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的序中有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 “生命的至重”就来自于这本药书。医者仁心,人的生命最为重要。
身体上的病痛需要医生来帮助治愈,心理上的疾病由谁来负责呢? 最重要,最天然的那个心理医生就是孩子的父母,尤其是孩子的母亲,她是孩子最重要,最核心的养护人。
孩子刚出生,就天然成为最重要的生命。哪个父母不是爱子如命,可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多数父母不是懵懵懂懂,就是力不从心。
自以为已经为孩子倾注了全部,却不想往往事与愿违,反而给孩子带来了巨大伤害,结果南辕北辙。
人类,有自己物种的生长密码,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懂得生长密码的人用心养护。即使是一棵小树,一盆小花,要想长得茂盛,开得灿烂,都需满足必要的生长条件。那么父母们,在生孩子之前有多少经过系统学习,可知如何去养护这至重的生命?
孩子的成长期分为多个阶段,不同时段里孩子的特点和需求不同,因此需要父亲母亲付出不同的用心,才会带给孩子良好的养育。
物质的东西,外在的需求,容易看到也容易学习; 但是心理的变化,内在的需求,就像黑箱一般难以琢磨。
心理学,是人类的至宝,它揭开了黑箱里的秘密,为人父母怎能不去学习!
父母们,你们真的爱孩子吗!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影响孩子的外在因素所占比重是,家庭64%,学校25%,社会11%。我们可以看到,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占比最大,是决定性的。
所以,什么样的父母,基本上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孩子,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
教育是先输入,再输出。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输入者,也是最重要的输入者,最大的教育责任是父母的责任,所以教育先要解决父母自身的问题,然后才是教育孩子的问题,这个逻辑顺序是进行正确教育、有效教育的前提。
请继续关注生命的至重【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