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068117/f83ddf56d5c3ced3.jpg)
一直以来,我都怀疑人们对外地媳妇是不是有什么误解。不管是外地嫁到我们村的,还是像我们这种嫁到外地的,一开始都会被当作大熊猫来看待,觉得我们很稀奇,因为上一代还是本地配对的比较多。
他们觉得我们稀奇的原因有好几种,一是看与本地的比是否更漂亮,能不能配得上他们的青年才俊;二是看笑话类型,觉得外地的不长久,外地的事情多,外地的麻烦;三是泼脏水类型,如果离婚,那肯定是外地媳妇作的怪。
我本家有个婶婶,说她家的孩子要是谈了外地的,她今生到死都是不会去的。结果她说的话还真是灵验,她的大女儿嫁到邻村,小女儿就嫁到隔壁,圆了她的想法。介于她家是两个女儿,所以她介意的不是媳妇,而是外地。
对,就是外地这两个字,让人们之间产生很多隔阂。我认为,在现在看来,是真真没必要的。现在的交通和通讯都这么发达,如果还觉得外地的人很恐怖,那多半是个人思想的局限,把全部的问题都聚焦在“外地”上。
听到一位亲戚正在和另一位亲戚讨论她弟准备谈婚论嫁的一位女朋友,在和未来老丈人一家接触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麻烦,觉得对方很不可理喻,于是她就得出了说一个外地媳妇很不靠谱的结论。
因为我知道她弟的那个女朋友就是我们邻县的,所以就很好奇那女朋友家到底出了一些什么难题。那位亲戚就说开来了,说迄今为止,每次见面比如要在饭店吃饭的话都是她弟出的钱,而且准老丈人家点的还全部是好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68117/9cf775e3c21343a5.jpg)
关于嫁女的要求也很苛刻,一是女儿还小不着急,可再等两年;二是除了在市里买房还需有彩礼(男方已买房);三是到时要请人照顾小孩(因为男方母亲已去世,但不准男方父亲去住新房);四是要按女方风俗来认亲(就是女方的各家亲戚都要去送一趟礼)。
我一听这也没说的那么恐怖,我就直言说我们那就是这样的。关于让你弟买单,或许是在考验他呢,这时候都不愿意花钱什么时候愿意花呢?说他的女儿小是事实,双方都是高学历,也不存在配不配得上的问题,的确不着急。
彩礼这个事是可以商量的,其实主要看的还是对方的诚意。有钱多给点,没钱少给点,这个我们那里女孩出嫁的时候还是会带到夫家的,其实就是转个手而已。认亲在现在的我看来,是不能嫌它麻烦的,因为人人都有个根。
需要去拜的也都是女方家重要的亲戚,至于以后走不走那是另外一回事儿。关于不准男方父亲去住,这个表面上看是有点不应该,但是是出于一种保护吧,这个大家相熟之后,就是不值一提的问题。
当然,我在与她们聊天的时候,没有说的这么详细,只简短地说了几句。看那位亲戚还是义愤填膺的样子,我就懒得再说了。这就是地域之间的歧视吗?其实好好想想,根本不是。是因为大家根本就没有去想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所以才会发生龃龉。
我的内心是觉得很可笑的,因为我在嫁过来的时候,双方就闹得很不愉快。我的公公说他们这里什么规矩都没有,结果我嫁过来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儿。我们那里有的,他们这里全都有,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68117/47febb68eee0cee3.jpg)
之所以说什么规矩都没有,就是不想花钱。去了一次大山里,就以为我们是很穷的人家,而他们这里也不过是农村而已。虽然事情都过去了,但这也会是有时候吵架的隐形燃料。如果不要彩礼,也是需要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不是吗?
所以谈婚论嫁跟外地不外地的没有关系,是看大家是不是想极力地去促成事情,看两个年轻人的感情是不是坚固,能不能经得起考验。所以外地媳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不由自主的敌对意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