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故事节|小学往事

作者: 晶俊 | 来源:发表于2018-04-27 17:49 被阅读45次
423故事节|小学往事

原创声明:本文参加“423故事节”,
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

回忆往事是困难的,因为记忆难免有所疏漏,更加之在回忆过程中难免参杂一些似有似无的臆想而失之客观。幸而这段有关小学的往事有其独特之处而独具魅力,我相信我所需要做的仅仅只是将我所确知的真实地展示出来。

我是在1992那一年上的小学,我的整个小学时代也就几乎贯穿了大半个九十年代。我还清晰地记得第一天入学的情形,我相信那是对我有特殊意义的一天,尽管并不光彩。九月的入学季,秋高气爽,加之以对初次入学憧憬的兴奋心情,当我走进校园,跨进班级大门,面对那些陌生的同龄同学时,自是喜不自胜,兴奋之余而略带羞涩的。我就以此种心境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座位上静静地等待着老师来给我上人生的第一课。当上课那清脆的铃声响起时,我相信当时全班同学也像我一样都怀着极其虔敬的心情等待着老师到来,因为那时教室里已然无比静寂了,而同学们也个个端坐以迎接老师的到来。当时,进来的是一位40上下的女教师,她以一种特别亲切的语气说道:“同学们好!我姓严,大家可以叫我严老师。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的语文老师了,同时我也是您们的班主任。我希望同学们都好好学习,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现在就让我们开始上课吧。”以我们当时的年龄和情境来说,这种亲切的态度正符合了我们对老师的全部预期,我相信这也正是严老师教学的智慧之处。

严老师开始了我人生的第一堂课,然而这堂课于我而言却非常不顺。当严老师还是那么亲切地教我们如何发音时,我却觉得那些“a,b,c”非常陌生,然而更为受挫的是其他同学却发音得那么准确,我确实非常受挫。而后的书写练习,我无法确定是自己真的不知如何削铅笔,还是因为受挫而完全不知所措,以致于笨拙到什么都做不了,而只能默默地流泪了。(当时其他的同学都是从学前班一起升到一年级的,而我却是直接报名加入了一年级。我父母虽然也曾教导过我基本的字母发音,但毕竟那只是临时抱佛脚式应付而已。我相信父母让我直接读一年级完全是出于对我的信任,因为我在数字计算方面的优势很小就表现了出来。)我当时的自尊心一定是非常强烈的,不然我也不可能仅仅因此就再也不愿去上学了。我逃学了两天,才重新回到学校上课。我已记不起是自愿还是被迫重回校园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上学一定是非常有诱惑力的。少年时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又怎么会想到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呢?又有什么是我们放不下的呢?

重去上学时,严老师究竟有没有批评我呢?我已然忘却,不过正是在她的安慰和关照下,我才从那不安中渐渐解脱出来,最终脱颖而出了。也就是说,伴随着优异的成绩,我也受到了更多的欢迎,也自然和所有同学玩耍了在一起。

我们那小学是一所村办小学,每年级仅设一个班,而我们那一届却是人数最少的一个班,仅有25人,而男生也仅仅只有10人,女生则有15人。

当时,学校的校长王老师,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他是本村人,还是村里同龄人中为数不多的有文化修养的人。他相当温和,无论是对学生还是老师,不过作为一个领导,也许就显得太过温和,反而不利于自身工作的开展。

那时,村里条件有限,常常一个老师要身兼数课。一个老师可能在一个班上完语文课,马上就会接着上数学课,或者去其他班级上课。由于师资和条件的匮乏,我们大概只学习了语文、数学等一些应试的必考科目。而课程的安排则全靠老师的教学安排,因为如果按课程表上课可能导致无老师上课的情况,再说那时我们还完全不知道什么是课程表。

不过,这队当时的我们是无关紧要的。我们正像我们当时所能做的也应该做的那样:服从安排。我们在学习方面的能力好像被限制了一样,如果老师问同学们的理想是什么,答案最多就是科学家,数学家之类的,连警察,医生之类的答案都能引起别人特别关注的目光。不过这也无关紧要,只要考试成绩好在学校里自然就可以受欢迎了,仿佛以后的一切都可以按此延续下去了。

按当时的情况,我们的学业负担是非常小的。除去一些正常的教学课程在外,我们还有很多空余的时间去发挥我们自己的天性:和朋友尽情地玩耍。中午放学那段时间,我们10个男生常常跑到田野里抓捕各种动物,躲在果园里偷吃瓜果,爬上树枝摘吃水果,蹲伏乡野点燃野草等等。那时的我们是充满激情和探究欲望的,而整个乡野也就成了我们最好的对象。

作为本村人的王校长,有时会在我们空闲的时候让我们去给村里人帮忙做事。那时我们都是非常积极的,即使不需要那么多人,我们都会一起去帮忙。一来我们对于能一起去做事都是非常开心的,二来能够从课堂里逃离出去活动一下,倒是蛮切合我们的。这样轻松惬意的生活我们当时一定是非常享受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也不断地向前发展,即使我们这所小学也得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学校的墙上也粉刷上了新的口号:“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等。”在这些口号的号召下,学校重新修建了教学楼,扩充了各种设备和场地,也引进了一批新的教师队伍。

94年十月份,那时我刚好升入三年级,我们也搬进了新的教学楼。整栋教学楼虽然只有三层,但每间教室都比以前的教室宽敞明亮多了。教室空间比较大,摆满桌椅后,教室后面多余的空间就成了我们课间休息嬉戏打闹的绝佳场所。当然,教室前的走廊也足够宽敞,自然也成了我们娱乐的重要场地。

我们对新事物总是充满好奇的,一切的改变都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新学校修建好后,操场上也修建好了两个乒乓球台。全校两个乒乓球台,七个年级的学生抢,不过显然低年级的是抢不到的。那时候我们基本上下课和放学休息间歇都是在打乒乓球的。那乡野间的乐趣也就渐渐被我们抛弃了。有时我会很好奇在乡野与乒乓球之间为何会有不同选择倾向?如果说仅仅因为新奇好玩,那我们又为什么在乒乓球上却能如此专注呢?我想或许是成熟吧,毕竟乡野间的乐趣具有一定的破坏性,还容易遭受责罚,更有可能令自己处于危险的境地,这所有的一切也许就足够挫伤我们探险的勇气,令我们放弃曾经疯狂追求的一切了。至于对乒乓球的专注,显然是无他可替的必然选择。

95年九月初,那时我们刚入四年级。一位姓郑的新老师当上了我们的班主任。郑老师梳着时髦的发型,打着发蜡的头发闪亮而不羁地在前额随风飘舞,身材虽然微微发胖,却因服饰的合身也给人一种健朗之感。他说话表情略显浮夸,常常不经意之间以各种手势动作增加气势,似乎要以一种命令的方式让听者欣然接受他的话。他总不断地提醒我们他是大学毕业生,说这话的时候自然要免不了晃动那拿在手里的红色毕业证,只是下乡来支教而已。一个大学毕业证就足够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了,因为我们当时好像只有上大学这个看似最切实际也最重要的目标。考虑到我们当时的境况和所处的年龄,我想读者不难想象我们是多么地崇拜和相信他。

郑老师利用自己独特的优势给我们带来了不少乐趣。他在课上经常带我们玩各种游戏,玩得最多的算是脑筋急转弯了。有一次他指着自己的左手无名指,带着戏虐的口吻轻声地问我们:“贝多芬为什么从不用这根手指弹钢琴?”我们答案基本上都是建立在不知贝多芬为何人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只要符合我们的思维逻辑,贝多芬可以是各种类型的人。如果贝多芬是董存瑞之类语文课本上出现过的人物或许我们的答案就不会那么离谱了。最后当郑老师揭示谜底:因为这根手指是我的手指,而非贝多芬的手指时,我想所有同学应该都有豁然开朗之感,而更加佩服他了。因为他总是会提起他的一些特别值得我们尊敬的各种经历,而这却是其他任何老师所从不曾说过的,所以我们对他就总是另眼相待,分外尊敬而格外信任他了。

那时,我们的数学老师时一位非常年轻,教学认真负责的女老师。她姓张,郑老师没来之前一直是我们的班主任。他们俩年龄相当,又同时执教我们班,在工作的来往中很自然地互生了好感。我们当时虽然不知爱情的甜蜜,却能感受到他们的那份甜蜜。看到我们共同喜爱的两个人能够幸福地在一起,我们是最为开心的。那时他们两人经常带我们一起玩各种游戏,就连双休日有时也会带着我们到处去玩,那可真是一段幸福的日子!

在跟我们相处一段时期之后(这段时期究竟有多长时间,我无法记起,因为那段时期好像转瞬即逝,时间的概念也就无从谈起了。)郑老师告诉我们他可能会调离我们这里,只是不确定什么时候会走。他告诉我们他很高兴与我们在一起的日子,特别是与我们做游戏的时候。他说他之所以能和我们一起做那么多有趣的游戏,完全是自己从书上看到的,他希望我们所有人都从这些游戏中寻找乐趣,开发自己的思维,同时也让我们可以感受一下图书带给他的那种乐趣,特别建议我们每人都订购一套这类的图书。他建议每人从家里拿出钱来交到他手里,然后由他去订购图书。我已无从想起他当时说这些话的神态与语气,不过如果从效果来看的话,一定是非常哀伤与诚恳的。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全班女生,还有不少男生都流下了眼泪。更难得的是,所有人都用统一的行动支持了他:不到三天所有的钱款就凑齐了。郑老师接过钱款时一定是非常开心的,只是他的开心却与我们想的完全不一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423故事节|小学往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bmplftx.html