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或是白日里睡得多了,凌晨五时突兀醒来便再无睡意,索性披衣读书。
汉语习惯性称呼具备某些专业特长之人为“某某家”,如从事科技研究之科学家,从事演艺事业之艺术家,从事军事领域研究之军事家等等,查阅百度,并没有人对此项进行专门诠释,反倒勾起我的兴趣。
家,《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有三种释义:第一为家庭,第二位卿大夫统治的领地,第三为学派,比如诸子百家,后由此引申为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者从事某项专门活动的人。但是,为何将学术流派称之为“家”,又称为新问题。
以我对西周政治历史的研究,“某某家”的起源可能有以下原因。
西周时期,政治体制为分封制,天子帝王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统治体系,将天下领地划分为若干区块,分封给具备一定爵位的子嗣或功臣,代天子管理地方事务,“这些具备侯爵以上爵位的地方统治者”便被称之为“诸侯(这些侯)”,诸侯的封地称之为“国”,国之最高统治者为“君”,简称国君。
所以,春秋之“国”不同于我们所言的当下之“国”。
国君管理“国”,又将领地继续划分为更小的区块分封给他的子嗣或功臣,这些人称之为“大夫”,大夫封地称之为“家”。
西周时期为奴隶社会后期,社会分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士人以上具备贵族身份者为统治阶级,享有受教育的权力,而奴隶则无有。受教育,意味着掌握知识与技能,同时意味着拥有地位与权力,当下世界仍有少数国家和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制度,比如印度,比如解放前的中国西藏。宗教领袖即是政治首脑,掌管宗教及地方政治事务,而宗教组织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官方正统教育的义务,又使受教育成为一种政治特权。
作为统治阶级一员,拥有“家”的封地的贵族大夫们,自然拥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力,他们衣食无忧,拥有知识,主动思考,善于总结,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地方事务管理经验,并将这些经验理论化,系统化,“形而上”,由具象的事物转化为抽象的理论体系。
同时,东周时期的政治环境成就了民间思想学术热潮。王室式微,诸侯崛起,各国国君纷纷寻求富国强兵,称霸天下的治国方略。有需求,便有供给,卿大夫们意识到国君的政治野心,同时期望通过向更高一层级统治者展现、兜售自己的思想主张来获得更大的政治权力,于是,卿大夫们纷纷向国君献计献策。由于卿大夫们所掌握的,并由此总结出的管理经验仅限于治理“家”的封地范围,因此他们那一套学说和理念并称为“一家之言”,我认为这才是百家正本清源的来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他不可能跳出身处的现实语境,去科幻和臆造一种超越于现实的认知系统。我认为,国君是天子之臣,卿大夫是国君之臣,卿大夫是距离国君最近的人,也是最有可能向国君提献个人意志和政治主张的人,他们有现实的地方事务政治管理经验,他们的管理主张经过实践的检验,是实践总结提炼出的理论系统,最具备可行性。所以,众多卿大夫争相向国君献计献策,从而引发出“百家争鸣”是最科学的解释。
还有一点很重要,卿大夫所管理的“家”各不相同,其间环境千差万别,所总结出的经验系统便也千差万别。相对于“国”而言,“家”的治理范围及涉及事务,从体量到规模都要小很多,他们只能站在自己所处的角色地位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国”的治理,卿大夫们都是瞎子摸象,只见局部而未见全貌。所以在面对其他“家”对于“国”的经验理论时,本就不在一个信息对称的话语体系中,不可避免要产生认知和实操差距,从而引发争论。现代汉语中的“一家之言”,在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著时,也有专指个人见解的意思。
梳理一下理论线条:卿大夫们拥有的封地称之为“家”,卿大夫是国君的臣子,是具备资格向国君提献个人意志和政治主张的人,卿大夫们将自己治理“家”的经验总结提炼形成理论系统,为国君治理国作为参考,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卿大夫们的经验还仅限于“家”的范畴,因此他们的主张也被称为“一家之言”。为了便于辨识和区别,世人将卿大夫们的各种思想主张分成流派,称之为“某家之言”,诸如墨家,法家,道家,阴阳家,神农家等等,经过长期的演变,最终将具备某些专业特长的人,都称之为“某某家”。
要详尽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大量史实资料来佐证我的观点,延展开来,可能要写一篇几万字的学术论文了。
这是单身生活第一日,以书为伴,无心睡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