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人旧事旧亊新提重庆市
护根固本  耀我中华/贺岩

护根固本  耀我中华/贺岩

作者: f28dc5f1e65f | 来源:发表于2017-10-31 21:57 被阅读19次

    护根固本 耀我中华

    试论华夏“文艺复兴”活动的兴起
    贺岩

    欧洲的文艺复兴支撑西方的工业化,使西方国家先行一步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

    近年来,中国在经济、科技,国防等方面都得到迅猛的发展。国民总产值位跃居世界第二。但是在另一个战场,我们曾以之为傲的华夏文明却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西方文化用其掌握着话语权的优势,千方百计地对华夏文化进行全面剿杀。无论是文学、电影、哲学、还是逻辑、伦理、美学。或斩草除根,或断章取义,或僵桃李代,企图从根本上动摇我们的斗志,从精神上摧毁我们的信仰,以达到不战则屈人之兵的目的。在其普世价值的大纛下,我们的后代一代比一偏离甚至抛弃祖先的文化,投入西方文化的怀抱。欧特曼代替了孙悟空,圣诞节取代了春节,蛋糕取代了寿桃寿面,白色的婚纱代替了大红的喜服,阿弥陀佛变成了上帝保佑-----

    不要小看这些似乎无足轻重的东西,它们经历过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代表。文化没有了,这个国家还存在吗?这个民族还存在吗?无论你国力多么强盛,文化的丢失等于背祖弃宗,掘祖坟烧宗庙,就是满盘皆输。蒙古铁骑曾经踏遍中原大地,但几十年后还得“望青山而掩泣兮”。满人曾经一统中华,但是200年后,除了一件女人穿的旗袍,整个民族都消失殆尽。原因很简单,他们灭了汉人的国,但被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汉文化灭了族。反之,犹太人被灭国1000多年,被迫流浪世界各地。但是凭借《马太福音》和希伯来语的凝聚力,他们不但恢复了祖国,而且使之成为世界级强国。

    文化乃民众之文化,历史乃民众的历史。要保卫华夏文化已经不单是为政者的事,也是全华夏民众的事了。只有全民族行动起来,打一场人民文化的战争,才有可能坚守现有的文化阵地,并伺机夺回已经失去的文化阵地,使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得到延续和发展。一场看似无滚滚硝烟的生死之战正在无形的战场上激烈展开。

    请看看这本文稿。《街坊情怀石桥铺的故事》街坊情怀~石桥铺故事连载目录 - 简书 http://www.jianshu.com/p/767164da0ada 60多个作者,100篇回忆录,60多万字,记叙的对象就一个“石桥铺”镇。我们实在想不出中国还有那个“乡镇”不出一分钱,不出一个人,不出一份力就完成了如此规模的“镇史”。

    这本书名叫《天地留痕》,副标题“重庆一中老三届知青回忆录”。书中收集 人的回忆文章篇,共计万字,照片。知青回忆录,这不是第一集,也不会是最后一集,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如果知道第二集副标题为“重庆一中老三届回忆录”,去掉了知青二字,你又会作何感想呢?如果还知道更多正在提笔的同学已经在强烈要求出第三集,第四集,你还会作何感想呢?

    这本《故人旧事》是重庆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重庆市南岸区巴渝文化发展中心专门组织力量编辑的主题策划丛书。它标志着研究会已经跳出了知青的藩篱,开始融进大众文化的主流。

    重庆主城区上千名文史爱好者,以步行锻炼的形式,对市区老街老巷进行拉网式搜索,做出了



    ​《老重庆记忆重庆路书》等多种文化作品。书中标志着已经消失去了的地名,单位、寺庙、牌楼、碑刻等等,帮助人们找回过去的重庆城。

    这本《故城时光》从1000多稿件挑选成集,大多数作者是非职业作家,选文带有浓郁的草根味、家乡情-。

    这部近100万字的《晋江风云》是重庆地区某大型国企的群众回忆录------
    而这些还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山的一角,没人知道现在重庆还有多少人正在冥思苦想,奋笔疾书。

    按社会分工的惯例,工人做工,农民种田,商人经商。文学写作是作家的专利,传记历史是学者的家传。现在居然有人越殂代疱,抢起作家和学者的饭碗来!别激动,这不是越殂代疱,是正本清源。民众是文学艺术初始的创造者,是历史进程的参与者。过去因为他们没有文化,也就失去了话语权,任凭文化人把他们打扮成妖魔鬼怪,并且还要他们相信,这才是他们的本来面目。当他们把高贵者抬进历史的殿堂后,就被学者们顺手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如果不是碰巧有几个拾破烂的留下他们的遗物,他们的存在都会打上问号。现在他们居然拿起笔来,要写自己的作品,要写自己的历史,可能吗?

    一部《史记》无论作者多么公正,也只是司马迁的一家之言,能难全面地反映历史的真实。如果有十本百本史记,其真实性肯定强于一本史记。如果我们都拿起笔来,写自己的事,写家庭的事,写朋友的事。这支人类史上最大的写作队伍一定会留下一段人类最真实的历史,一定会创作出人类最优秀的文学作品。

    进行文学创作一般应该具备三个条件:重大历史事件、丰富的个人经历、基本的写作能力。遇巧了,中国正好有一批合符三个条件的人,他们的名字叫知青。

    中国知青是至今为止中国民族文化程度最高的群体,又是与中国社会联系最紧密的群体。他们有经历,有文化,有思想。他们曾经创作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的“知青文学”,开创了一个我手写我心的“大众文化”时代。

    故人旧事的编辑们在探讨中,从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与创作的任务的传统概念中,延伸出了一个新的,使命性的的概念,叫知青应该做文化。

    一代知青与共和国同岁。过去的六十八年中,共和国经历了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反右斗争、三面红旗、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事件中随便取一件放在别的国家,这个国家肯定会元气大伤,国将不国。一代知青的命运随着共和国一起升降起伏,他们挨过饿、受过穷、吃过苦、辍过学、扛过枪、下过乡、下过岗。他们接触过中国社会的最底层,了解中国的昨天和今天。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

    每个知青的经历都可以写成一部小说。

    就文化程度而言,虽然他们中间有的人与“知识青年”的称号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就主体而言,他们已经是中华民族文化程度最高,最优秀的一代。现在他们已经全部退休,有时间,有精力,有一定的经济保障。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趁此机会把自己这一生埋藏在心底的东西清理出来,给自己一个交待,给后代一个交待。于是不约而同地拿起笔来,开始写自己,写父母,写朋友。写学校、写农村,写文革,写高考、写爱情,进而写亲戚、写街坊------想到什么写什么,爱写谁就写谁。

    共同的爱好和愿望又让他们联络起来,以学校、街镇、企业、为单位,分工合作,精耕细作,集成校史,厂史,街道史。

    群众性的写作还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成果。作者在构思和写作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地回忆自己过去的经历,分清对错得失,甚至得重新解剖自己。痛苦可以变成激励,失败可以吸取教训,荣誉可以成为鞭策,浑浊可以变得清晰。可以稀释心中的积怨,可以忏悔自己的隐痛。总之,只有他是在认真写作,都会面对灵魂的拷问和对道德的清洗,对自己今后的生活起到积极作用。

    每个作者身边都有一群同学朋友。看见他居然写出文章来了,冷眼变成不服气:“他那几刷子都可以写,我又不比他少个耳朵,谁怕谁?”于是愤愤提笔,暗暗较劲,要一决高下。这种“非专业作家写作效应”正在日益发酵,把更多的观望者拉进圈子来。

    参与写作的人清楚的知道,他们的辛苦不会有一分钱的稿酬,也少有成书出版的可能。这种白瞎和反而使他们丢掉了心理包袱,他们明确地表示,这些东西是留给自己看,留给子孙看的。万一能够上网或者印刷成书,那就是意外的收获了。这种宽松的心态,往往更容易激发出潜在的能力,写出优质的作品来。

    既然是写老街的故事,原住民的兴趣也给调动起来。谁都不希望自己被开除“街籍”,写不来总说得来。于是来提供线索的,摆老龙门阵的,要求纠错补缺的热心人越来越多。如果知道今天晚上某某网站要播发某某的文章,人们更是早早地打开手机电脑。当那些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在屏幕上出现时,观众们忍不住要发出感叹声,并不时加以评点。

    既然可以写,也就可以唱,可以跳,可以画-------于是舞蹈队、时装队、合唱团、美术班、摄影组;同学会、老街坊团聚会、各种联谊会、旅游团,如雨后春笋,迅速遍及神州大地。中华民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热、艺术热。而文学艺术的普及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提升全民族的文化意识,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效应。它有利于找回丢失了的文化传统,找回民族的自信心,。同时也找回爱心,找回亲情,找回我们的传统美德,找回流传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
    这种民众的文化活动,可以增加民族凝聚力,促进人们对家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从而进升为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

    这次大规模的民众文艺复兴活动,自发于民间,成熟于民间,容易复制模仿,迅速形成气候。加之互联网的普及,给作品的转播和交流提供了足够的平台,使作品的后期孵化可以持续发展。比如成书、音像制品、微信电影、电影、电视剧等等。

    简而言之,这次民众文化的兴起,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东方文化的一次绝地反击。它上承天意,下合民心。

    群众活动的特征之一就是自生自灭,昨天还势如潮涌,今天就风平浪静了。所以有关部门的扶持和 指导将最后决定这次民众写作活动的命运。

    有无骨干是这次活动能否兴起发展的关键。凡是活动开展得好的群体,其中必有得力的骨干,他们的多数是知青。原有的文学创作活动主要围绕着知青本身的经历进行,写了三四十年,已经感觉后继乏力。现在重新回到民众之大海,真个如鱼得水。

    设想一下,如果中国的乡镇都像石桥铺那样行动起来,学校都像一中那样行动起来,企业都像晋江那样行动起来,中国将拥有一支多么庞大的文艺创作队伍。就算出不了什么伟大的作品,这支文化战略队伍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也将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能因势利导,“从说中国话,穿中国衣,吃中国饭”的点滴行为做起,打好这场文化拼搏的人民战争,何愁华夏文明不能复兴,泱泱中国不能强盛?

                                 贺岩
                             2017年10月29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李治贤_7a9a:这篇文章我很喜欢,不知作者在何杂志发表过沒有?

      本文标题:护根固本  耀我中华/贺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ui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