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城郑州,西城老区,阔大法桐之上,天色阴沉沉地,预报有雨,却终于没有下来。
授课完毕的闲暇时光,高德地图搜索,周边并无好的景致去处,只得窝在酒店房间,依靠随身一部古书散漫光阴。
中华民族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享受到人口红利的族群,滔滔黄河从黄土高原携带的巨量泥沙,在中下游造就了幅员辽阔的淤积平原,日照充沛,土地肥沃,养分丰腴,大规模生长粮食作物的一切必要条件在此齐聚,文明的曙光也偏爱有加。
农耕文明不同于商业与工业文明,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古代,它需要大规模的人口协作,以部落为单位的社会组织结构所形成的劳动生产力,早已无法满足快速膨胀的人口对粮食数量的需求,于是,打破部落体制束缚,结成更大规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形成更大体量的劳动生产力,获得更大的改造自然的力量,成为共识。
可以说,农耕文明的基本属性,决定了中华民族最初的社会组织结构,那就是以牺牲小集体利益,构成大规模组织,依靠人口聚集获得力量与资源的叠加效应。
伟大的禹建立了夏朝,虽为天下共主,但中央集权制尚未形成,部落向中央纳贡也不可考,因此不可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工程”。商汤推翻夏桀建立商朝,从制度上试图强化中央集权,强化对基层部落的实质掌控权,使国家税收大幅增长,终于有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但部落制的松散型管理模式,依然制约着帝国崛起。
商汤的伟大业绩在于分封百官,明确分工,建立了中央政府的基本职能框架,出台宏观政策指导基层进行生产,此时政权结构类似于联邦制,中华民族还未达成文化意志上的根本认同,中央集权制也未发挥出最大的裂变效应。
周武王吊民伐罪推翻商纣王建立周朝,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封建制”国家。
第一,族群首领和地方长官不再由民众推选,而是由中央朝廷直接指派认命,并且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封的官员都是王族成员和有功之臣,从行政结构上确保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权,从实质上完成了由松散型向集权型的管理模式创新。
第二,采用分封制,地方土地,财政,税收和人口等权力全部下放,完全自治,极大地刺激了底层生产力的全面爆发。
第三,建立严细的地方向中央税负制度,建立严格的中央向地方巡视制度,在推行自治的同时强化中央集权制,使周朝政权统治延续了八百年。
周朝无疑是个伟大的朝代,在西周灭亡之后被迫迁都洛阳,史称东周。东周是中国历史上极度动乱又极度辉煌的时代,动乱是因为中央集权制的式微和最终瓦解,辉煌是因为地方政权势力的膨胀,诸侯争霸对强国方略的强烈诉求,滋生了文化文明的碰撞,激发了民间政治的热情,催生了灿烂的百家争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