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四杰、四家诗,元代名流揭傒斯。
文学史学书法家,贞文为号曼硕字。
龙兴富州江右人,立于朝中是柱石。
父亲“拔贡”宋遗老,贫苦之家喜得子。
五岁从父勤读书,十岁博览经史集。
十五文采已出众,擅长书法诗与词。
仗文辞家行千里,远游两湖作西席。
有名无官三十九,湖北宪使更赏识。
慧眼识珠程钜夫,以其堂妹许为妻。
后来钜夫做朝官,妹夫居馆作书记。
朝中元老多惊叹,纷纷向朝而推举。
国史编修、知制诰,国子助教又升级。
供奉学士“奎章阁”,“中奉大夫”二品奇。
破格连升四、五级,汉人受宠惊四夷。
图帖睦耳做皇帝,皇亲国戚拜为师。
兴圣殿里授经郎,位尊谁比揭傒斯。
培养众多大学者,构建元朝之基石。
帝王也来常问事,对答如流出主意。
《秋官宪典》文笔好,圣主惊赞“是唐律”。
《太平政要》赏而令,文武百官“当熟知”。
总裁编修辽金宋,古稀之年难推辞。
小善必录恶亦记,以史为鉴重意义。
天亮起床夜方歇,废寝忘食劳成疾。
伤寒夺去才士命,伏案修撰而殉职。
天子为他而嗟悼,谥号“文安”葬故里。
后人更赏《文安集》,内容广博清丽词。
感情真挚《临川女》,血泪相和眼角滴。
贫农盲女父早死,母兄无奈将她弃。
为人佣耕在田里,后果不言也可知。
《杨柳青谣》写天灾,“连年水旱无蚕”丝。
“惟有河边守坟墓,数株高树”相参差。
关怀社会之病痛,《渔父》《秋雁》《祖生诗》。
散文《浮云道院记》,宣扬封建之伦理。
独善”不是政治家,观点进步有意义。
“美女簪花”虞集语,“清婉丽密”好文笔。
今取《秋雁》可欣赏,雁小俯瞰大天地。
背景游牧之民族,暴戾恣睢不自抑。
刀斧肆杀建政权,更把种族分等级。
蒙古、色目作老爷,汉人、南人作奴隶。
吃孙喝孙不谢孙,无廉无耻无礼义。
剥削压榨兼掠夺,推行种族之歧视。
作者愤愤鸣不平,故作《秋雁》以讥之。
描摹物象颇真切,字面平易见清丽。
托喻正意却隐晦,讥讽之情几人知。
深秋“寒向江南暖”,大雁不耐冷凄凄。
北方环境太恶劣,江南衡阳可栖息。
大雁“饥向江南饱”,北方大雪盖果实。
即便扒挠茅草根,也是深埋冻层里。
江南潇湘少人处,确有莓苔与菰米。
那里吃饱自然乐,鸿雁长鸣乐滋滋。
“寒向、饥向”换视角,身上衣裳口中食。
饥寒述说人间事,它是生存之根基。
生存“莫道江南恶”,须知江南养育你。
南人汉人颇勤苦,稻谷黍麦与果实。
一滴汗水一滴血,交租纳税守空室。
“莫”字严厉是警告,作者近于是直刺。
直刺表象是责雁,避开恶魔之暴戾。
候鸟“须道江南好”,莫忘恩情莫负义。
“须”字作者巧诱导,娓娓道来是说理。
蒙族你当深反省,弃恶从善改风习。
宽容汉人与南人,和谐种族之关系。
诗歌句句说元人,表象却是说雁子。
不即不离话外音,味中有味旨中旨。
直言不避俚语词,取法江南民歌体。
明白隐藏不明白,意韵丰厚雾迷离。
无巧之巧藏大巧,不知之知含至知。
艺术高手在民间,文学大师常研习。
谁能嗜好民歌体,诗词步步上等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