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上了一堂公开课,在知道要上的时候心里着实着急了一把,因为班级纪律实在不好,上课时总有孩子趴着躺着,最麻烦的情况是孩子总不在状态,无论怎样启发,引导,游戏,还是一脸茫然的看着你,或者根本不听,这是本班最大的问题。今天上课时总担心出现这样的问题,所以时刻关注着班级情况,不出所料,果然有孩子不听讲,收拾了一两个不听的,让一个孩子把手里玩的东西扔垃圾桶后,班级的纪律好点了,在有孩子没张嘴跟着读,重复再来几次后总算一眼望去没有不理人的孩子了。后来这节课上下来的情况出奇的好,比以往任何一次上课都要顺利,完整的把课程内容上了下来,而且时间刚刚好。听课的老师纷纷赞叹学生听话,课堂组织情况好。然而在后一节课时,上课效果又回到以前,一节课说一句吼两句,课程内容很难顺利进行。下来总结了情况,为何公开课时能进行下去,至少课程内容能顺利讲完,平时课堂却老是被打断,到底是学生当时的情况不一样,还是老师组织的情形不同。归纳原因,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组织的情况不一样,公开课时,为了保证课程质量,我会很关注学生的上课情况,但会以对课程影响程度最小为原则处理,尽量保证上课的整体情况,而平时上课过多在意学生表现,过分注重学生行为训练,经常因为一两个学生而打断课程进程,花费大量的时间说教批评,但批评下来的结果达不到预想的要求,反而因为中断课程导致更多的学生脱离上课情景,而被批评的孩子也往往也会因为被过长点名批评而心生逆反或无视心理,这确实得不偿失。在课程中如果过多花费时间在批评学生行为上,确实有点本末倒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