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品茶。
是武夷肉桂跟武夷水仙。
干茶-烈
用开水烫过茶杯后,将茶叶放入,捂盖。
稍后,近闻。有茶香蒸飘而上,混杂着木质、花香、草木发酵后的浓烈气味。
肉桂有侵略性的冲鼻强味;水仙则是含蓄的,微微花香里夹杂着明确的木质沉淀的味道。
对于生鼻子,都过于浓烈。仿佛冷不丁的猛被一击,刹那间不知道如何做反应。
第一泡-浓
干茶闻闭,冲击了嗅觉,接下来就是味觉。
第一泡当然也是浓烈。杯中是褐黄色,没有过滤的缘故,茶水沉有微微茶渣。
肉桂入口,又是无法言说的强味。之所以是无法言说,应是由于味道太多了。参杂在一起,唇舌还不知怎么在短暂的一刹那去分别散在口中的不同味道。是涩味?是微苦?还是沉香?还是茶叶发酵后的味道?有点疑惑。就像初次听交响乐一样,当音乐突然响起,变被带入一种情境,无法分辨哪个是钢琴、哪个是小提琴、哪个是定音鼓,哪个又是主旋律、哪个又是伴奏,总之是一种强大的混沌之感。
而水仙的味道却明确的多。闻有木香,口有花香,味道是可辨的,这就安心了一些,没有那么焦虑的想去探个究竟了。如果说肉桂的感觉是交响乐,那么水仙的味觉就像是独奏或协奏,有清晰的主线、能明确的区分。
第二~三泡-精
经过了开门见山的浓烈,此时,最是有滋味。因为浓烈过去了之后沉淀和升华的香味吧。少了强烈的刺激,多了舒缓的回味。
但肉桂的浑厚和水仙的淡雅的个性依旧还在,只是都减少了几分刚烈,多了几分从容。就像是过了青少年时期的冲动,迎来了成年的淡定和稳重。不着急了,不冲了,终于慢下来了,安静下来了。
水仙茶的柔和,茶水入口的顺滑,都能感受的到了。肉桂茶的刺激还在,但却是恰到好处的微微释放,不再是闷头一棍的混青年了。
第四~五泡--淡
这个时候,茶水的颜色更淡了,而泡茶的杯子却被上飘的香味浸染透了。细嗅之下,花香入鼻。如果再闻泡过的茶叶呢?则不同,水仙有木质香味,而肉桂仍是杂糅的味道。花香是王上飘的,木香是往下沉的。不同的层次的内涵终于由于不同的特性自然的区分了。
淡淡的茶水入口,犹如经历过了人生沧桑和沉浮的老年,看似寡淡确更有深味了。个性被抹去了不少,水本身的味道却也能凸显了。如果愿意去静静体会,一生的起伏都淡淡的蕴在里头呢。
第六~七泡--思
品茶,品的是一种味道吗,还是一种心境吗?或说心境其实是茶的第二层味道?心境与茶味之间又互相交错发酵成了第三层的味道?
都说茶有前味和后味,是的,味蕾确实慢慢能够区分了。其实细细想来,品茶的心和思也是有前味和后味的。味觉和思维之间的互通又起了更深一层的化学反应。还有多少维度的升华和交融那是见仁见智的。
将茶与道与禅联系在一起果然是没错的。它们都是会经历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在味觉里是“品”,在大脑里是“思”,在意识里是“悟”。为什么品茶会静呢?是因为自己跟自己相处就已经够丰厚了呀!各个层次的自己在互相发酵。如果再加上三五好友与知己,那么能够互相发酵的元素又更加多了,怎么能不越品越有滋味呢。
“等未来再回来品品现在的年少无知吧。” “好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