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瑞敏,本周故事会主题――特殊时光,开始不知道写什么,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感觉她越来越不需要妈妈了,上周居然“赶”我和甜爸出门去看电影,人自己在家写作业,看漫画,玩儿手机安排的井井有条。
昨晚发一条关于甜宝的朋友圈看到大家留言,我留言说“陪伴,不只是人在旁边就可以了;需要放下手机,用心表达,才能让情感流动,使两个人真正亲密”,然后我就知道写什么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4081458/ed8469e67e3340c7.jpg)
我想到去年五月份,我和甜的某次聊天,甜宝说:“有时候感觉妈妈完全无视我;有时候又感觉妈妈对我关注的,我就是你亲闺女似得,不!我本来就是你亲闺女,总之,就是感觉我就是你的全部。”
我问她是不是有时候妈妈工作忙忽略了她,小孩回答:“妈妈,无视和忽略不一样!忽略是你忙暂时忘记了我;而无视是,我明明就在你面前,你能看到我,能摸到我,能听见我说话。可你就是选择无视我,我觉得你就像个隐形人,我感觉不到你的存在。”
我接着问什么时候她有这样的感觉时,甜宝回:“你一边和我玩游戏,一边不停的看手机,我就很烦,觉得你无视我的存在,手机比我还重要。
后来我们一起头脑风暴解决方法时,甜说:“当我和你说话的时候,哪怕你再忙,不能随口说‘我知道了','一会再说’这样的话!你要看着我,认真的告诉我;或者你把注意力给我,你听我把话说完也可以。”
可显然我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庆幸的是我很快看到并及时修复了和甜宝的关系。
学习的路就是如此,不可能你看到了就没有了,而是经由一次的看到,让自己带着觉察当下次再发生同类事件的时候,可以更快的看到并跳出来,直至某一天,新的模式形成。
回想过去,甜宝感觉我“无视”的时候常常是我拿着手机,身在曹营心在汉,没有全身心陪伴的时候。
与平常不同的才叫特殊时光,需要放下手机,切断电话;需要全情投入,一起做一件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4081458/4a119912a6b19285.jpg)
还记得甜小时候,那时我作为店长,常常因为某段时间工作忙,感觉忽略了她,特意调休在家陪她,但总会有各种理由转移我的注意力,比如接电话,看信息,做饭,收拾家务……,甜会不停地喊“妈妈,妈妈”,我就会烦:我都特意调休在家陪你一天了,就忙点我的事,还是正事,你就不能自己玩儿一会儿吗?
后来进入漠子家,才知道,不是孩子不知道满足,而是我没有做到全身心的陪伴!
再后来,就和甜约定了亲子时光,每周两次,每次半小时,我放下手机,就把自己当作一个孩子般,哪怕是粘贴画游戏,我也能津津有味的陪着她玩儿。当约定时间到了,我再去忙自己的事情时,她就会变得比较安静,除非是需要我帮助的时候才会喊我。
爱到最美是陪伴。
陪伴,行的是身,用的是心。
再后来,当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发现,就如时间惯例表一样,好像我们家已经没有特别规定出来的特殊时光了,这些已经融入了日常,我觉得,只要彼此全情投入去做同一件事,哪怕聊天,或者吃饭、散步、看电影都属于我们甜心家的特殊时光。
这样想想,还是有的,只是没有用文字条款呈现出来罢了。
好了,本周的故事就到这里了,我是瑞敏,下周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