们进行一次迁移。有的时候温故知新,愿我们离开离开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成为终身学习者。

    ———————————————————————————————————

    这周我们说教育,最近在整理教育产业的一些材料,发现许多新的产业趋势,有些心得拿出来给大家分享。要把教育说明白必然是深刻的,所以文章略长,期盼对大家能有收获。

    1/教育焦虑根源——阶层竞争

    不管是前端时间的北京天价学区房,还是最近郭晶晶儿子的天价幼儿园,都成了朋友圈热点,这背后反映的是当下人们普遍关于教育的焦虑。教育历来是中国家庭非常关注问题。教育改变命运,但如果影响下一代命运的事情变得越来越贵,这不由让人焦虑。

    这种焦虑的根源在于阶层的竞争

    阶层是社会分工协作的必然结果。一般而言,在阶层跃迁的道路上,教育可以说是阶层竞争动态博弈的工具(感兴趣的可回看之前文章《中国新阶级》)。在阶层跃迁的道路上,一个人通过教育掌握某项安身立命的技能,从底层奋斗到中产阶级是相对容易的,我们也无数次看到社会存在这样的例子。但一个人要从中产跃迁到精英阶层,除了重视教育,还要讲究方法和机缘,并且通常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所以我们也会发现,绝大多数关于教育焦虑的人,主要集中在中产阶级。因为突然发现教育“见效”不再那么立竿见影,本着“技多不压身”的传统想法,比较本能的做法就是加大投入,甚至在行动上还会略显偏执。

    当然,重视教育并不是中国父母的偏执,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1.高薪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壁垒在不断加高

    2.技术的进步在加速阶层的洗牌和分化,高知阶层碾压底层是常态

    3.保持足够强的学习能力是保持在本阶层的关键。

    阶层的改变是社会复杂竞争或者说动态博弈的结果,社会上也存在许多二代、三代阶层滑落的事实。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在不同阶段是会存在关键选择,但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法往往功利而得不偿失。与加大投入相比,对教育的认知升级明显更为重要。所以,与其关心如何买个学区房,还不如站在全局去思考社会教育资源的分布,了解教育产业供给的投入,然后再考虑家庭自身情况在教育上做长期最优化的选择。

    谈到阶层变动,在教育这个领域也有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在父辈那个年代,往往是最优秀的人去当老师,到了我们这辈,回想同辈的人,往往是混得最差的那部分人才去上师范当老师。在基础教育领域,受制于体制的限制,许多教育工作者都“跪着教书”。教学负担繁重不说,还要承担许多额外责任,但却在正常情况下难以能获取体面生活的社会回报。有点能力人早就自谋出路,在体制外寻求回报已成为常态。

    中国在国家教育经费支出也在近年才勉强超过GDP的4%,这一数字原本还是2000年时制定的2010年的目标,而世界目前的平均水平都在7%以上,发达国家甚至超过9%。相比中国取得世界瞩目的经济成就,中国教育的投资严重不足,再加上教育资源分配不足,造成了教育资源紧张,所以也不怪中国人们普遍教育焦虑。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下,跪着教书,不可能教出站立的人。

    2/学校——百年前的人才制造机器

    去学校上学已经成了教育的必经之路,却很少有人去思考学校这种教育方式源自哪里。给出这个解释的,是2013年TED Prize的获得者,物理学教授Sugata Mitra。四年前,他演讲的主题就是在线教育。

    学校这种教育形式起源于大约300年前,起源于这个星球上最大的、也是最后一个帝国——大英帝国。

    想象一下如何在没有电脑也没有电话的情况下,管理一个几乎遍及全球的帝国:文件资料需要靠手抄,出差需要靠轮船。但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们确实做到了。他们所做的事令人惊奇:他们创造了一台由人组成的覆盖全球的协作机器,这台协作体系如今在绝大多数国家仍在运行,它被称为公务员行政体系。而要让这个体系运作,需要许许多多的人,这就催生了另一个体系去培养这些人:学校。

    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英帝国

    这些将成为未来公务员体系中一分子的人,他们必须是协调一致的。他们必须了解三件事:书写要规范,因为资料都是手写的;有阅读能力;会在脑子里作加减乘除。他们必须在掌握技能上一模一样,这样才能从新西兰随便挑一个人去加拿大能立刻派上用场。

    但这样的学习方式,所依赖的假设之一是,万一你以后会用到这些知识呢?但现在不同了,我们有互联网,有了百度和谷歌,大部分知识甚至的技能的初步获取十分容易。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充满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许多职业技能都会迅速过时,但如今我们的教育系统,却仍在基于那个不复存在的帝国遗留的教育体系,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着同质的人才。

    “毕业基本等于失业”这一普遍现象基本就是当下教育体系的必然,过于僵化且饱和的应试教育反而让孩子失去兴趣培育及未来职业选择的空间。所以,尽管我们重视教育,但我们是将孩子们放入到了百年前的人才制造机器中。而付出了十多年的时间、金钱以及心血之后,很可能只是把孩子打造成为了一个不合时宜的人。

    如果真有什么起跑线,那也应该是家长对于教育的认知。Sugata Mitra教授在那次TED演讲有段对现代教育描述颇为深刻。学习应该是“自我组织的事情”,而成年人或教育制度,要做的是应该给这些年轻人一个自我组织的学习的环境。所幸,学校以外教育培训的澎湃发展、教育投资推动以及互联网等各种技术在教育的深入应用,正能够给孩子们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

    3/教育培训和产业投资

    教育培训是个非常细分、垂直的产业,目前在这个领域领头的是两个极具代表性的企业,新东方和好未来。曾有人言,全中国其实只有4家教育培训机构:新东方、好未来、在线教育和其它。

    新东方是中国第一代教育培训机构的典范,创始人俞敏洪老师自身也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质。新东方可以说率先开启了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培训模式。许多上过新东方课的人应该都有印象,新东方老师在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就会说:如果你想提高你的英语水平,请不要来新东方。如果你想提高你的GMAT考试成绩,那么你来对了。事实上,全球大部分的Test Preparation机构都是通过提供各种考试技巧,来帮助学生提高分数。新东方这种做法也无可厚非,十分契合中国应试教育学习习惯,让新东方在全球化和出过留学热的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当然,那么多年过去,新东方也不仅只在语言学习和出国留学领域。在新东方成立10年后,慢慢涉足了K12业务,在近些年来中小学学业压力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K12业务目前已经撑起新东方的半壁江山,2016年新东方财报显示,K12收入贡献占比已经接近55%。

    面对新东方,学而思是真正的晚辈,但却从K12领域起家。当2002年,新东方集团在全国市场开疆拓土的时候,一个叫张邦鑫的北大生命科学研究生,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之外做着7份兼职,其实有三份是家教,两份是带辅导班,他的特长是补习数学。一年以后,嗅到商机的张邦鑫和同学曹允东创立学生课外辅导机构学而思。他们一开始走得是研发模式,将大量精力投入到课程和教材研发上,同时注重口碑,一个一个细分市场做深,所以初期发展极慢。最初,受制于资源和人才,学而思只做奥数,而且只做五六年级,初一初二还是后来随着学生升学顺着做,这样专注反而建立了品牌和口碑。在2008年的时候,好未来迎来爆发式的增长,学生数量迅速到了几万的量级,也开始围绕K12领域在品类和地域进行深入深耕式慢速扩张。最终,由于清晰的定位和出色的管理下,2010年学而思在纽交所上市,随后更名好未来。

    K12可以说是教育的主战场。K12是什么?K12即kindergarten through 12 grade,指的是从幼儿园到12年级段的中小学课外辅导。据统计,目前K12领域已经是4000亿的市场。巨大的市场反应了家长望子成龙的期望和对教育投入的偿付能力。大多数学生的学生课业负担也从课内转向课外,但家长仍然十分焦虑。然而,这样就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么?

    2016年末《疯狂的学而思,疯狂的校外培训》一文刷遍朋友圈,文中许多现象也值得我们深思:

    “教学进度很超前,一年级数学学的都是四五年级大纲内容”

    “吃透了应试规则,教给孩子都是套路”

    “做题都是走捷径,遇到综合题就不行了”

    套路和捷径,让孩子思维固化,产生定式,不去思考。超前过多相当于透支,孩子的后续发展力自然减弱。老不想输在起跑线,频频提前抢跑。第一圈跑得太快,但第二三圈力气用没了,就跟不上了。当然,对家长而言,对学而思趋之若素的重要原因是,上了学而思,孩子的考试成绩上去了,提分有效果。成绩好,一好百好。看着比人家的孩子优秀成绩,自己家的孩子课余时间还“荒着”,不由心慌是人之常情。

    教育毕竟不止于K12阶段,而要考虑一生受用。成长起来的K12教培产业,却在应试教育路上越行越远,这不得不说是教育的产业化之殇。这很难说光是教育产业的问题,毕竟抛开体制,产业还是需要有商业模式才能长期存活,最终还是家长在买单。

    如果一直秉持“有用”教育的想法,受限于对全周期教育的认知,不免会在教育上陷入盲目和短视的窘境。就拿奥数来说,一线城市那么多家庭孩子学奥数,还指望奥数能加分,这明显是在耽误孩子。所以,这是一个种瓜得瓜的问题。家长对教育需要有一场认知升级,只有真正洞见教育的本质,对一些短期“效果”不明但长期有益的教育买单,产业端才能有所改变,我们也才能有更好的教育系统。

    2016年教育产业的风险投资情况也正反映这样的趋势。除了主战场K12,智力成长的早幼教、以兴趣教育和STEAM教育为主的素质教育也逐渐涌现新的玩家,这说明这块市场同样有付费的需求。

    好未来这样的行业先行者,也认识到当下教育模式对真正教育的局限性,也在用投资的方式寻求突围和布局。在这点上,“理科生”张邦鑫明显比他的前辈“文科生”俞敏洪布局能力更强。除了主营业务K12领域,好未来近年来可谓投资了教育领域的“半边天”,包括幼儿教育领域的宝宝树、小伴龙、嘿哈科技、鲨鱼公园,K12的学科网、作业盒子、轻轻家教,外语留学类的顺顺留学、励步英语,可以说好未来围绕K12的前后环节,基本实现从幼儿到少儿再到K12再到留学的覆盖。好未来还在职业教育投资上发力,比如混沌研习社和果壳网。除此之外,好未来还投资一些前沿的教育项目Minerva大学、备考平台LTG、游戏化学习产品Enuma这样的国外教育科技公司,以及自适应学习平台先驱Knewton。

    像Minerva大学及自适应Knewton平台这样的投资非常值得期待和想象,代表了好未来对全球教育最先进和前沿领域进行布局。对教育探索的价值远不止简单的财务和战略投资,不得不说好未来应该会有一个好未来。

    4/教育的互联网+与自适应教育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在教育领域的一些前沿应用,有可能在改变当下教育体系的窘境,更好地基于现有基础创造很好的学习环境,我们正经历技术重新定义教育的过程。

    在教育领域,大数据展示了强大的创造性。教育领域的大数据属于强认知,数据背后隐含了学生努力改变未来甚至为了提升分数等强烈的学习动机,产生的数据具有在线参与时间长和参与程度高等特征,这样就为给教育创新者优化教育体验和学习效率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间。把这些有价值的数据连续操作处理,就可实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通过对学习行为数据的收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作出调整,最终达到个性化学习、量化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这就是当下十分火热的自适应学习。

    2014年,美国进行了一场关于自适应教育的人机大战,在这场人机大战中,自适应教育表现出了三个亮点:学生的平均分高出人工教学实十几分,整体成绩提升效果显著;及格率提高 10 % ,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效果更为明显;学生整体提前 44% 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效率提高。与之相比,传统人工教育方式中,老师和学生都会感觉略显笨拙。这场人机大战表明,自适应教育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传统的人工教学。

    适应性学习是一个以课程应该适应每一个用户的思想为前提的教学方法。适应性学习指的是一个连续的适应性系统。系统对于每个用户的表现和活动都进行实时的响应。系统通过在正确的时间对每个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从而使得学生达到所制定的学习目标的可能性最大化。换句话说,自适应学习回答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如何通过特定数量的试题精确的掌握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个是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一个学生的当前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状态,那么这个学生从现在开始应该学习哪些新的知识。相比传统更为普适性的教学大纲,自适应学习明显更为动态。

    自适应学习可以理解是一种基于精准的诊断系统和大数据分析才能完成的实时推荐引擎。算法的核心在于对学生能力的动态建模和对其教育路径的规划。由于不同的学生学习和遗忘知识的速率不同,来自不同的教育背景,有着不同的智力程度、注意力范围和学习方式。因此,设计一个对于每一个学生的特点都敏感的实时推荐引擎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工程。所以,一家机构是否真正拥有自适应系统的首要前提,取决于这家机构拥有并掌握较强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力。由于教育大数据创造性,AI+互联网教育将具备强大的活力。

    教育的路径规划是基于知识图谱,知识图谱基本是所有自适应教育产品的核心。想要把学生长期学习层级和知识的巨大网络效果结合起来,需要建立起一个跨学科的知识图谱,对每一个参加课程的学生形成一个强大的个性化学习方案。在细分化的知识之间搭建知识图谱,理清多个概念之间有着先决条件的关系,将知识图谱中的内容定义为“已知”或者“评估”的特殊关系,在通过测试学生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就可以得出学生掌握其他知识点的概率,系统就可以自动筛选课程和习题。教授的内容越多,或者被加入到系统的每个概念的评价越多,适应性学习体验就变得更加准确。当可视化以后,知识图谱通过课程材料可以向学生提供潜在发展路径和判断,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自适应学习能让学生更好的审视自己。在自适应系统中,学生能够获得持续更新的学习概览,包括这个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以及他如何学习效率最高的信息。这个概览是不断变化的,随着学生在平台上学习的时间越长,这个概览变得更加的智能。一个学生使用课程的时间越多,平台对于服务目标学习材料的效率就越高。学习本身就是长期颇为辛苦的事情,学习成果不断及时更新是一种正向激励,能最小化沮丧、迷惑等不利于学习的感觉,以一种自然授业解惑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会学习,教育和学习根本的区别在于,教育是自上而下约束性的要求,学习则是主动性的。终身制学习的年代,自适应教育无疑是技术融合教育和学习更为先进的学习方式。在DT时代,数据和服务将共同成为未来教育的核心,数据的应用可以让学习个性化,让收费从按时间付费变成按效果付费,更长远的看,甚至可以按学生的发展和成功付费,那个时候才是技术真正的对教育本身价值的挖掘。

    5/站在TED台上的少年们

    在2013年的那次TED大会上,最吸引人关注的反而是几个少年少女。

    第一个少年叫Taylor Wilson,的确可以被称为是天才。他在11岁时读了祖母给他买的一本叫做《辐射童子军》(The RadioactiveBoyScout)的书后,对书中1990年代中期密西根少年DavidHahn尝试在自家后院制造核反应堆的故事非常着迷,于是也开始自己尝试。到14岁那年,他制造出了自己的核聚变反应堆。站在TED讲台上时,他还不到17岁。他说他想要辍学创业,研发出一种安全的、用核废料为原料的核裂变反应堆,以解决地球上的能源问题。

    他的设想是:反应堆能利用冷战时废弃的核原料作为裂变反应原料;通过气体代替蒸汽来推动涡轮旋转,让反应堆运行时的温度比普通反应堆温度更低,因此一旦有泄漏也不会喷出有害物质;燃料是某种熔盐,让反应堆压力不会太大,爆炸可能性也更小;当意外发生时,核原料将被排到反应堆下装有中子吸收剂的深槽里;这种反应堆可以通过流水线的方式生产,能够安装在世界各地。在TED的现场,宣称他的时间表是两年内做出这个核裂变反应堆的原型,在5年之内将之推向市场。

    是否有种目瞪口呆的感觉?他的TED演讲完后,TED的总策划人Chris Anderson同样惊讶的上去问到,“你从哪里来?是外星人么?。

    他回答说,他被好多人问了类似这样的问题,但他觉得他和普通人一样,只是愿意去追寻自己的热情而已。当然,他也解释了为什么做出这样的成就。他说,即使是在2000年,很多知识都是很难获得的,只能从大学图书馆中得到信息,至少也得师从一位教授才能知道这个领域究竟正在发生一些什么。但现在,你通过互联网就能查到足够多的信息。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他能在网上——例如Amazon和Ebay上——买到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作为核反应堆的原料。他觉得,如果David Hahn生活在他这个时代,也一定能够成功,因为获得知识的门槛变低了,动手去尝试并验证知识的成本也变低了。他的成功,不过是利用好了这种便利,进行了自我学习和探索。

    Taylor的例子也许还是比较特殊,但如果观察同样站在TED上演讲的其他孩子们,会发现他们和Taylor都有个共性——他们都善于利用互联网。

    华裔女孩Jeanny Yao和MirandaWang来自温哥华,是中国移民家庭。她们看上去是那种典型的好学生,以及活跃的社区活动参与者——她们从8年级开始就热衷于参加环保社团。2011年,一次偶然的垃圾场参观之后,她们开始了解邻苯二甲酸盐这种被广泛作为塑化剂的东西。这种化学成分难以降解,并对人体有害。她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Google进行搜索,而搜索结果将她们带到了维基百科的页面,以及公开的论文文献。几个月的时间后,她们在当地河流里找到了一种能够降解塑化剂的细菌。

    对于15岁的Jack Andraka而言,互联网上提供的无尽资源使他在发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能立刻去追寻,最终他通过互联网帮助发明了一种早期胰腺癌探测仪。Jack在2011年因为一位他喜爱叔叔的死开始探究胰腺癌。他开始的第一步是在Google上输入胰腺癌这个单词。他发现这是种5年存活率只有5%的致命疾病,而危险的原因在于胰腺在人体深处,难以成像,因而难以发现早期的症状或肿瘤。而一旦被发现,通常已是晚期。虽然胰腺癌会使得人体内产生大量叫做间皮素的蛋白,但是科学家还没有找到一种可靠的方式在普通的体检中找到这些蛋白。

    年少毫无经验的Jack不断学习和实验,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发明出了一种简单有效检测这种间皮素的方法—将有导电特性的碳纳米管和特定的间皮素抗体结合,当遇到带有大量间皮素的血液时,这些抗体会和间皮素结合并且变大,并将纳米管彼此分离,使得导电性变差;导电性越差,说明血液中的间皮素越多。这种方法使得最后的产品只需要一小片试纸、1/6的血液和5分钟的时间,而且检测结果比传统普遍使用的方法要更为精确。

    我们需要正视和思考互联网到底能给教育真正带来什么。2013年TED Prize的获得者Mitra教授在印度进行了数年在线教育的实验。一个在他的实验中反复被验证的现象是,那些用Google来搜索作业答案并和同学们讨论答案的孩子,在此后的闭卷考试中依然能获得好成绩。所有这些实验证明了两点:首先,学习没有一定之规,也许当新技术涌现时,孩子们利用这些技术能学得能更好;其次,Google和维基百科这样的工具事实上提供了知识民主化,并为更多孩子提供了接触新知识并进行学习的机会。

    通过互联网,甚至是3岁小孩都会使用的Ipad,再无知的孩子也能自我学习,并学习得很好。如果静下心来观察,你会发现这些孩子们正在考虑这个世界的趋势,观察世界将发生什么,思考什么对这个世界是重要的,然后没准你会发现正是这些孩子在改变世界。就像发明早期胰腺癌探测仪的少年Jack所言,“成年人没有发现这种方法是因为他们只关注某一个领域”,而孩子们往往处于一个很好的十字路口,互联网让他们有了点知识来做事情,虽然很多方面依然幼稚,但却也因此不会给出一个预设来拦阻那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优质教育的终极核心,并不是教你如何成功或者完成某个人生阶段登上巅峰,而是如何让你更好的自我组织,忠于自己的兴趣,在这个领域成为实现个人理想并同时对他人有价值的人。

    剑辰说

    富兰克林有个经典论述,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唤醒人,赋予人自我学习的能力。

    我们需要建立认知,教育资源永远是短缺的、有限的,只有先完成自我教育,学院教育才更有可能发挥效用。

    由于中西方教育都经历过的,再说点感受。

    中国教育最为痛心的问题是,基础教育阶段时间都花在应试上,没有精力进行博雅教育,其实并没有真正构建合格的基础能力,导致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时候后劲不足;而在高等教育阶段,又过于强调素质教育,但在专业和技能教育相对欧美国家其实远做得不够,并未能培育在社会具备竞争力的人才,导致大学生就业普遍困难。

    当然,许多人直到完成工作前的全部教育阶段,也没有真正开启最好的教育——自我教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9833729b19e2:剑辰真的好有诚心,完成这篇文章,思考深入,有理有据。学习学习
        847a4bf9dddb:@暴雨镰刀 谢谢夸奖,能有帮助就好
      • 9833729b19e2:👍👍👍👍👍

      本文标题:中国教育的窘境:找错了起跑线和方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ig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