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庚伴残月

作者: 清欢悠悠 | 来源:发表于2020-12-11 20:52 被阅读0次

月常入于诗词中,人们更欢喜花好月圆,残月虽美,但意境凄清,如“青山不语,残月当门”“东窗未白凝残月”“杨柳岸晓风残月”“卧看残月上窗纱”等等诗句,总有一种悲凉之感吧。

念奴娇.瓢泉酒酣和东坡韵
——辛弃疾
倘来轩冕,问还是、今古人间何物?
旧日重城愁万里,风月而今坚壁。
药笼功名,酒垆身世,可惜蒙头雪。
浩歌一曲,坐中人物三杰。
休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
醉里重揩西望眼,惟有孤鸿明灭。
万事从教,浮云来去,枉了冲冠发。
故人何在?
长庚应伴残月。
功名如寄,愁绪重重。

首句即用典,出自《庄子·缮性》:“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倘来,寄者也。”功名官职不是人立身的根本,只是偶然而来寄附于人的外物。

古往今来,功名究竟为何物?第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仕途与功名到底为何物的疑问困惑。

词人的报国之志无法施展,心情是异常苦闷的。他说,往日的愁闷如重城万里,无计消愁,美好的风光也像是竖起坚墙,让人无法欣赏解闷。

药笼功名,用典自《旧唐书》:元行冲劝狄仁杰留意储备人材,喻之为备药攻病,并自请为“药物之末”,仁杰笑曰:“君正吾药笼中物,何可一日无也!”

酒垆身世,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曾当垆卖酒,本意指出身低微。

一心抗金卫国,收复失地,为民报国,却无处施展。如今埋没于民间,已是满头白发,垂垂老矣。

汉高祖曾称张良、韩信、萧何三人为“人杰”,后世因称“三杰”。这里指作者的三个朋友,具体不详。词人高歌抒怀,知己者唯有坐中友。

万事浮云,孤高芳姿。

孤标,孤傲的风采品格。虽然黄菊凋零,在严冬之际,仍有寒梅竞相开放。词人虽已老去,但仍后继有人,还是感到欣慰的。

抬起醉眼向西遥望,只见孤鸿远去。此句抒发了作者是思乡念国之情。

西北是作者的家乡,也是祖国沦陷的北方。作者时刻不忘国家统一大业。“孤鸿明灭”则为象征性描写,表明作者深知国事衰微,而志士因备受压抑打击,力量单薄。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作者在这里叹息万事如浮云,空自发冲冠。

长庚,即金星,亦名太白星,启明星。《诗经.小雅.大东》:“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古人不明白它的运行轨迹,把凌晨出现在东方的金星叫启明星,把傍晚出现在西方的金星叫长庚星。

韩愈《东方半明》:“东方半明大星没,独有太白配残月。”

此首词最后以景结情,残月孤星的夜色,映衬出词人和友人们凄凉悲怆的心境。

相关文章

  • 长庚伴残月

    月常入于诗词中,人们更欢喜花好月圆,残月虽美,但意境凄清,如“青山不语,残月当门”“东窗未白凝残月”“杨柳岸晓风残...

  • 倦斋

    卧床听晚钟 倦意遣冬情 思绪乱山色 心事动河风 恍惚如醉酒 隐约似梦中 疲倦做故土 残月当长庚

  • 长夜寄

    长夜无所寄, 临窗望苍空。 群星伴残月, 孑影伴孤灯。

  • 独吟

    残月伴余晖, 孤灯缀暗夜。 枯藤绕...

  • 月夜有怀

    残月浸夜色,厉风磨老树。风月无心人,默默伴天地。

  • 长庚

    和你相遇只能有两种情况 要么启明星辰要么落幕长庚 偏偏吾爱启明,但相许却是长庚 思维丧气时或许是经期将近,又或许是...

  • 长庚

    文/江月 十年之前, 我们的眼睛里闪耀着同样的光芒; 十年之后, 我们的眼睛里隐藏着同样的坚定。 唯一不变, 是灪...

  • 腊月八日早起见粥铺赠粥小记

    寒风拂笑脸,残月伴朝霞。 腊日粥香溢,真情见赠花。

  • 《八●一体检》【巴蜀隐士】

    雀噪鸡鸣起五更, 惠民体检伴长庚。 公平排队分先后, 合理诊询录病情。 机器尖端一目视,

  • 古风·风月

    浊酒难消愁,清烟不解忧。 浮云伴残月,对影涕自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庚伴残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zj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