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最终目的是指向书外,指向人生的。所以,既要引导学生阅读,又要结合一些实践,要让学生获得一种书本和生活的印证。当然,这其中肯定会有不一致,会有冲突,教师要做的就是陪伴,引...[作者空间]
早晨读到了新教育微信公众号朱永新老师的一篇文章《重建信任,像孔子一样做教师——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朱老师在文中这样写到:“成为本质意义上的教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意味着你必须...[作者空间]
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宣言》不啻是一篇对于当下教育怪现象的批评文章。试着读一下,看看你能够感受到什么。 陶先生的文章提出教育要创造,要发展,要培养,而不是要摧毁。这就是教育的精髓...[作者空间]
“老梅,至今还在钻研教育学术,未来可期啊!”昨天,我将以前写的两篇教学随笔《从随笔到大作文:写作乃是综合》《从一道排序题想到的》编辑发表在先锋文学社的微信公众号上,我的行为遭...[作者空间]
年初八的时候,发了一篇散文家周宏伟老师的作品。他给我文章中写了40年前在洛社中学受到鼓励,播下文学种子的故事让人非常感动。 他在来稿中说了一个故事“几十年时间过去了,听到洛中...[作者空间]
除了学校自身的课程资源,社会资源也是美育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一方面,地方的民间艺术可以与学校美育形成链接,学生不仅...[作者空间]
当我们在探讨美育的时候,其实是在探讨如何“激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帮助他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一方面,...[作者空间]
校园文学、校园文化、校园文明,一条美丽的连线,彰显的是先锋文学社的独特功能——不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而且对...[作者空间]
早读课的时候,我做了一个考取的动员工作。我向在座的同学们提出了一个每一个同学都要回答的问题。在距离中考两个星期的日...[作者空间]
当你只注意孩子的行为时, 你就没有看见孩子; 当你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意图时, 你就开始看孩子了; 当你关心孩子意图...[作者空间]
马卡连柯《教育诗》人民出版社1959年4月第224页。马卡连柯曾经论述,“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作者空间]
这次初二语文期中考试作文题目——《我终于读懂了他 》要求写出读懂的过程,建议使用对比的方法,(其实也不一定的)写出...[作者空间]
知识必须自我认识,自我认识只能被唤醒,而不像转让货物。 在思考中我们可以获得人类发展的最大可能性,不过借助这种思考...[作者空间]
选自《民主主义与教育》第三章 不可能存在单纯的外部指导。 从严格意义上讲,我们不能强加给未成年人什么东西,或者说不...[作者空间]
如果要青少年形成相应的态度和思想价值观念,必须要通过环境这个中介才会发生,因为它们无法通过直接传授信念、情感和知识...[作者空间]
经验包括一个主动的因素和一个被动的因素,主动的方面就是指尝试,是我们对事情有所行动。而被动的一个方面是承受结果,是...[作者空间]
感激纸:感激的态度不会自然产生,而是需要学习。定期的练习和分享会帮助全家人培养出感激的心态来,鼓励他们写下要感激的...[作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