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乡土故事随笔散文
“开路将军”与他的妻女(十五)-----连载故事

“开路将军”与他的妻女(十五)-----连载故事

作者: 山这边一汪清泉 | 来源:发表于2018-11-16 22:16 被阅读0次

38.

一九九二年春,“开路将军”永元老汉觉得这年的春季,日子过得特别慢,要比往年漫长许多,让人煎熬不已。

自打长英年后去厦门打工来,已经过去二个多月了,还没有收到女儿长英的一丁点儿消息,如同自己的女儿,一下凭空消失了。

那年头,“潭水”村子里,没有哪个装得起电话。出门在外的人,与老家消息传递,全靠书信往来,加上距离又远,交通也不便,邮递信件的低效率。一封正常往来的家书,得隔上很长一段日子,才能抵达家人手里。这让那些等候音信的亲人,既烦又不心安,成天牵挂,总是提心吊胆的。

“开路将军”永元老汉也不例外。在女儿信息还没有来到之前,他一直提不起神,老是想这想那,让他不得心安。老汉天天挂念着他的女儿:“不知她这些日子,是如何熬过来的?担心她一人在外的生活,习惯与否?在厂里做事,能否习惯……”

其实“哑婆”,比老汉还要更牵挂女儿。毕竟母女相连,一起生活了这十六年,女儿就她自己的心头肉。虽然女儿长英在家时,“哑婆”与女儿沟通交流不多,但凡见着了女儿长英的身影,不能说话的“哑婆”,也会溢出一脸的陶醉,哪怕只是看着乖巧懂事的女儿一眼,“哑婆”的心里,如同喝了蜂蜜一般,甜蜜蜜的……

闲来无事的“哑婆”,对女儿有一肚子的牵挂,可又无处安放。有事没事,她便会拄起那不离手的长竹棍,去找她的好朋友----“学仁婆”,一起静坐,相互默视对方,偶而眼神对上了,傻傻裂嘴笑上几下,俩个老人家,就是这样寂寞无聊、空虚无助,打发春天雨季里的忧愁。

“学仁婆”愁着自己今后老来无依无靠,不知如何渡过一个人的晚年。“哑婆”则愁着不知要等到何时,方能见到自己的宝贝女儿……俩个老人平静的外表之下,内心却时有微澜起伏,与那春日里的细雨丝一样,剪不断,理还乱,是忧愁,也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她们俩老的心头。

有时候,真有那么一种奇妙的神力。

人与人,相互间,俩人本来的关联,并不是太大。偶尔一人,给对方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微笑的善意,一种很自然的亲近与鼓励……突然一下,先前一刻,那个还在彷徨徘徊的人,仿如找到了打开安处苦闷的钥匙。一刹那,从对方那,接收到了一股新力量,重又添起,不一般的信心与信念。对接下来的路,再次信心满满,扬起了风帆,迎风而行……这确是一股奇妙又让人感动的神力。

“哑婆”与“学仁婆”,这两位同为弱者的老人,就是在这样不经意之间,俩人相互给予对方力量,给予的一方,自己往往还察觉不出来,而收到信息的那方,立马就对自己添起了勇气,找到了自己,如同清楚了方向……这也是为何?下雨天的春日,她们总愿意,呆一起,处一块的原因所在。

等待女儿长英消息的日子里,那滋味,让永元老汉与“哑婆”俩,确实不太好受。

39.

那年农历四月份的一个午后,村里一个队长,给“开路将军”永元,送来了老汉平生收到的第一封家书,而且这还是永元等待已久,远在厦门的女儿长英寄回来的。

对于这封迟迟到来的家信,永元老汉听到后,激动得那双不大不小的手,都不知如何安放,紧张得来回在衣服与裤兜之间,来回摩擦,老汉很想弄清女儿的信中,到底给他带来了啥好消息。

可惜,永元老汉过去没念过书,斗大的字,一个也不认识。老汉只得央着送信的队长,催着他赶紧拆开,帮自己读一下女儿的来信。

长英在信里说:“她在厦门的工厂里,找到了事情。工作还行,尚凑合,自己能照顾好自己,让两老不要担心挂念她,还要俩老多注意身体,要老汉照多多顾她的妈妈,并说过些日子,会寄点她积攒下来的钱回家贴补家用……”

“哑婆”与“开路将军”永元老汉俩个老人家,那悬着的心,总算可以安放了。

那时,“潭水”村子里的人,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养猪。不像现如今养的猪,全是喂饲料。我们给猪喂养的食物,有自家种的蔬菜叶、红薯藤、地里打的野菜、粗米糠……反正基本上都是粗纤维一类的农家作物。

待猪养得差不多大的时候,要不整猪卖给附近村子里的屠户,要不留到过年,请屠户来家里杀年猪,大部份的猪肉卖给村里人。自已家少量留一些,作为过年的年货。

说来也是奇怪。我们村子里的人,虽然家家户户都建有猪栏。可大伙饲养的那伙猪,没几户人家的猪,会关在自家的猪圈里。而是任凭那群大猪小猪,三五成群,四六作伴,成天在山野田地里,闲逛游荡,不是在荒郊野外、烂泥巴地里拱食。就是趁机跑到菜园子与稻田里搞破坏,惹得村人,为这害人的猪,常要发生吵口、打架的事情。

自然,村子山脚低洼地方,全被这群大大小小的猪们,用它们大大的嘴巴,拱出一个坑,一个洞,地上到处都是坑坑洼洼。

山上的小树与小苗,也跟着遭了殃,全被那一群一群的猪,拱得七零八落,连根拔起。有时,猪拉的粪便,掉的满山遍野都是,这里一坨,哪里一堆。

还好村里人勤快,见到猪拉的粪便,全都像见到宝贝似的,一个个拎起簸箕,用一根竹耙,把散落各处的猪粪,重又拾起来,拎回家中,倒进粪坑堆里发酵,留作种菜的极好农家肥。

即使是这又脏又臭的猪粪,因为捡拾的人又多,要是去晚了,你还不定能拾到猪粪。只有起得早的人家,趁人少时,方有机会,多捡上一些。

我小的时候,也常被父母吆喝着,要去村子各处捡拾猪粪。那晾干了的猪粪,倒还好一些,板结成团,味道也不太浓。倒是那刚拉不久的鲜粪便,臭气熏天,实在无耐,只得一只手捂着鼻子,另一手捡粪,赶紧提起猪粪簸箕,摇摇晃晃,一路快走,摆脱那缠人的熏天臭味。

“开路将军”永元老汉人勤快,又比村里人起来得要早一些,自然他家捡拾到的猪粪,数量总是惊人。偶尔路过他家门前附近,隔老远,你就能闻到他家粪坑里猪粪的臭味。若你再近前些,只见他家的粪坑,全给猪粪堆垒起来,成一高垛子,好一幅猪粪丰收的画面,给喜积肥的路人看见,定要边赞叹永元老汉勤快,边大声“啧、啧、啧”地叫唤起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开路将军”与他的妻女(十五)-----连载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pv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